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量长度
第3课时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与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关系;初步学会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教学重、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知道米与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同学们,黑板和课桌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朋友。
如果老师想要知道黑板的长度,大家有办法解决吗?
学生的反馈大致是:可以用直尺来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2.指名几位同学,用直尺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3.让学生说说测量的感受。
学生会发现:直尺太短了,用它来量黑板要量好多次才能得到结果。
直尺上的单位是厘米,用厘米作单位太小了,很麻烦。
……
(学生的想法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
4.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因此在量像黑板这样较长物体或测量距离时,我们就得用到新的长度单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板书课题)
5.初步感知“米”的含义。
让学生读一读教材第58页的第一段话。
教师指出:量较长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读作1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8页的例1,认识1米。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米尺。
(出示米尺)同学们,米尺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米尺之所以叫作米尺,是因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你们小组内的米尺,然后在组内说说,你在米尺上发现什么?
(2)学生在组内开展交流活动。
(3)全班反馈。
学生的反馈大致是:我们发现1m里面有100个cm,所以1m=100cm。
教师追问:1m=100cm,1dm=10cm,大家能推导出1m等于多少dm 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想法。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1m=10dm。
(4)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
通过观察米尺,我们知道了米与厘米、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
接
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1米的实际长度吧。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间用米尺互量两臂伸平的长度,感受1m有多长。
即:一人把两臂伸平,其他人用米尺帮他量一量。
然后彼此交换任务,交替进行。
②议一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量得哪些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单位?
③全班反馈。
学生的想法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2.教学教材第58页的例2。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接下来我们就用以米作单位的米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
(1)师生共同回顾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测量活动。
(3)填写测量结果,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测量的方法。
即:无论是测量黑板的长还是宽,都要将黑板的一端对准米尺的0刻度;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次就从这个记号量起;最后将每次测的数相加起来,得到的就是最终的测量结果。
教师说明:黑板的长比4米短一点,我们可以说黑板的长大约是4米。
黑板的宽比1米长一点,我们可以说黑板的宽大约是1米。
(学
生在教材上填写。
)
3.教学教材第59页的例3。
(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例3的情境图。
(2)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的信息。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谁能来说一说?
(他们在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
大家想不想和他们一样,也来量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呢?请同学们先估一估教室的长和宽各有多少米。
只要学生估的长度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3)介绍测量工具:卷尺。
刚才我们是用米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和宽。
尽管它比直尺方便得多,但对于测量比黑板长得多的教室的长和宽来说,还是不太方便。
所以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它就是——卷尺。
(4)教师示范用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将卷尺的0刻度对准要测物体的一端。
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就要将卷尺的0刻度对准墙角的地方。
然后再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②在用卷尺测量时,要注意拉紧、伸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测量教室长和宽的活动。
(6)填写结果,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用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9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向学生说明用卷尺测量身高时的注意事项。
(3)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测量活动。
(4)全班反馈。
让学生说说活动中的感想与体会。
2.完成教材第59页“课堂活动”的第2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先测量,后交流各自估测的结果。
(2)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具体说说估测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
如:量较长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作1m,读作1米。
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
……
板书设计
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测量工具:米尺、卷尺
单位:米 1米可以写作:1m
1m=100cm 1m=10dm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用米作单位量长度,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厘米、分米作单位量长度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时,教师创设了“测量黑板长度”的情境。
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能直观地感受到原有的知识经验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新问题了。
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在教学中,无论是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还是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教师都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探究新知,使他们在活动中大胆地去实践,主动地去探索,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