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由来

合集下载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历史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历史

黑龙江省▲简称黑。

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

古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及夫余地。

黑龙江,因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

清康熙初在黑龙江沿岸筑城,即取名黑龙江城(今瑷珲旧城)。

后设黑龙江将军,亦因驻在黑龙江城而得名,管辖松花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

清光绪时建省。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6.6°,北纬45.7°,在黑龙江省西部。

1905年置滨江厅。

哈尔滨,系金代“阿勒锦”村之转音。

据《钦定金史语解》“阿勒锦”系女真语“荣誉”之意。

一说为满语“晒网场”之意。

1913年改滨江县。

1932年设哈尔滨市。

阿城市▲位于东经126.9°,北纬45。

6°,在黑龙江省西部,哈尔滨南部。

1909年设县。

阿城,是满语阿勒楚喀城的简称,意为黄金。

县名因城东阿勒楚喀河(阿什河)而得名。

1987年设市。

尚志市▲位于东经127.9°,北纬45.2°,在黑龙江省南部。

1946年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抗联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烈士,改珠河县为尚志县。

1988年设市。

双城市▲位于东经126.3°,北纬45.3°,在黑龙江省西缘。

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双城厅,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双城府,1913年设县。

因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而得名。

1988年设市。

五常市▲位于东经127.2°,北纬44.9°,在黑龙江省南部,1913年设县。

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固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五常。

1993年设市。

呼兰县▲位于东经124.8°,北纬48.4°,在黑龙江省中南部。

1913年设县,因境内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系满语,意为烟筒。

依兰县▲位于东经129.5°,北纬46.3°,在黑龙江省中部。

1913年设县。

依兰,源自依兰哈喇,系满语,意为三姓。

因赫哲族的葛依克勒、胡什哈里、卢业勒三姓居此,故名。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

黑龙江地名的由来

哈尔滨市:由女真语“阿勒锦”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 的译转是“鱼网”的意思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阿城区: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阿勒楚喀”满语,即“黄金”的意思。

双城市: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达河寨、布达寨)而得名。

尚志市:为纪念**联军将领赵尚志而得名五常市:因五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取儒教“三纲五常”之名故取名五常依兰县: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

意思为“三姓” 。

葛、卢、胡三姓在此居住。

方正县:因城北有一个水泡名为方正泡得名宾县:取名于宾州一名。

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巴彦县:取于旧名巴彦苏苏。

“巴彦苏苏”是满语“富饶的村庄”的意思木兰县:由县境内的木兰达河而得名。

“木兰达”为蒙古语“牧马场”或“围场”的意思。

通河县:以境内有大通河得而得名延寿县:以此地较著名的蚂蜒河和长寿山而得名。

取蚂蜒河之“蜒”字。

长寿山之“寿”字,组成地名“延寿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讷河市:以讷谟尔河得名,满语为“打牲”之意。

龙江县: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龙江府而得名依安县:来源游牧于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

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泰来县,原名“泰来气”,由蒙古语“他拉戏”音转,意为“栽花先生“或“种痘者。

甘南县:原名“甘井子”。

原为达斡尔族牧民打的一眼井,由达斡尔语“嘎齐堪”演变为“甘井富裕县:以流经县境的富裕尔河得名。

富裕尔为满语“低洼地”的意思克山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阙,俗称克尔克图山,县名来源于此。

克东县:因其地位居克山县之东,故名拜泉县:是由本地著名的巴拜泉而得名。

其全称为“巴拜布拉克”,“巴拜为蒙语“宝贝”、“贵重”的意思,而“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鸡西市:因其位居鸡冠山之西,故名“鸡西”。

黑龙江各市县名字

黑龙江各市县名字

黑龙江各市县名字哈尔滨市:由女真语“阿勒锦”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的译转是“鱼网”的意思/]9&>admB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jR0Un3阿城区: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阿勒楚喀”满语,即“黄金”的意思。

?mz)Le3双城市: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达河寨、布达寨)而得名。

]}I>w(d尚志市:为纪念抗日联军将领赵尚志而得名DjJk"{`i五常市:因五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取儒教“三纲五常”之名故取名五常yVvND-!(依兰县: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

意思为“三姓”。

葛、卢、胡三姓在此居住。

>b}"9I06方正县:因城北有一个水泡名为方正泡得名nA/o~&宾县:取名于宾州一名。

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P=u@Oi0&巴彦县:取于旧名巴彦苏苏。

“巴彦苏苏”是满语“富饶的村庄”的意思w~J)xex木兰县:由县境内的木兰达河而得名。

“木兰达”为蒙古语“牧马场”或“围场”的意思。

_QwNc?4通河县:以境内有大通河得而得名mAs1FS延寿县:以此地较著名的蚂蜒河和长寿山而得名。

取蚂蜒河之“蜒”字。

长寿山之“寿”字,组成地名“延寿8GhZpl~=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ye<g#6y讷河市:以讷谟尔河得名,满语为“打牲”之意。

