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郎学莲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5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引发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结果:依据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引发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产道因素和羊水栓塞。

4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皆抢救成功,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并无身体不适状况。

结论:造成产科出血性休克原因有很多,在护理救助过程中,及时采取救治,有助于降低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几率。

关键词女性;产科出血;休克;护理
出血性休克是产科中最为常见的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急症.产科出血性休克与患者自身的身体抵抗力和耐受力有着很大关系。

只有了解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才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施救和护理。

因此,为探明原因,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患,现将在我院接受护理的40例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40例,孕周30~42周。

其中,产前出血20例,产后出血20例。

年龄20~42岁,平均(27.11±3.6)岁。

其中初产妇17例,经产妇23例;有流产史和引产史者分别为10例和8例。

21例失血量400~1000mL,11例失血量1000~1500mL,8例失血量>1500mL。

出血原因:引发产科出血的单种因素主要为宫缩乏力、全身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产道因素和羊水栓塞。

而其中产妇宫缩乏力导致出血性休克65%。

引发产科出血的多重因素有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和产道因素、宫缩乏力和重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和胎盘因素。

其中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所占比例最大,接近50%。

护理方法:在临床救治过程中,面对产科出血性休克,首要目的便是通过抢救护理措施控制住产妇的出血量,纠正休克。

其具体的护理项目有控制休克卧位、实施止血、查血型、迅速开放2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氧气吸入、保温、纠正酸中毒、应用心血管药物、利尿药、留置导尿管、预防感染、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首先将产妇保持在平卧状态,实施保暖和给氧措施,这里注意氧气吸入的浓度一般40%,流量最好控制在2~4L/min的输送量,接着开始止血。

其次是输血,补充产妇的血量。

迅速开放2条静脉通道,采用9~12号针头穿刺,这里注意动作一定要快、准、稳,防止耽误最佳的抢救时间。

如果出现穿刺不能的情形,可以请医生将静脉切开,一定要保证输液和输血的速度。

另外,输液前应当查明产妇的血型,然后进行输血,输血的量要大于失血量,以保证血液有足够的携氧能力。

再次,通过使用医疗设备严密监
护产妇的生命体征,准确记录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和血细胞比容等数据,根据产妇的全身状态进行药物配置和输液量。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结果
产科失血性休克原因分析:单一因素出血组与多种因素出血组相比,休克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产科失血量与失血休克的关系:产科失血量越多,则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几率越大,之间的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
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效果:40例患者经过正确的施救护理程序,根据产妇的具体恢复情况调整输液量及品种,最终40例患者休克情况皆得到纠正,抢救成功,无死亡案例。

讨论
产科中以出血性休克最为常见,是危及产妇生命的急症。

出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它的血液流失量大,且速度较快,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纠正或是抢救不利引起并发症,极有可能会造成产妇死亡。

因此,每次对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工作,都是对妇产科护士整体技能水平的一次检验。

本次研究发现,造成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伞身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产道因素和羊水栓塞。

其中,宫缩乏力的出血情况最多且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几率最高。

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失血性休克通常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产妇并没有随着生产进程而增强子宫收缩,导致生产时间拖长,产后出血症状严重。

而全身因素所造成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主要表现:产妇产前出现紧张情绪、镇定剂使用出现偏差、产妇产后衰竭和合并急慢性病导致产妇在产后过度失血,引起休克。

造成产科失血性休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产妇失血量过大、过于迅速,导致休克。

从表3中便可得出结论,失血量越大,产妇出现休克的几率就越高。

因此,在临床急救护理过程中,产妇一旦发生休克的症状,就应当通过快速止血和输血输液使产妇的流血量得到及时的补充,避免休克对产妇的身体造成进一步伤害。

产妇生产前,护士人员应当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做好备血的准备,产妇出现大出血时及时实施救治;在救治护理过程中,为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当全程做好抗感染措施。

在实施救治后,使用床旁监护仪,时刻观察产妇体征,做好护理工作。

本组40例患者皆得到救助,恢复状态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