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5.9-02-272镀层剥离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金属镀层与塑料基材间90°剥离试验的装置、试样制备、试验步骤和结果处理。
2.引用标准
ASTM B533(85)-2013合金电镀塑料的剥离强度
GMW14668-2014装饰镀铬塑料件最低性能要求
TSH 6504G-2014装饰镀铬塑料件
0096Z-T5A-0000-2013 镀铬塑料件质量标准
TL 528:2008-06 镀铬塑料件材料要求
SMTC 5 300 003-2013(V2)塑料镀铬件的性能要求
3.方法及原理
从产品或试片上的平整区域截取符合尺寸要求的样品,将样品四周打磨光滑,用刀从一端将镀层翘起合适的长度,然后利用90°剥离夹具将样品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开始试验。
镀层从基材上逐渐剥离,直至剥离到需要的长度,停止测试。
根据记录的位移-力值曲线,得到相应的力值并计算剥离强度。
各标准的检测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电镀层90°剥离标准参数及取值汇总
4. 试验仪器及设备
万能试验机:具有适合试验力值的传感器,使测量力值尽量在传感器量程的(10~90)%以内,夹头能以恒定的速率分离并施加拉力。
力值测量和记录系统的示值相对误差为±1%,分辨力为0.1N。
金相试样预磨机:打磨因切割产生的不平整,不均匀或是粗糙的边缘。
数显卡尺:精度可达到0.01mm。
90°剥离夹具:两滚轮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滚轮滑动无阻力,滚轮表面光滑且表面进行防锈处理或采用不锈钢材料。
样件放入两滚轮上,夹持端可与样件保持90°。
夹具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90°剥离夹具结构示意图
5.试样
5.1 试板取材
如无特殊规定,在试片上选取宽为(25.0mm±0.25)mm,长约为75mm左右的长条,取样位置到试片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1mm,如图2所示。
5.2成品件取
按照成品件的形状,尽量选取平整的区域,根据表1中样品尺寸的要求,截取试样。
一般情况下,选取剥离强度最小的地方进行试验,例如进胶口附近或注塑时流体的末端。
图2. 90°剥离试片取样示意图
5.3样品数量
如无特殊规定,同一批次的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三个,每个样品上选取一处进行试验。
6.试验环境和状态调节
试验前样品的调节按表1的要求进行,剥离试验一般在(23±2)℃,(50±5)%RH的条件下实施。
7.试验步骤
(1)从产品上选取尽量平整的区域,按照表1中要求,截取合适尺寸的样品,用金相试样预磨机将其四周打磨平滑。
(2)用美工刀从样品的一端翘起合适长度的镀层,用美纹胶带(附着力较大时用锡箔胶带)粘牢镀层的端部,并留有足够的长度以备夹头夹持。
(3)打开材料试验机及测试软件,选择试验方案,并按表1 的要求设定相应的试验速度。
(4)用数显卡尺测量样品宽度,测量三个不同位置,求平均值,并将其输入测量系统中。
(5)将样品放置在90°剥离夹具上,系统力值清零。
(6)将美纹胶带用夹头夹紧,手动控制材料试验机,使横梁下移,直至胶带刚好绷紧。
此时,样品呈水平状态并与施力方向垂直,如图3所示。
(7)开始试验,镀层在拉力作用下逐渐剥离,剥离长度一般为75mm左右,在样品尺寸不够或镀层易撕裂的情况下,应至少有连续25mm位移长度的有效力值曲线。
力值-位移曲线由软件系统记录并显示。
(8)根据系统记录的力值-位移曲线,按照表1要求,进行取值和计算。
图3. 试样放置示意图
8.试验结果
8.1剥离强度的计算
剥离强度计算公式:P=F/W
其中,F是按表1要求通过计算机自动取值所得的镀层剥离力(N);W是镀层宽度(cm)。
8.2有效力值的选取范围
典型的力值-位移曲线如图4所示。
镀层从A点开始剥离,此时的力值对应于初始剥离力。
为消除制样过程对镀层附着力产生的影响,同时尽可能的使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因此,用于计算剥离强度的力值的选取范围通常定在B、C两点之间。
如无特殊说明,其位移范围在力值曲线总位移的15%到90%之间。
(N)
图4. 剥离力值-位移曲线示意图
8.3 注意事项
对于某些样品,镀层附着力的不均匀,可能造成力值曲线呈现出异常状态。
图5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异常力值-位移曲线。
图中,对于曲线A,其平均力值大于判定的临界值,且取值位移范围内的所有力值均大于临界值,结果均为OK;对于曲线B,在取值位移范围内有相当多部分的力值位于临界值下方,无论平均力值是否大于临界值,结果均为NG。
(a) (b)
(c)
图5 异常力值-位移曲线示意图
9.试验报告
试样报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引用的标准号;
b)试验所用产品的完整标志,包括类型、来源、产品的牌号、批量或批号、形态等;c)试样的完整说明,包括尺寸、试样的数量;
d)试验前状态调节的情况及试验室的环境;
e)夹头分离的速率;
f)所用传感器的大小;
g)每个试样按表1要求所取的剥离力(N)及剥离强度(N/cm);
h)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与规定步骤不符的情况;
i)试验日期。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