,ayI"Q5)龙江县: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龙江府而得名,[1]X{xy]Z 依安县:来源游牧于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

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qpCPift泰来县,原名“泰来气”,由蒙古语“他拉戏”音转,意为“栽花先生“或“种痘者。

.!SOtyfM甘南县:原名“甘井子”。

齐齐哈尔地名及城市沿革

齐齐哈尔地名及城市沿革

齐齐哈尔地名及城市沿革齐齐哈尔金代的庞葛,元代的吉答,后升为招讨司。

金称庞葛,清称卜奎亦称齐齐哈尔,1691年由嫩江西岸迁至嫩江东岸至今。

标签:齐齐哈尔;地名;庞葛;卜奎齐齐哈尔是我国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黑龙江历来是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的地方,史料记载黑龙江有肃慎、秽貃、东胡三大族系,齐齐哈尔主要是秽貃和东胡族的活动地带,是北方民族文化的发样地之一。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地名也镌刻着民族历史的印记。

较早的地名都是族系的泛称,《山海经·大荒北经》用“大荒”泛指东北。

北方民族以游牧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多处于游动状态,定居生活才有了较为固定的地名。

齐齐哈尔地名比较确切的记载齐齐哈尔地方,金称庞葛,元称吉答、清称卜奎亦称齐齐哈尔。

庞葛的名称,见于《金史·太宗本纪》“天会三年二月丁卯,以庞葛城地分授所徙乌虎里、迪烈底二部及契丹民”。

《金史·习古乃传》“……以庞葛城之地分赐乌虎里、迪烈底二部及契丹人,其末垦者听任力占射”。

庞葛是金代女真语名称,卜奎始于清代的卜奎驿站为满语名称。

清代也称齐齐哈尔,原始地名均在嫩江西岸,曾在现在嫩江西岸的齐齐哈设过索伦总管,管辖打牲部。

金代曾设乌古迪烈统军司,后升为招讨司驻庞葛城驻庞葛城。

齐齐哈尔源于蒙语,元代在嫩江西岸设吉答站,吉答是齐齐哈尔的快读。

吉答、齐齐哈尔,在契丹和蒙语中意为草原。

一、庞葛、卜奎,同源、同音、同意庞葛为女真语,卜奎为满语地名。

女真与满族为同一族源,同一语系。

现今的黑龙江地名除汉语外多为满语、蒙古语。

黑龙江,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满语为“黑”、乌拉为“江”。

《龙沙纪略》记载:“诺尼江,即脑温江。

盛京通志作诺尼。

蒙古语脑温为“碧”,诺尼意同。

今呼嫩江。

”卜奎,为齐齐哈尔的满语地名,源于金代的女真语“庞葛”。

满族是金代女真后裔,语言有传承关系。

文献对卜奎多有记载。

《黑龙江志稿》大事志卷一,“庞葛即卜奎城,或作卜魁,今之齐齐哈尔”。

《黑龙江外记》卷一“齐齐哈尔屯名,在今城南十余里。

中国各城市的古称谓及得名由来

中国各城市的古称谓及得名由来

中国各城市的古称谓及得名由来黑龙江各县市名字的由来用心经营001...满语"哈鲁滨" 的译转是"鱼网"的意思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阿城区: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讷河市:以讷谟尔河得名,满语为"打牲"之意。

宝清河,系满语"宝其赫"的转音,满语"猴子"的意思饶河县:因挠力河得名。

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诺尼为满语"碧绿,木伦"为"江" "的意思逊克县:由逊河和奇克两县合并时,各取原县名一字组成。

黑龙江各县市名称由来-白罂粟“穆棱”,是“穆勒恩”、“木伦”的转音,传奇1.76复古,满语为“马”的意思-东宁县:清末设治,以其地居宁古塔东部而得名-林口县:因此地处于森林茂密的老爷岭与张广才岭相接的峡口,故有“森林之口” -黑河市:黑河是以河水得名-北安市:因地处海伦北部,取北部安定之意-五大连池市:因境内有著名的风景胜地一五大莲池得名,为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而形成五个串珠状堰塞湖。

一些城市名称的原意津张先生书馆...一些城市名称的原意。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

