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一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4课可爱的动物-《可爱的动物》(吴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唱歌曲
认识打击乐器
学习演奏方法并演奏。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从已有知识引入新知识
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关注音乐要素
归纳点拨
训练反馈
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拓展延伸
学校
金堂县实验小学
教师
吴敏
课题一年级上册第4课《可爱Fra bibliotek动物》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二、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
三、随乐曲和歌曲的进行,能模仿和表现动物的神态,并随乐曲的强弱变化做律动。
四、认识碰钟、木鱼,学会演奏方法,并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认识碰钟、木鱼。
2、听碰钟和木鱼的声音。
3、学习碰钟、木鱼演奏的方法。
4、请学生来试试演奏。
5、演唱、表演、演奏结合起来。
6、请部分学生来表演。
7、全班一起来表演。
8、总结。爱护动物。
猜谜语。
学生思考回答:袋鼠
生:钢琴。
模仿小袋鼠
思考回答,模仿动作。
完整地聆听歌曲、自主学习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重难点
一、在充满乐趣的音乐聆听中,培养学生四的听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及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通过聆听、表现、歌唱、创造等教学活动,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丰富想象。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碰钟。
教学过程(基本按照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归纳点拨、训练反馈、拓展延伸五个环节进行)
教学过程(基本按照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归纳点拨、训练反馈、拓展延伸五个环节进行)
6、用大小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琴声强弱的变化。蹲下、站立、举手。
7、完整地聆听乐曲,表演。
二、学唱《咏鹅》
1、师:讲一个小故事。
生:背诵诗《咏鹅》
2、初听歌曲。安静地听。
3、小声唱
4、师讲解反复记号。
5、听琴声唱词。
6、听伴奏音乐唱词。
7、边唱边表演。
8、歌曲的细节处理,唱得好听。唱准,节奏正确。用亲切、轻柔的声音来演唱。唱出鹅的可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聆听乐曲《小袋鼠》
1、师生问好
听辩音的强弱的游戏。
2、猜谜语:身上有个皮口袋,不装米也不装麦,装着它的小乖乖,还有妈妈许多爱。
3、师:我们一起来聆听小袋鼠这首乐曲,你知道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4、师:袋鼠是一种机敏的动物,请一位小朋友来模仿它蹦跳的动作。
5、师:听袋鼠跳了几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