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溶解方法的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矿石溶解方法的改进
黄晓萍;梁伟俊;王研雪
【摘要】浓盐酸-氯化亚锡溶解铁矿石存在浓盐酸消耗量大,溶解时间长,环境污染
严重等缺点.本文利用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浓磷酸的强配位性来加速铁矿的溶解.结
果发现,改进的溶样方法可显著减少浓酸的用量,极大缩短溶样分析时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13(041)008
【总页数】3页(P103-104,206)
【关键词】铁矿石;溶样方法;溶解分析
【作者】黄晓萍;梁伟俊;王研雪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
铁矿石的种类很多,如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钛铁矿、硫铁矿、铬铁矿等,且多是共生矿,除含SiO2、Al2O3 杂质外,往往还同时含有钒、钴、铜、铬、钛等金属氧化物。
铁矿石铁含量的测定是工业上的重要测定项目,而铁矿的溶解前处理对含量测定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铁矿石的种类不同,样品的溶解难易程度也不同。
铁矿样主要是含铁58%左右的赤铁矿,铁矿的溶解方法采用浓盐酸—氯化亚锡助
溶法[1]。
但铁矿的溶解完全,溶解时间至少要1 h。
由于浓盐酸对咽喉、皮肤刺激性大,长时间加热产生的盐酸酸雾对人体和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溶解1 h 后残渣仍为黑色颗粒物,难以判断样品是否溶解完全,常常导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低。
文献[2-4]通过微波消解法来溶解铁矿石,但溶解后的样品液仍为大量黑色颗粒物,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仍不能令人满意。
本文拟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和磷酸的强配位性,改进铁矿石的溶解方法,以期加快铁矿溶解,减少浓酸的用量,避免浓酸酸雾对人体健康伤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浓硝酸、浓磷酸、浓硫酸、浓盐酸、氯化亚锡、三氯化钛均为广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试剂,铁矿石试样(赤铁矿铁含量约为58%),攀枝花临川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重铬酸钾(分析纯),天津市广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苯胺磺酸钠(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钨酸钠(分析纯),上海试剂一厂;0.01700 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50 g/L 钨酸钠水溶液。
50 g/L 氯化亚锡溶液:称取5 g SnCl2·2H2O 溶于100 mL 1∶1 HCl 中,加入0.2
g Sn 粒,使用前一天配配制。
15 g/L 三氯化钛溶液:取100 mL 150 g/L TiCl3 试剂与200 mL 1∶1 HCl 及700 mL 水混合,贮于棕色瓶中。
硫磷混合酸:将150 mL 浓硫酸缓慢加入700 mL 水中,冷却后加入150 mL 浓磷酸,混匀。
5 g/L 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称取0.5 g 二苯胺磺酸钠溶于100 mL 水中。
1.2 实验方法
1.2.1 铁矿石的溶解
1.2.1 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法准确称取0.2000 g 铁矿试样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 mL 浓磷酸,摇匀后放置电炉上加热至液体微沸,然后加入1.5 mL 浓硝酸,盖上表面皿,摇匀、继续加热至红棕色气体大量逸出后再加入1 mL 浓磷酸,加热至矿样完全溶解。
然后加1.0 mL 浓硫酸,置于1000 W 电炉上强热至冒浓白烟以赶跑残余的硝酸,用少量水洗表面皿和锥形瓶内壁。
1.2.2 浓盐酸—氯化亚锡溶解法
准确称取0.2000 g 铁矿石式样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 mL 浓盐酸,滴加8 ~10 滴氯化亚锡溶液助溶,盖上表面皿,在近沸的水浴中加
热1 h,用少量水洗表面皿和锥形瓶内壁。
1.2.3 铁的测定方法
在1.2.1、1.2.2 溶解的样品中加入浓盐酸至溶液的体积约10 mL,加热至70 ℃,用滴管小心滴加氯化亚锡溶液,边滴边摇,至溶液变为浅黄色。
加入4 滴
Na2WO4 和60 mL 热蒸馏水。
在摇动下逐滴加入至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
冲洗
瓶壁,并用自来水冲洗锥形瓶外壁使溶液冷却至室温,稍放置1 ~2 min,浅蓝色消失。
将试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50 mL,加入15 mL 硫磷混酸,再加入5 ~6 滴
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立即用K2Cr2O7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
计算公式:
Fe(%)=C×V×6×55.85×100%/(1000×m)
式中: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铁矿石溶解方法比较
与浓盐酸—氯化亚锡溶解法相比(见表1),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法所得溶解液清
亮,溶解所需时间短,用酸量少,溶解效率高。
这是由于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把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而磷酸与三价铁可形成无色稳定的配离子,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矿样溶解的速度。