锡林浩特,蒙古语意为“高原的城”。

海拉尔,蒙古语意为“流下来的水”。

乌兰浩特,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城”。

伊克昭盟,因为清朝时各旗会盟于伊克昭(蒙古语意为“大庙”)而得名。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宝山”。

基隆,港外有小鸡笼屿,港以东有大鸡笼山,当初称它为“鸡笼”。

1-2昭通赋sl文库1-2昭通赋昭通赋朱提故郡,重镇边陲。

何以为名,昭明宣通。

镇南滇而控川蜀,望凉山而接贵黔。

两山并峙,乌蒙、莲峰相对出;三江环抱,金沙、关河带牛栏。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来由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来由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来由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齐齐哈尔之名的由来

齐齐哈尔之名的由来

齐齐哈尔之名的由来,是这一地区民族和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说,早在公元916年契丹建辽时,齐齐哈尔之地有济沁哨卡,“齐齐”是济沁的谐间,由济沁河而得名;“哈尔”是“哈日”,在古契丹语中有阻挡、防守之意,在军事上作为哨卡、哨所解释。

于是,形成了齐齐哈尔的名称。

金代的齐齐哈尔被称为“庞葛”,“庞葛”为女真语。

清代的齐齐哈尔是达斡尔语“奇奇嘎热”、“习气哈克”、“奇查哈里”或“喜扎嘎日”的谐音,含的边疆、边境、天然牧场之意。

17世纪中叶,南迁到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分为两支,其中的一枝在齐齐哈尔中心的嫩江中游两岸的平原地带民住。

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称为“齐齐哈尔达斡尔”。

他们居住在雅尔塞、莽格吐、卧牛吐、齐齐哈尔、梅里斯、罕伯贷等村屯,并在齐齐哈尔地区建立了中心屯。

达斡尔人为永远纪念黑龙江古老家乡,称自己是边疆人或边疆来的人,所以把这个中心村屯称为齐齐哈尔。

也有人说,齐齐哈尔是蒙古语“里奇嘎热”或满语“哲陈嘎拉”的音转,其含量义除边疆、边城外,还有天然牧场之说。

1691年,清廷准奏在卜奎站建齐齐哈尔城,并授索伦总管玛布岱副都统衔,掌管建城事宜。

因城建在江东的卜奎屯,以齐齐哈尔为城名,所以齐齐哈尔城又俗称为“卜奎”。

卜奎又称“卜魁”,因清初达斡尔总管名为卜魁,所以在此建屯用他的名字作为屯名。

后来,在这里建立的驿站亦称卜奎站,建成以后就又有了卜奎城的称呼,并成为齐齐哈尔的别称。

此外,齐齐哈尔还有龙城、龙沙、龙江、黑水之称,取齐齐哈尔为黑龙江首府的含意。

现在“鹤城”成为齐齐哈尔崭新的、尽人皆知的又一名称。

齐齐哈尔悠久的历史,赐予它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在其所管辖的泰来县境内塔子城古城,原为辽代泰州治所。

泰州是东北路统军司驻地,是辽代北方区域的政治、军事重镇。

塔子城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一座辽代古城。

金代的庞葛城是今齐齐哈尔境内的梅里斯区雅尔塞乡的哈拉古城遗址。

它是金朝北部地区的军事重镇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蒲峪路治所。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黑龙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最北端的省份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孕育了许多美丽而富有历史的地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黑龙江省内的著名地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吧。

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冰雪文化和风景而闻名于世,每年冬季举办的冰雪大世界和冰灯游园会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哈尔滨的名字来源于“哈克尔河”,这是满族语中“黑龙”的意思,也是黑龙江省名字的由来。

牡丹江。

牡丹江是黑龙江省的另一座重要城市,它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

这座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

牡丹江这个名字来源于牡丹江的河流,这条河流在城市中蜿蜒流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迷人的景色。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工业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

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达的重工业而闻名,被誉为“东北工业的摇篮”。

齐齐哈尔这个名字来源于满族语,意为“丰富的草原”,这也与这座城市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佳木斯。

佳木斯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东北的小巴黎”。

佳木斯这个名字来源于满族语,意为“美丽的木屋”,这也与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相符。

大庆。

大庆是黑龙江省的一个新兴城市,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发达的石油工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石油之都”。

大庆这个名字来源于汉语,意为“兴盛繁荣”,这也与这座城市的发展现状相符。

绥化。

绥化是黑龙江省的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

这座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产品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东北的小江南”。

绥化这个名字来源于汉语,意为“安定祥和”,这也与这座城市的社会环境相符。

以上便是黑龙江省内一些著名的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哈尔滨九个区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几个?道里道外都是啥意思?

