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青蛙理论,羊群效应,二八定律等常用原理效应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蝴蝶效应,青蛙理论,羊群效应等常用原理效应知识
1、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有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经过系统的放大,会演变成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灾难。

刘备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意思。

2、青蛙理论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但是当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当危害到来时,必须学会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要存有任何侥幸的心理。

“壮士断腕”就是这个意思。

4、鲇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稍微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引入新鲜的事物,或引入竞争的机制,会让原本死气沉沉的环境得到改善,增强群体的活力。

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主动加入WTO等社会组织,都是该原理的体现。

5、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一味的模仿只能带来毁灭。

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懂得突破,从而应对未来的竞争。

6、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会彼此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要保持应有的“心理距离效应”。

同时在行政工作中也应当保持这种合理的距离,要会“管”,更要会“放”,因此简政放权政策的提出,就是该原理的具体提体现。

7、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政府行政及法律制定的过程中,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虽然细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略有调节,但是在大方向上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政策和法律都会趋于无效,受管理的一方也将无所适从。

8、破窗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政策和法律如果一次实效,那么人们就不会再心存畏惧,他们会接二连三的对其进行破坏,这样法律和政策都将归于无效。

9、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政府也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10、木桶理论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要注重弥补自己的缺点,提高综合素质。

11、马太效应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12、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敢于突破和创新是破解鸟笼逻辑的不二法则。

1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

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

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

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

因为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有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责任要落实到人,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1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

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这个原理道出了,很多地方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的原因。

15、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
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他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相反,受到忽视、歧视的学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

16、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

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

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

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感觉往往存在偏差,想做好一件事,深入实际,求真务实,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切记“拍脑门”做决定。

17、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

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18、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

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

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心理以及意识的重要性,在政府行为中,我们不光要考虑政策的得失成败,还要考虑百姓的体验感受,即使没有特别实际的作用,让百姓舒心,也是政府工作应当注意的因素。

19、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起到了重大的作
用。

20、垃圾桶理论
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

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

第一个方法是: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

实施后,收效甚微。

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成效亦不显著。

后来,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应而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

这个设计大受欢迎,结果所有的人不论距离远近,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有时候一则故事或笑话,效果远比那些惩罚手段好得多,既省钱,又不会让人们感到厌恶。

同样,要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用监管和处罚的手段实际上也是很难奏效的,因为工作成效主要还是要靠相关当事人的用心努力。

21、最高气温效应
每天最热总是下午2时左右,我们总认为这个时候太阳最厉害,其实这时的太阳早已偏西,不再是供给最大热量的时候了。

此时气温之所以最高,不过是源于此前的热量积累。

这个效应与“温水煮青蛙”类似,我们应该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在直线上升的当口,要保持危机的意识,一定要有敏锐的头脑和活跃的思维,能够捕捉坏苗头、发现新思路。

22、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推动一项工作,乃至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我们摒弃自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23、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24、奥卡姆剃刀定律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这个原理告诉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25、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

他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就要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产品,又第一个淘汰自己的老产品。

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

因为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取较大的份额和较高的利润。

让大脑放松的小窍门
伸个懒腰、闭眼眯一会儿、深呼吸几次……这些短暂的休息,能让高速运转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抽10分钟就够了
如果学校没有午休时间,那就抽出10分钟午睡。

这样做就能使人保持至少2小时以上精神活跃。

如何用10分钟时间,打造一个完美的小憩?
选对时间。

这10分钟最好在饭后,而且在11:00—13:00之间。

睡前设闹钟。

许多人因担心睡过头,结果很难入睡,而设好闹钟会使人消除这一担忧。

听着“白噪音”。

为了完美的午睡,应该找一个黑暗、安静的场所。

如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眼罩、耳塞,或者下载一些海浪声、风声等“白噪声”来排除干扰。

认真伸一个懒腰
伸懒腰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还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缩和呼吸加深。

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伸懒腰时保持身体放松,将双手五指交叉,掌心向上置于头顶,脚尖交替伸直和上钩,四肢伸展的同时,还可以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钟。

发呆5分钟
专家研究显示,发呆是最简单的减压方式。

研究者发现,心无杂念、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脑中的α脑电波得到加强。

这种特殊的脑电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从而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不安,还能加强记忆力,缓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

另有研究发现,每天适当发会呆能将焦虑和抑郁风险降低25%。

做个头部按摩
简单的头部按摩自己就能做,比如梳头疗法。

选择个人比较能接受的力度,用十指指肚或指尖,从双眼眼眶上沿开始顺着往后梳头,梳至颈后风池穴,反复数次,也可以用牛角或实木梳子代替手指。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和经穴,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每天坚持梳头3~5分钟,对于解除疲劳和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大有好处。

吃点健康零食
在两餐之间或餐前吃点健康零食,既可以让你得到身心的放松,还有助于补充营养。

不妨在教室储备些零食,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给自己来个短暂的“茶歇”,酸奶、水果、坚果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零食选择。

