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
标研究
葛廷云;李雷;钟河山;谢永涛;刘丽萍
【摘要】:测试了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标,结果表明:①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值为2.51±0.22 mmol/l,高于幼儿及低年龄组运动员,低于4mmol/l成人水平,且与同年龄组不同项目运动员乳酸阈值不同.②受试运动员体重状况整体水平良好,少数运动员体重偏低,个别队员超重或肥胖;力量素质整体偏低;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队员较差;心肺功能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血红蛋白量普遍偏高,有1人稍低.③冬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3/5运动员乳酸阈强度有所提高,心肺功能有显著性提高,反应能力、柔韧素质等略有增加,力量素质下降.
【期刊名称】《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4)005
【总页数】4页(P63-66)
【关键词】篮球;乳酸阈;体质;冬训;青少年
【作者】葛廷云;李雷;钟河山;谢永涛;刘丽萍
【作者单位】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050041;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050041;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050041;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050041;河北体育学院,石家
庄,05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4
乳酸阈是有氧运动能力的优势评价指标,研究表明,中长跑、中长距离自行车、马拉松等有氧耐力运动的成绩与乳酸阈强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1],用乳酸阈强度预测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和评估耐力训练效果有显著性意义。

因此,在运动员选材及各年龄阶段训练过程中,确定其个体乳酸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目前对各年龄段、各项群运动员进行个体乳酸阈测定的报道还很少。

青少年时期是体育竞技人才成长的关键期,也是生理及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及时了解他们的体质状况,不但可以使教练员了解其体质现状、掌握体质变化的客观规律,进而能够合理地制定教学大纲、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而且可以激发运动员科学锻炼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性。

本研究对优秀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冬训前后个体乳酸阈及部分体质指标的测定,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的乳酸阈水平及体质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可以确定此次冬训对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及体质的影响程度,可为科学安排今后的训练提供资料,为其它项目合理安排训练提供参考。

参加2008年12月至2009年4月冬训的河北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共32人,年龄为13.97±1.45岁。

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 (身高、体重、身体成分)、素质指标 (握力、背力、1 min 俯卧撑、坐位体前屈、反应时)、机能指标 (肺活量、最大摄氧量)和生化指标 (血红蛋白、乳酸阈)。

乳酸阈的受试对象为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采用递增负荷实验法,受试者连续蹬踏自行车功量计,以100 W为起点,每隔3 min增加50 W,转速为60 r/min,直至精疲力竭。

分别于每一级负荷及运动后休息的第3 min采耳血测定血乳酸值。

身体成分采用皮褶厚度测定法测定[2],最大摄氧量采用间接测定法——丁振平法测定[2],血红蛋白采用高铁氰化钾法测定。

其它各指标的测试均按照国家体质检测中心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细则进行。

以上指标分别于冬训前后各测一次。

实验所得数据均经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冬训前后两组值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表2统计结果表明,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平均值为2.51±0.22 mmol/l,其范围在2.1—2.74 mmol/l,低于4 mmol/l水平。

乳酸阈强度平均值为159.11±30.80 W,其范围在115—200 W。

表3统计结果显示,与冬训前相比,冬训后个体乳酸阈强度由154.33±26.18 W增加至158.89±18.84 W,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最大摄氧量由3.68±0.41 l/min增加至3.85±0.38 l/min,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表4统计结果表明,与冬训前相比,冬训后身高有显著性升高,P<0.05,体重、最大摄氧量均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俯卧撑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

体脂、握力体重指数、背力、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有下降趋势,无显著性差异。

握力、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反应时、血红蛋白量均有升高趋势,无显著性差异。

乳酸阈是根据血乳酸浓度变化和运动强度的变化关系而提出来的。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肌肉运动强度逐渐加大,糖酵解做功比值增加,乳酸的生成率明显超过清除率,开始快速积累,在血乳酸动力曲线图上形成的随运动强度加大而出现的由一段过渡而急剧上升的一个线性偏离形成的一个拐点[1],多年来运动实践中都习惯用4 mmol/l 作为乳酸阈值,将其所对应的摄氧量、强度或功率作为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界定值。

然而乳酸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阈值表现,大于、等于、小于乳酸阈强度的训练会获得不同的训练效果[3]。

因此,在运动员选材及各年龄阶段训练过程中,确定其个体乳酸阈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各年龄段、各项群运动员进行个体乳酸阈测定的报道还很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强度为154.33±26.18 W,其范围在115—200 W,乳酸阈值为2.51±0.22 mmol/l,其范围在2.10—2.74 mmol/l之间,小于 4
mmol/l。

谭思洁等[4]报道 3—5岁幼儿乳酸阈值为2.35±0.32 mmol/l。

另有研
究报道9—12岁游泳运动员乳酸阈平均值为2.46±0.36 mmol/l,并无性别差异[5]。

由此可见,本实验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年龄段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特点,乳酸阈值高于幼
儿及低年龄组运动员,低于成人,这可能与运动训练因素、生长发育程度因素等方面
有关[6]。

此结果提示,在制定教学大纲、安排训练计划时应根据运动员所处年龄段
的生理特征,合理安排训练强度。

林华等[7]研究结果显示,15—16岁游泳运动员乳
酸阈平均值为2.86±0.65 mmol/l,本实验结果比该值低,同年龄段运动员测试结果
出现较大差异,可能与运动项目、选材等因素有关。