哈尔滨九个区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几个?道里道外都是啥意思?

哈尔滨九个区名字的由来你知道⼏个?道⾥道外都是啥意思?南岗区地势偏⾼故称南岗南岗区被誉为哈市的龙头之地,南岗城区约在1896年逐渐形成,曾称秦家岗,因地势偏⾼,故称“南岗”。

中东铁路建成后,1904年中东铁路局将哈尔滨划为新市街、新埠头、旧埠头和⽼哈尔滨四个区,南岗区归属新市街警察署。

1946年哈尔滨解放,于1947年组建南岗、马家两区,后并为南岗区。

道⾥区位于铁道西部俗称“道⾥”道⾥区形成于1898年,当时因修筑中东铁路,将道⾥松花江南岸划为铁路附属地,称为埠头区。

1938年7⽉,道⾥地区设埠头区、新阳区、顾乡区,⾪属哈市。

1946年哈尔滨解放,埠头区改称道⾥区。

当时就是以中东铁道为界,铁道西部俗称“道⾥”,由此定名。

1953年、1956年分别撤销新阳区、顾乡区建制,并⼊道⾥区。

道外区位于铁道东部俗称“道外”道外区是哈尔滨形成较早的⽼城区。

专家表⽰,道外区旧名滨江县,⼜名滨江市,1932年⼜称为东、西傅家区,俗称傅家甸。

1956年,东、西傅家区合并,称道外区。

(1946年哈尔滨解放,当时以中东铁道为界,铁道东部俗称“道外”,铁道西部俗称“道⾥”,该区位于铁道东部,由此定名。

)2004年哈市⾏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太平区,将其划归道外区。

⾹坊区因线⾹作坊得名对于⾹坊区名字的由来,从普查中了解到,“⾹坊”名称源于1893年有⼈在此开设的线⾹作坊,⽽这是⾹坊区最早的名称。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正式组建了⾹坊区。

2006年8⽉,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政区划调整,将动⼒区与⾹坊区合并,组建了新的⾹坊区。

平房区因⽕车站得名对于平房区地名的由来,平房区因⽇本侵略者在修建拉滨铁路时,把靠近平房屯的⽕车站定名为平房⽕车站⽽得名。

该区曾先后⾪属双城市和⾹坊区管辖。

1953年11⽉,始建平房⾏政区,时为郊区建制,1956年10⽉正式批准成为市辖区⾄今。

松北区地处松花江北岸松北区的历史起源于现松浦镇的“马家船⼝”,1850年,因马姓⼈⽒在此终年摆渡泛⾈⽽得名“马家船⼝”。

黑龙江省有哪些城市

黑龙江省有哪些城市

黑龙江省有哪些城市我国国家一级行政区共34个: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城市按省级行政区域、地级行政区域和县级行政区域来分可分为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那幺黑龙江省有哪些城市呢?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黑龙江省各级城市简介和主要城市简介。

1黑龙江省有哪些城市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12地级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鹤岗市、双鸭山市、鸡西市、大庆市、伊春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七台河市、黑河市、绥化市。

1地区:大兴安岭地区。

18个县级市:尚志市、双城市、五常市、讷河市、密山市、虎林市、铁力市、绥芬河市、宁安市、海林市、穆棱市、同江市、富锦市、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安达市、肇东市、海伦市。

哈尔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

截至2015年,哈尔滨总面积约为5.31万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户籍总人口961.4万人。

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

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

黑龙江东部和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约3045公里;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吉林省。

介于北纬43°26′~53°33′,东经121°11′~135°05′,南北长约1120公里,东西宽约930公里,面积47.3万平方。

林甸县地名由来

林甸县地名由来

林甸县地名由来林甸县,因“大林家店”得名。

据民国时期《林甸县志略》记载,城北30余里处有姓林者开店,称“大林家店”,四周多系草甸,清末拟设县的建制时避俗就雅,定名林甸县。

清代为杜尔伯特旗游牧地,属齐齐哈尔副都统辖区。

清末,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属安达厅辖境。

1908年8月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奏准,拟在大林家店设置林甸县。

后因“垦户未集,地利未辟”,从缓设置。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0月,于安达厅北境东集镇(原称“大戚家店”,今林甸镇)设置东集镇稽垦局,办理放荒招佃和督垦事宜。

翌年,于大戚家店东1里处丈放街基筑城(今林甸镇)。

1914年11月1日,将东集镇稽垦局改设林甸设治局,隶属龙江道。

1917年7月13日,黑龙江省长令,将林甸设治局改为三等县,并委官和颁发印信,代理县知事于7月14日启用印信,正式改为林甸县。

同年8月21日,北京政府照准。

1923年后,与依安、泰康、安达等邻县(设治局)进行过区划调整。

1929年2月,撤销道的建制,改由黑龙江省直辖。

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改隶龙江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嫩江省管辖。