出门晒晒太阳
晒太阳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国人晒太阳的时间仍远远不够。

不妨在你感到疲倦时,把晒太阳这个功课补上。

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是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此时可以散散步。

可以多晒晒
背部、双腿和头顶,有助于钙的吸收、合成,还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晒15~20分钟为宜。

和别人分享一件趣事
欢笑是最好的减压良药。

学习一两个小时后,和同学或家人分享一件趣事,或看看漫画书、搞笑视频等,都可以瞬间降低体内的压力激素。

也可以走动一下,与同学聊聊天,身体也能得到放松。

日常生理常识
1、凉水洗脚有损健康;
2、夏季多吃苦味有益健康;
3、多喝水能防肾结石;
4、夏季不宜光着上身睡觉;
5、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6、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7、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8、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9、冬天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10、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微信公号:国学生活】
11、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12、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13、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14、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15、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6、老人晨练应先进食;
17、运动后应喝杯牛奶;
18、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9、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20、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21、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中午多走走;
22、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3、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4、服中药不宜加糖;
25、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6、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7、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8、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30、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31、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32、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3、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5、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6、晒被子不能拍打;
37、空腹不宜喝蜂蜜;
38、喝蜂蜜可解酒;
39、中医讲究早喝盐水晚喝蜜;
40、素食为主更适合中国人;
41、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42、凉水洗脸好处多;
43、刷牙宜用温水;
44、洗脚宜用热水;
45、脚寒容易感冒;
46、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7、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8、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9、戴帽子不宜过紧;
50、常梳头有益健康;
51、长时间微笑和利健康;
52、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3、小便时咬紧牙齿有益健康;
54、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55、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6、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能喝;
57、每天一杯咖啡好处多;
58、咖啡要趁热喝才好;
59、酒后喝咖啡易发高血压;
60、喝下午茶有益增强记忆;
61、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62、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6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64、不应用保温杯喝茶;
65、晚饭后两小时饮用酸奶最佳;
66、不宜空腹喝酸奶;
67、喝完牛奶应喝口白开水;
68、常喝豆浆更健康;
69、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饮;
7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71、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72、喝绿茶能保持血管年轻;
73、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74、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75、洋葱能治高血压;
76、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7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
78、炖营养汤不要先放盐;
79、发烧时不宜食用鸡蛋;
80、茶叶蛋不宜多吃;
81、馒头比米饭更益补锌;
82、煮粥和烧菜不能放碱;
83、粽子的营养全面;
84、饭菜不宜“趁热吃”;
85、多吃黑色食物可补肾;
86、多吃玉米好处多;
87、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
88、多食核桃有益心脏;
89、花生具有抗衰老作用;
90、常吃花生可预防胆结石;
91、常吃生花生可治胃病;
92、醋泡花生可以软化血管;
93、西瓜不宜长时间存放冰箱;
94、吃葡萄有利于护肝;
95、吃草莓有助于防止辐射;
96、甘蔗被称为“补血果”;
97、苹果营养全面;
98、苹果可降血压,降脂肪含量,保护前列腺,预防肺癌;
99、红枣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
100、脾胃不好的人吃过多山楂易致胃结石;101、病不宜食杨桃;
102、香蕉是廉价减肥药;
103、菠萝可以护胃;
104、芒果保健作用大;
105、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106、水果不如蔬菜有营养;
107、木瓜可增加胃肠动力;
108、芦荟能缓解亚健康;
109、胡萝卜有降血压作用;
110、胡萝卜下酒会中毒;
111、萝卜白菜不应混吃;
112、人参和萝卜不能一起吃;
113、西兰花营养价值高;
114、香椿浑身是药是宝;
115、香椿需用开水烫;
116、多吃番茄可防晒伤;
117、泡发干长香菇最好使用温水;
118、吃饭时应先吃青菜再吃含有蛋白质的食品;119、常吃大白菜好处多;
120、韭菜可补肾助阳;
121、茄子有益降低胆固醇;
122、洋葱可保护血管;
123、做菜勾芡有助保护肠胃;
124、黄瓜,西红柿不能一起吃;
125、豆芽一定要炒熟吃;
126、饭前不宜吃西红柿;
127、山药是冬季滋补佳品;
128、豆腐吃多对身体有害;
129、油炸臭豆腐不利健康;
130、红薯叶是宝;
131、红薯有了黑斑不能吃;
132、日常饮食应少吃胡椒;
133、多食味精影响视力;
134、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

135、干海带长时间浸泡才能除砷136、海带不是越"绿"越好;
137、黑木耳补铁效果最好;
138、大蒜宜生吃;
139、香油更适合中老年人吃;140、腐竹在豆制品中营养价值最高;141、枸杞能“强精壮体”;
142、当归能增强肠胃吸收;
143、天麻炖鸡不可取;
144、男人不宜趴着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