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20七上·新乡期末)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 . 称职/称号着落/着急气冲斗牛/首当其冲
B . 校补/校园参差/差别鲜为人知/屡见不鲜
C . 蓬勃/悖论背诵/背包峰回路转/回心转意
D . 锡箔/停泊晕眩/炫目天之骄子/矫枉过正
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灰烬庸碌良师益友刻骨铭心
B . 抚慰浩荡惊心动魄重蹈覆辙
C . 颓废凭吊精神消忱滔滔不绝
D . 扶掖发泄廓然无累涕泗横流
3. (2分)(2020·贵州模拟)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B .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足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4. (2分)(2018·扬州)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 .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 (2分) (2018八上·惠城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试我们,要香良试信,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地做人。
B . 小明在《失物启事》中写道:“今天我在食堂丢失了宿舍钥匙,拾到的请从速交还。
”
C . 经调查研究,学生会提出了改进学校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请领导尽快落实。
D . 地震以后,班级团委议同学们向灾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6. (2分)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虽然没有那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那繁荣茂盛的绿,
;人们置身其间,会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年轻的激情和活力。
正是因为如此,解体案绿叶无穷碧的夏日枫林更值
得赞美。
①透露着的却是一种苍劲的风骨②涌动着的却是一种青春的朝气
③奔腾着的却是一股向上的力量④展现着的却是一种优美的情韵
A . ②①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①
7. (2分) (2017八上·乌鲁木齐期末)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渡荆门送别》——杜牧——唐代
B .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
C . 《昆明的雨》——汪曾祺——当代
D . 《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法国
8. (2分) (2020九上·竞赛) 智扑擎天柱的好汉是()。
A . 燕青
B . 林冲
C . 武松
D . 刘唐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9. (12分) (2015七上·遂宁期中) 阅读答题。
《春》节选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②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第①段文字从“触觉”“嗅觉”“听觉”多个方面描绘春色,请从文中找出各方面所对应的语句。
①触觉:________
②嗅觉:________
③听觉:________
(2)第③段文字分别把春天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是着眼于春的“________”;把春天比喻为“小姑娘”是着眼于它的“________”;把春天比喻为“健壮的青年”是着眼于它的“________”。
这三个比喻句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10. (25分) (2019八下·余姚月考) 阅读《社戏》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甲】【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
(2)【甲】段的景物描写从哪些角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仿照示例,对文中划线句做好朗读设计。
【示例】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朗读设计:几经波折,终于成行,“我们”的内心是无比愉悦的。
整句话要读得有节奏,如同撑篙划船,轻松自在;“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等细写夜景的语句要读的缓慢,如同眼前浮现出故乡的温馨的景致,不由得心生荡漾。
划线句: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4)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②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5)【乙】段中渔夫的喝彩这一情节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1.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运用了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2017·日照模拟)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①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②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③。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④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
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
【注释】①陂(bēi):水田。
②傃(sù):向,向着,沿着。
③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
④悒(yì):通:“揖”,作揖。
(1)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欣然起行/②大道之行也
B . ①升高而望,得异境焉/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 . ①作亭于其上/②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D . ①好之则亡其国/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 . 子/知/隐居之乐乎
D . 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
(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B . 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
C . 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
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
D . 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
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
(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
③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________
④饮酒于斯亭而乐之________
(5)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五、默写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 (2020八上·高州期末) 名句填空。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________,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
(郦道元《三峡》)
(3)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
14. (4分) (2017九上·房山期中) 欣赏下面毛泽东手书作品《沁园春·雪》,完成下列小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 .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 .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 . 奇大奇小粗细相间
(2)感情是书法创作的动力之源,情动于中而形于书。
从上面书法作品的用笔、结体、章法和墨法,我们感受到毛泽东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
A . 严谨和沉稳
B . 潇洒与豪迈
C . 刚健而娟秀
D . 雄心和气魄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小题1】题一:我的之旅
【小题2】题二:意外的收获
要求:① 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
答案:10-4、
答案:10-5、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答案:12-1、
答案:12-2、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考点:
解析:
五、默写 (共1题;共10分)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答案:13-5、
考点:
解析: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答案:14-1、
答案:14-2、
考点:
解析: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答案:15-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