1947年2月至9月,曾隶属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第三专区管辖。

1949年5月,黑嫩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

1954年8月,划归新设之嫩江专区管辖。

1956年将西南部的第八区划归杜尔伯特旗。

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嫩江专区曾一度撤销时,改由齐齐哈尔市领导。

1985年1月,正式撤销嫩江专区,复归齐齐哈尔市领导。

1992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划归大庆市领导。

省政府于9月26日下发通知,从12月1日起变更隶属关系。

林甸县地处松嫩平原北部,乌裕尔河和双阳河下游,地域平坦,有辽阔的草原,盛产芦苇和羊草。

属半农半牧县。

1984年被确定为牧业县。

全县耕地面积127.5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

黑龙江地名

黑龙江地名

黑龙江省行政区域明细黑龙江省:截止2018年2月,黑龙江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行署;有63个县(市),有856个乡镇,其中乡384个、镇472个。

1、哈尔滨市:共有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103个镇、66个乡9个市辖区:道里区(共有3个镇:新发镇、新农镇、榆树镇)、南岗区(共有1个镇1个乡:王岗镇,红旗满族乡)、道外区(共有3个镇1个乡:团结镇、永源镇、巨源镇、民主乡)、平房区(共有1个镇:平房镇)、松北区(共有2个镇:乐业镇、对青山镇)、香坊区(共有3个镇1个乡:成高子镇、幸福镇、朝阳镇、向阳乡)、呼兰区(共有7个镇3个乡:方台镇、白奎镇、石人镇、二八镇、莲花镇、大用镇、利业镇、许堡乡、杨林乡、孟家乡)、阿城区(共有7个镇:蜚克图镇、平山镇、松峰山镇、红城镇、兰棱镇、东官镇、周家镇、新兴镇、五家镇、单城镇、杏山镇、韩甸镇、西官镇、公正镇农丰满族锡伯族镇朝阳乡、万隆乡、永胜乡、临江乡、水泉乡、金城乡青岭满族乡、联兴满族乡、同心满族乡、希勤满族乡、乐群满族乡、幸福满族乡)2个市:尚志市(10个镇、7个民族乡:尚志镇、一面坡镇、苇河镇、亚布力镇、帽儿山镇、亮河镇、庆阳镇、石头河子镇、元宝镇、黑龙宫镇、长寿乡、乌吉密乡、鱼池朝鲜族乡、珍珠山乡、老街基乡、马延乡、河东朝鲜族乡)、五常市(共有10个镇13个乡拉林镇、山河镇小山子镇、杜家镇、向阳镇冲河镇、常堡乡背荫河镇、安家镇沙河子镇、牛家满族镇、民乐朝鲜族乡、红旗满族乡、营城子满族乡、龙凤山乡、志广乡、民意乡、卫国乡、二河乡、八家子乡、兴隆乡、兴盛乡、长山乡)7个县:依兰县(共有6个镇3个乡:依兰镇、达连河镇、道台桥镇、三道岗镇、江湾镇、宏克力镇、团山子乡、愚公乡、迎兰朝鲜族乡。

)、方正县(共有4个镇4个乡:方正镇、会发镇、大罗密镇、得莫利镇、天门乡、宝兴乡、德善乡、松南乡)、宾县(共有12个镇5个乡:宾州镇、居仁镇、宾西镇、糖坊镇、宾安镇、新甸镇、胜利镇、宁远镇、摆渡镇、平坊镇、满井镇、常安镇、永和乡、鸟河乡、民和乡、经建乡、三宝乡)、巴彦县(共有10镇8个乡:巴彦镇、兴隆镇、西集镇、万发镇、龙泉镇、天增镇、龙庙镇、洼兴镇、黑山镇、巴彦港镇、松花江乡、富江乡、红光乡、德祥乡、丰乐乡、山后乡、镇东乡、华山乡。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

黑龙江地名大全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边疆地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黑龙江省地名源远流长,每个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黑龙江省的地名大全。

1. 哈尔滨。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

哈尔滨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黑色的河”。

这个名字源自于哈尔滨市所在的黑龙江,这条江河水色较深,因此得名。

哈尔滨市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同时也保留着浓厚的俄罗斯风情,是一个融合中西文化的城市。

2. 牡丹江。

牡丹江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牡丹江这个地名来源于牡丹江这条河流,据传说这条河流两岸曾经盛产牡丹花,因此得名。