而采用浓盐酸—氯化亚锡溶样,长时间加热导致浓HCl 大量挥发
造成环境污染,耗能高,且加热60 min 后,样品溶液仍有不少黑色颗粒物,无法判断溶样是否完全。
表1 不同溶解方法的溶解效果Table 1 Dissolving effect of different dissolution methods溶解方法酸/用mL量溶解/m时in间溶解液外观浓硝酸-浓磷酸 1.5+3 6清亮的棕黄色液体浓盐酸-氯化亚锡 10 60有少量黑色颗粒物的
棕黄色溶液
2.2 干扰离子对终点颜色的影响
在实际分析铁矿时会有砷、钴、锑、铬、钛、镍等元素的干扰,镍、钴、铬由于离子自身有颜色,在氧化还原测定中影响颜色终点的判定,而锑、砷等元素既能被还原又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使滴定终点延后,测定结果偏高。
对于以上有颜色的元素在赤铁矿中含量甚微,且锑、砷等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离子在酸性测定环境中电位升高,重铬酸钾不能将其氧化,故其影响可不予考虑。
2.3 测定过程现象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铁矿样经浓盐酸—氯化亚锡溶解后,按照1.2.3 铁的测定方法当SnCl2在酸性介
质中将大部分Fe3+还原后至样品溶液为浅黄色,向样品溶液中加入4 滴钨酸钠指示剂溶液和60 mL水,此时溶液会出现蓝色和淡黄色沉淀,淡黄色沉淀为钨酸盐
在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的钨酸,而蓝色沉淀为氯化亚锡部分还原钨酸钠而生成的钨蓝。
沉淀的生成严重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
由于加入60 mL 水,样液酸度大大降低,三氯化钛还原样品时Ti3+水解使溶液带有乳白色,而且上述的蓝色沉淀对钨酸钠和过量一滴的Ti3+反应出现浅蓝色的判
定也有一定的干扰,易使Ti3+过量,对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有一定的影响。
与此相比,经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的铁矿样在测定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且样液始终保持澄清透明,几乎没有任何残渣,对测定终点的判定没有影响。
2.4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采用不同方法溶解铁矿试样后,分别按实验1.2.3 对样品溶液进行预处理和测定。
所得结果的精密度见表2。
由表2 可见,采用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58.36%,RSD 为0.13%,与盐酸—氯化亚锡溶解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
铁矿经过对熔样方法改进后,避免了盐酸—氯化亚锡溶解法可能溶解样品不完全的问题,而且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精密度比盐酸熔法有了明显的提高。
表2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n=6)Table 2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precision(n=6)注:1#矿样采用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2#矿样采用盐酸-氯化亚锡溶解。
实方验法铁含量/% 平/均%值R/S%D 1# 58.25,58.31,58.33,58.39,58.42,58.45 58.36 0.13 2# 58.13,58.16,58.25,58.33,58.39,58.39 58.28 0.20
2.5 测定结果的回收率
表3 结果表明,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9.8%,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43%,符合常量组分测定结果准确度要求,与盐酸—氯化亚锡溶解法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3 测定结果的的回收率(n=6)Table 3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recoveries(n=6)注:1#号矿样采用硝酸-磷酸混合酸溶解;2#号矿样采用盐酸-氯化亚锡溶解。
实验加入量测得量平均回收RSD方法/mg/mg率/%/%1# 50.0
49.6,49.9,49.9,50.1,50.1,50.2 99.8 0.43 2# 50.0 49.7,49.8,49.9,
50.0,50.5,50.5 100 0.70
3 结论
硝酸-磷酸混合溶解法避免了盐酸溶样不完全的可能,并且具有溶样时间短,浓酸
消耗量少,耗能低,测定终点易于观察,测定精确度、准确度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故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上铁矿铁含量测定的铁矿溶样,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1-82.
[2]王艳莉,胡述戈,王丽君,等.微波消解溶样方法的试验研究[J].河南冶金,2007,15(1):20-21.
[3]李洁,张穗忠,宋卫良.微波消解溶样技术在冶金化学分析中的应用[J].钢铁研究,2006,34(2):41-43.
[4]梁庆勋,朱霞萍,尹继先.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钛铁时钒钛磁铁矿试样的微
波消解研究[J].冶金分析,2010,30(7):44-47.
[5]陈贺海,李东,任春生,等.铁矿石成分分析样品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矿业,2008,17(8):72-76.
[6]陈敏.磷酸溶样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钛铁矿中全铁[J].新疆有色金属,2002(1):43-44.
[7]任莹.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三氯化钛还原法[J].黑龙江冶金,2011,31(2):20-21.
[8]焦琳娟.铁矿石中铁含量无汞法测定实验的改进[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