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
陈罗烨;薛领;雪燕
【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
【年(卷),期】2015(000)011
【摘要】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是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转型
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精准把握长时间尺度、微观空间单元下中国农业净碳汇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文章采用全国县域尺度农业数据,结合标准差椭圆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等分析工具,对中国县域农业净碳汇空间格局分布规律进行详细探讨。
研究表明,(1)从标准差椭圆方法揭示的空间分异格局来看,净碳汇空间分布中心整体存在向东北移动的趋势,空间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收缩态势,东北地区净碳汇对全国净碳汇空间格局的影响作用加强。
(2)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揭示的净碳汇空间集聚格局来看,全国净碳汇自1991─2011年经历了集聚—分散的过程。
1991─2001年间,空间自相关程度在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活动结构的相似性在空间上表现得较为明显。
2001─2011年,空间自相关系数大幅下降,意味着净碳汇高值集聚区域在空间上逐渐呈现碎片化。
(3)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农业净碳汇高值集聚区不断增多,低值集聚区不断减少,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汇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的改善。
已经形成了东南地区净碳汇、西北地区负碳汇为主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页数】8页(P1777-1784)
【作者】陈罗烨;薛领;雪燕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
【相关文献】
1.祁连山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碳储量和碳汇功能估算 [J], 刘建泉;李进军;邸华
2.毛竹碳汇造林初期净碳汇量监测与不确定性分析 [J], 俞淑红;周国模;施拥军;吕玉龙;沈振明
3.毛竹碳汇造林初期净碳汇量监测与不确定性分析 [J], 俞淑红;周国模;施拥军;吕玉龙;沈振明;
4.中国农业净碳汇效率动态演进与空间溢出效应 [J], 李波; 王春妤; 张俊飚
5.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 [J], 成功;张阿凤;王旭东;张卫华;杜可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