牡丹江市地处东北亚大陆桥的东端,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3. 大庆。

大庆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著名的石油城市。

大庆这个地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大庆地区曾经是一片荒凉之地,后来一位仙人在此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于是这里就得名为大庆。

大庆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石油城市的代表之一。

4. 佳木斯。

佳木斯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

佳木斯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美丽的树林”。

佳木斯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5.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工业城市。

齐齐哈尔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丰富的水草地”。

齐齐哈尔市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6. 鸡西。

鸡西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煤矿城市。

鸡西这个地名来源于满语,意为“多鸡之地”。

鸡西市地处松嫩平原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

7. 绥化。

绥化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业城市。

黑龙江省各个市、县名称

黑龙江省各个市、县名称

黑龙江省各个市、县名称哈尔滨市: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名,庄严雄伟的圣索菲亚教堂,典雅别致的哥特式楼宇,造型奇巧的俄罗斯木屋。

穿行其中,让你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置身异域的恍然。

大庆市:大庆市内景观独具特色。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大庆57处大庆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石油文化游、湿地景观游、地热休闲游、城市风光游,已经唱响龙江,辐射东北,走向全国。

齐齐哈尔市: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魅力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齐齐哈尔旅游景点——世界著名的扎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

风光旖旎,景色天成。

森林虎园惊心动魄,冰雪旅游独具特色,跨国旅游风情迥然。

佳木斯市:作为北国江城、边境城市,四季分明。

佳木斯旅游资源丰富,有原始生态游、冰雪特色游、赫哲民俗游、异国风情游、革命缅怀游等旅游项目。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下辖的饶河县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

双鸭山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国家著名景区,也是中国最主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新兴工业城市.新建成的勃利西大圈森林公园,集洪峡谷漂流、卧龙峰攀岩、原始森林探幽为一体。

绥化市:素以“北国大粮仓”著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烤烟、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发展基地和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

伊春市:一座美丽的林业城市,是国家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

这里因盛产珍贵珍树“红松”,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以煤炭为主体,兼有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等门类的资源型城市。

鸡西旅游景点星罗棋布,集雄、奇、秀于一身,冰雪、湖泊、湿地、森林古墓遗址等特色旅游资源丰富。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

鹤岗市风光游高楼林立、各具风格的城市建筑,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具有大都市风采的现代化鹤岗已展现在世人面前。

黑龙江各个城市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来看看吧!

黑龙江各个城市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来看看吧!

⿊龙江各个城市名字的由来你知道吗?来看看吧!⿊龙江流域是北魏和辽、⾦、清朝的发祥地。

有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世居民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保卫祖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很多市县的名称即为各民族地域⽂化的⽣动写照。

打开今⽇头条,查看更多图⽚⿊龙江省政区图⿊龙江各地区、市县名字在⼀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这⼀地区⾮常重要的⼀个侧⾯。

有的地名是沿⽤了蒙语、满语等⼀些少数民族语⾔;有的是先⼈曾经居住过的地⽅;有的⼜是通过⼤家的共识得来。

哈尔滨市:由⼥真语“阿勒锦”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 的译转是“晒鱼场”的意思。

哈尔滨市圣索菲亚⼤教堂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奇察哈⾥”的转⾳,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齐齐哈尔市扎龙⾃然保护区牡丹江市:因江得名。

牡丹江系满语“牡丹乌拉”转译⽽来,意为“弯曲的江”。

牡丹江市镜泊湖佳⽊斯市:“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寺”“贾⽊司”,进⽽转为佳⽊斯,为满语“⼫体”之意。

相传此地曾是古代的墓地。

在其东郊敖其⼀带曾发现过⾦元时代的古墓群。

佳⽊斯市三江⾃然保护区⼤庆市:因松基三井打出⽯油,正值建国⼗周年⼤庆前⼣,故定名⼤庆油⽥。

⼤庆市铁⼈王进喜纪念馆伊春市:以伊春河得名。

伊春,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

含有⼀年伊始、春天来临之意。

伊春市汤旺河国家公园鸡西:因地处鸡冠噶珊(满语,今鸡冠⼭)之西⽽得名。

因其位于鸡冠⼭以西,遂名“鸡西驿”(今鸡冠区),故有鸡西之称。

1957年,撤销鸡西县,建⽴鸡西市。

鸡西市兴凯湖鹤岗市:取名于“鹤⽴岗”,因鹤岗煤矿公司建于此⽽得名。

鹤岗市国家森林公园双鸭⼭市:以市区北部的⼀对形似“卧鸭⼦”的⼭峰得名。

双鸭⼭市七星峰国家森林公园七台河市:来⾃朝鲜族语,朝鲜族居民称呼这⽚⼟地为齐得和(⾳译),是莘屋的意思。

七台河市桃⼭湖绥化市:来源于绥楞阁⼭(⼜名绥林阁⼭),是满语,意为“艾蒿”。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doc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doc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一、中国23个省名称的由来1、黑龙江省(黑):黑龙江省因河流而得名。