青少年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其体质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
前途和发展。

有报告指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运动员群约占运动员群总数的30%[8],由于竞技体育自身理论的不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原因,使现代竞
技体育运动理念下的运动员面临着健康危机[9]。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体育竞技人
才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各项素质发展的适龄时期,因此及时了解他们的体质状况,不但可以使教练员了解其体质现状、掌握体质变化的客观规律,进而能够合理地制定教
学大纲、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而且可以激发运动员科学锻炼的自觉意识
和积极性。

这样,就不会造成青少年运动员“昙花一现”的结局,而是使他们可持续
发展为优秀运动员。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我省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同年龄组非运动员[10]。

侯高伟等[11]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平均年龄为14岁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 190.0 cm、体重为75.2 kg、肺活量为4899.2 ml、反应时为0.3626 s、坐位
体前屈为13.38 cm。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省青少年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反应时较其低 (慢),体重、肺活量和坐位体前屈较其高,说明我省运动员在身高、反应时方面较
其它省份略显弱势,应加强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的练习。

另综合其它测试指标分析得出,我省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重状况整体水平良好,少数运动员体重偏低,个别队
员超重或肥胖,应注意调整饮食;力量素质整体偏低,应加强该项素质训练;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队员较差,训练时应区别对待;由肺活量体重指数可见,呼吸机能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应加强部分队员的练习;血红蛋白量可以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营养状况及有氧能力,通过测试结果看出,该指标普遍偏高,说明他们的机能状态、营养状况良好,但有1人稍低,应注意加强营养及训练。

冬训是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打好基础、储备能量、磨炼顽强意志品质的时机。

篮球运动是一项强度大、对抗性强、时间长的非周期性运动,大强度工作时需要无
氧代谢供能,大强度工作后,CP恢复和乳酸消除的快慢又取决于肌肉的有氧代谢水平,因此篮球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无氧代谢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有氧代谢能力。

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更应该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而不仅仅是专项素质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与冬训前相比,冬训后最大摄氧量均值有了极显著性提高,在所测试的32人中,除1人略有下降外,其余30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乳酸阈强度均值也有所提高,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从所测试的10人来看,除2人略有下降、2人不变外,其余6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此次冬训对提高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是有效的。

由冬训前后运动员体质部分指标变化的结果看出,冬训后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最大摄氧量出现显著性升高,俯卧撑出现显著性下降,体脂%、反应时、背力、肺活
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呈下降趋势,握力、坐位体前屈、血红蛋白、肺活量呈
升高趋势,但均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结果提示,经过此次冬训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有了显著性提高,瘦体重、反应能力、柔韧素质、机能状态 (营养状况)等略有增加,
而力量素质整体出现下降趋势,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耐力显著下降。

说明此次
冬训总体效果较好,但在提高力量素质方面效果欠佳。

良好的体质是运动员健康的
根本,更是发展为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因此建议教练员本着全面训练原则,合理制定训练方案,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我省乃至我国培养更多竞技体育人才。

第一,15—16岁男子篮球运动员个体乳酸阈值为2.51±0.22 mmol/l,高于幼儿及低
年龄组运动员,低于4 mmol/l成人水平,且同年龄组不同项目运动员乳酸阈值不同。

建议在制定教学大纲、安排训练计划时应根据运动员所处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合理
安排训练强度。

第二,受试运动员体重状况整体水平良好,少数运动员体重偏低,个别队员超重或肥胖,应注意调整饮食;力量素质整体偏低,应加强该项素质训练;柔韧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队员较差,训练时应区别对待;心肺功能整体较高,但仍存在不及格现象,应加强部分队员的练习;血红蛋白普遍偏高,但有1人稍低,应注意加强营养及训练。

第三,此次冬训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3/5运动员乳酸阈强度有所提高。

冬训后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显著性提高,反应能力、柔韧素质、机能状态(营养状况)、瘦体重等略有增加,而力量素质整体出现下降趋势,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耐力显著下降。

建议教练员本着全面训练原则,合理制定训练方案,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献】
[1]冯连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洪泰田.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Billat V,Faina M,Sardella F,et al.A comparison of time to exhaustion at VO2max in elite cyclists,kayak paddlers,swimmers and runners[J]. Ergonomics,1996,39(2):267-277.
[4]谭思洁,于学礼,张一兵,等.幼儿乳酸阈值及无氧阈心率的初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
报,2001,16(3):15-16.
[5]朱荣,陈晓峰,韩一三,等.个体乳酸阈测定对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的指导[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6,29(12):1656-1657.
[6]吴真列,陈晓峰,吴国忠,等.9—12岁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初步探讨[J].中国运动医学杂
志,2004,23(6):667-668.
[7]林华,马荣.13—16岁优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乳酸阈的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45-46,93.
[8]张静.论运动员的亚健康状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3):99-101.
[9]贺昭泽,殷丹.现代竞技体育下运动员健康危机的反思[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4-6.
[10]《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在京发布[J].中国学校体育,2006(10):4-5.
[11]侯高伟,韩延歌.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适能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08(11):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