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2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二)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对应学生用书P289)
[基础达标]
1.(2018·石家庄月考)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解析:选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因此父方、母方的染色体是随机地移向两极的,B、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配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发生互换的染色体不会移向同一极,D 错误。
2.(2018·湖北调研)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下列有关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增大了精子遗传组成的多样性
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C.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 数目都相同
解析:选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增大了精子遗传组成的多样性,A项正确;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不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B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D项正确。
3.(2018·昆明模拟)如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①和细胞③的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细胞②和细胞④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C.细胞②、细胞③和细胞④中都不含等位基因
D.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细胞①和细胞③
解析:选B据图分析可知,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细胞③中的染色体数是细胞①中染色体数的2倍,但细胞③中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
通过观察细胞①可知该高等动物为雄性动物,观察细胞②、细胞④染色体形态可知,细胞②和细胞④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
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C错误。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前期和后期,则四图中只有细胞①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4.(2018·德州模拟)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一次,DNA分子含量减半两次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C.果蝇(染色体数2n=8)所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4条同源染色体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是随机进行的解析:选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一次,DNA分子含量减半两次,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B正确;果蝇(染色体数2n=8)所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但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组合是随机进行的,D正确。
5.(2018·巴彦淖尔月考)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a、b、c、d中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C.图Ⅰ表示的细胞中全部DNA是8个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解析:选A图中Ⅱ为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a、b、c、d中染色体两两相同,B错误;图Ⅰ表示的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或16
个DNA分子,C错误;由于细胞中两次细胞分裂都是均等的分裂,所以该生物是雄性的,产生的4个子细胞是精细胞,D错误。
6.(2017·南昌模拟)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出()
A.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不可能为体细胞
C.该动物一定为雄性
D.该细胞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解析:选D该细胞如果属于单倍体动物细胞,则该细胞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随后形成的子细胞为体细胞,A、B项错误;该细胞也可能是雌性动物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C项错误;该细胞着丝点分裂所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中,存在B与b基因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造成的,但此细胞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项正确。
7.(2018·长春检测)C1、C2、C3、C4是某动物体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2、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
B.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
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
D.C2、C3、C4核DNA分子数比值可以是1∶2∶2
解析:选B C2、C3可能为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前中期细胞、
减Ⅰ全过程细胞及减Ⅱ后期细胞。
C4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其子细胞只能为普通体细胞,故C2、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A正确。
C1可能为成熟有性生殖细胞或减Ⅱ前、中期细胞,都不可能是C4的子细胞,B错误。
四个细胞既有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又有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可同时存在于性腺中,C正确。
若C2为普通体细胞,C3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细胞,C4为有丝后期细胞,则三者核DNA分子比值是1∶2∶2,D正确。
8.(2017·漳州期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B.图甲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BC段
D.图乙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2个染色体组
解析:选A图甲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正在加倍,是由DNA复制造成的,A正确;CD段为着丝点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因此BC段代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DE段不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处于图甲中的BC段,C错误;图乙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4个染色体组,D错误。
9.(2018·西宁模拟)下图①②③表示某动物(AABb)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图④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以及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
请回答:
(1)图①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对应图④的__________阶段,导致该细胞中出现B、b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图③细胞是图②细胞所产生的一个子细胞。
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则图③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若该动物为雌性,图②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4)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①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由于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可达到8条。
(2)图②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中
B和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产生的,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要么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要么就是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3)图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应为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
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则图③细胞是精细胞;若该动物为雌性,因图②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是第一极体。
(4)图④由Ⅰ→Ⅱ的过程中,DNA数目加倍,出现了染色单体,说明该过程发生了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1)有丝分裂中期8(2)Ⅲ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3)精细胞(第一)极体(4)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能力提升]
10.(2018·河南五校联考)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
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2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
解析:选C曲线图表示的是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CD段包含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染色体组有4个,图2
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该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故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加倍为12条,有12个DNA分子,A正确。
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C错误。
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D正确。
11.(2018·西安高新模拟)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雄性动物体细胞有20对同源染色体,则该动物某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DNA数目相同
C.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解析:选D由于减Ⅰ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减Ⅱ前期细胞的DNA数目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DNA数目的一半,B错误;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1个精原细胞可能形成3或4种精细胞,C错误;减Ⅰ后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
12.(2018·海南七校联盟)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
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解析:选D甲、丙两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此时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都发生了基因重组,A正确;甲、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正确;甲、乙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均属于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图像,丁可能是第一极体,属于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C正确;乙、丁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与体细胞相同,D错误。
13.(2018·岳阳模拟)图1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两个时期的示意图。
图2是该生物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细胞类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甲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图1中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C.图1中乙细胞的子细胞对应图2中的细胞类型有c、d、e
D.图2中若b、c、d和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d、c、e
解析:选C图1中甲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图1中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图1中乙细胞的子细胞为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对应图2中的细胞类型c、d,图2中的e细胞类型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C错误;图2中若b、c、d和e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初级卵母细胞)、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e(卵细胞或第二极体),D正确。
14.(2017·临沂期末)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
实验表明,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偶尔也会发生交换,称为有丝分裂交换。
图示为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的有丝分裂交换,其中D和d、E和e、F和f 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
(1)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并分别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考虑该生物产生精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精子有________种基因型。
并写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你认为哪一种分裂方式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①若DEF基因、def基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DEf基因、deF 基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则形成的子代表皮细胞的基因型只有一种:DdEeFf;②若DEF基因、deF基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DEf基因、def基因所在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则形成的子代表皮细胞的基因型有2种:DdEeFF和DdEeff。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连锁的基因随所在的染色体一起进入子细胞。
如果不考虑该生物产生精子时发生的交换,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有2种基因型,分别为DEF和def。
(3)由于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所以,如果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那么减数分裂过程的交叉互换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答案:(1)2种或1种DdEeFF和DdEeff或DdEeFf(不考虑字母顺序,用与前一问答案相对应)(2)2种DEF和def(不考虑字母顺序)(3)减数分裂因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重组配子能遗传到下一代,而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只是对个体的局部有影响
15.(2018·成都月考)某果蝇的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
观察该果蝇的某器官装片时发现了如乙、丙图所示的细胞。
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4)与甲→乙过程相比,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
(5)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W,白眼w)位于X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在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出现异常。
解析:(1)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以判断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X W或aBX w或abX W或abX w。
(2)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8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分子。
(4)甲→乙是有丝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是减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5)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 W Y,该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 W X w,后代的白眼基因来自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个体的基因型为X w X w Y,是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同一个卵细胞内的结果。
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aBX W或aBX w或abX W或abX w(2)8 0
(3)如图所示:
(4)基因重组(5)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