黑龙江名称最早见于《辽史》,因江水色黑,其形若龙,故名。

清光绪年间始置黑龙江省。

2、吉林省(吉)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后置吉林将军。

光绪时改为吉林省。

3、辽宁省(辽):辽宁省的“辽”指的是辽河流域,“宁”就是希望辽河安宁别泛滥,因而得名辽宁。

清初,在辽宁设盛京。

清末(公元1 9 0 7 年)改盛京为奉天省。

1 9 2 9年,张学良将军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并一宜沿用至今。

4、河北省(冀):以其地在黄河以北而得名。

河北省地处黄河下游以北古冀州地,简称冀。

春秋时期属于燕、晋等国,唐代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划为河北道,元代属中书省,明代直隶京师,清代称直隶省,19 2 8 年改称河北省。

5、山西省(晋):山西在黄河的东面,唐朝的时候被称为河东,元朝的时候根据其位于太行山西边的地理位置,才改名叫山西,明朝初年设置了山西省,一直到今天。

山6、青海省(青):因青海湖而得名。

雍正时设西宁办事大臣,习称青海办事大臣。

1925年改称青海省。

7、山东省(鲁):山东原指晞山以东秦以外的六国地区。

金时置山东东路。

元时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明时为山东布政使司。

清时为山东省。

8、河南省(豫):河南省简称豫,取地处黄河以南之意。

唐代将黄河之南、淮河以北的地区划归河南道管辖。

元代称河南行中书省,明代称河南布政司,清代称河南省。

9、江苏省(苏):清康熙时分江南省(明时的南直隶)为左,右布政使司。

后以右司设江苏省,取江宁(今南京市),苏州二地首字。

10、安徽省(皖):安徽省简称皖,清初,以安庆府(今安庆市)和徽州府(今歙县)的首字组合而得名。

春秋时是吴国、楚国的地域,汉代分属于扬、徐、豫三州,唐代分属于江南道、淮南道和河南道,元代属于河南和江浙行屮书省,从清代开始设置安徽省。

11、浙江省(浙):浙江古指今富春江,钱塘江。

曾经的黑龙江将军驻地——黑河市及属县地名由来

曾经的黑龙江将军驻地——黑河市及属县地名由来

曾经的黑龙江将军驻地——黑河市及属县地名由来
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

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北麓。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为了抵抗沙俄侵略者,清政府在黑龙江左旧瑷珲城设置了黑龙江衙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黑龙江将军衙门迁到黑龙江右新瑷珲,即今爱辉区瑷珲镇。

全市共辖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个县,分别是爱辉区、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市、孙吴县、逊克县。

地名由来:
黑河市:中俄界河黑龙江是世界第十大河流,鄂温克人称之为“卡拉穆尔”,为“黑水”、“黑江”、“黑河”之意,黑河之名由此而来。

爱辉区:原为“瑷珲”,名字源于附近的瑷珲河。

瑷珲为达斡尔语音译,意为“可畏”。

1956年,为更改生僻字地名,将“瑷珲”改为“爱辉”。

北安市:取“北部安定之意”而名北安。

五大连池市:因境内有著名的五大连池风景区而得名,五大连池即五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

嫩江市:因境内的嫩江而得名,嫩江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最大支流。

孙吴县:因驻地为孙吴镇而得名,孙吴始为“孙吴保”,以孙、吴两家地营子得名。

逊克县:1943年将逊河县和奇克县合并,各取一字得名逊克县。

逊河县因境内有“逊别拉河”,“逊别拉”,满语意为“奶浆”。

奇克县,原名“奇克特”、以境内“奇克勒山”得名,“奇克特”,满语意为“高山”。

设县时删略“特”字,简称“奇克”。

写家乡地名的来历,从地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金谷中选择某一面来写

写家乡地名的来历,从地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金谷中选择某一面来写

写家乡地名的来历,从地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金谷中选择某一面来写我出生的地方大家都喜欢叫它“冰城”“东方莫斯科”“丁香花之乡”,这就是我的家乡哈尔滨,座落在松花江中游。

