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持续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持续改进措施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具
有重要作用,但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患者治疗成本的提高。
因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用药时机、用药剂量和疗程等方面提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持续改进措施。
一、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1. 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对于清洁手术,如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等,一般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唑林;对于污染手术,如结肠手术、胃手术等,则选择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呋辛;对于严重感染或高风险手术,如心脏手术、脑外科手术等,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他啶。
2. 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如年龄、肾功能、药物过敏史等,选择适合患者的抗菌药物。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蓄积。
二、用药时机
1. 抗菌药物应在手术前0.5-2小时内开始使用,以确保手术过程中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
对于污染手术,可在手术开始时立即给予首次剂量,术后根据需要继续给予后续剂量。
2. 对于清洁手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可在手术结束前再次给予一次抗菌药物。
三、用药剂量和疗程
1.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剂量。
对于大多数手术,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确保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
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为24-48小时,对于某些特殊手术,如关节置换手术,可能需要延长至72小时。
对于清洁手术,如果手术时间较短且无感染高危因素,可考虑在手术结束后立即停药。
四、持续监测和改进
1. 建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能力。
3. 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指南,为医务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减少细菌耐药性和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掌握用药时机、合理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及持续监测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