哈尔滨这个名称的由来说法很多,众说不一。

有的说是从女真族语言“阿勒锦”翻译过来就是“哈尔滨”的意思;有的说是从满语“哈勒费延”演变而来;还有就是“天鹅”说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

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19世纪末,已出现村屯数十个,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

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

20世纪初,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

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

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1932年,在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

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各市县名称由来
哈尔滨市:由女真语“阿勒锦”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语“哈鲁滨” 的译转是“鱼网”的意思
呼兰区:呼兰地名是以地濒呼兰河而得名。

“呼兰”是满语“忽刺温”的音转,为“烟筒”之意
阿城区: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

“阿勒楚喀”满语,即“黄金”的意思。

双城市:源于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达河寨、布达寨)而得名。

尚志市:为纪念抗日联军将领赵尚志而得名
五常市:因五常堡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取儒教“三纲五常”之名故取名五常
依兰县: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

意思为“三姓” 。

葛、卢、胡三姓在此居住。

方正县:因城北有一个水泡名为方正泡得名
宾县:取名于宾州一名。

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
巴彦县:取于旧名巴彦苏苏。

“巴彦苏苏”是满语“富饶的村庄”的意思
木兰县:由县境内的木兰达河而得名。

“木兰达”为蒙古语“牧马场”或“围场”的意思。

通河县:以境内有大通河得而得名
延寿县:以此地较著名的蚂蜒河和长寿山而得名。

取蚂蜒河之“蜒”字。

长寿山之“寿”字,组成地名“延寿
齐齐哈尔市: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讷河市:以讷谟尔河得名,满语为“打牲”之意。

龙江县: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龙江府而得名
依安县:来源游牧于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

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泰来县,原名“泰来气”,由蒙古语“他拉戏”音转,意为“栽花先生“或“种痘者。

甘南县:原名“甘井子”。

原为达斡尔族牧民打的一眼井,由达斡尔语“嘎齐堪”演变为“甘井
富裕县:以流经县境的富裕尔河得名。

富裕尔为满语“低洼地”的意思
克山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闕,俗称克尔克图山,县名来源于此。

克东县:因其地位居克山县之东,故名
拜泉县:是由本地著名的巴拜泉而得名。

其全称为“巴拜布拉克”,“巴拜为蒙语“宝贝”、“贵重”的意思,而“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鸡西市:因其位居鸡冠山之西,故名“鸡西”。

虎林市:由横贯县境的七虎林河得名。

七虎林,系满语“稀忽林”之转音,为“ 沙鸥”之意
密山市:以境内蜂蜜山得名。

伪满时将“蜜” 字改为“密”字。

称为密山
鸡东县:因地居鸡冠山之东而得名
鹤岗市:取名于“鹤立岗”,因鹤岗煤矿公司建于此而得名。

萝北县:以县城于境内托萝山(今名山)以北,故名“萝北”。

七台河市:来自朝鲜族语,朝鲜族居民称呼这片土地为齐得和(音译),是莘屋的意思
绥滨县:因其地处边境,又濒松花江,乃取“绥靖”(安抚)和“滨江”之意
双鸭山市:以市区北部的一对形似“卧鸭子”的山峰得名
集贤县:名源于集贤街。

中华民国初年出放街基时,富锦县县知事与士绅商定,定名为“ 集贤街
友谊县:以国营友谊农场得名。

因其是苏联政府援建的机械化农场,为纪念两国之间的友谊,故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宝清县:以境内宝清河得名。

宝清河,系满语“宝其赫”的转音,满语“猴子”的意思
饶河县:因挠力河得名。

挠力河,是由“诺罗”转音而来。

“诺罗”系满语,其意为“禽鸟众多之地”,
大庆市:因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
肇州县:肇州之称起源于金代。

金建国后,认为此地为“祖宗肇兴”之地,因而将这里称为肇州。

肇源县:肇源县名源于驻地名称。

取两肇(肇州、肇东)之本源含义,将此地定名为“肇源”
林甸县:因过去有一个姓林的开店,称大林家店,其店的周围有许多草甸,设治时便取名为林甸。

杜尔伯特县:蒙古语,意为“四”。

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道布莫尔根之兄有4个儿子,被称为杜尔伯特氏
伊春市:以伊春河得名。

伊春,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

含有一年伊始、春天来临之意
铁力市:铁力,俗称“铁山包”。

在境南有一山丘,称“铁山”,以其地辽代属“铁骊部”,遂名“铁骊”,后更改为“铁力”。

嘉荫县:以南境嘉荫河命名
佳木斯市:“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木寺”、“贾木司”、转为佳木斯,为满语“尸体”之意。

相传此地曾是古代的墓地。

在其东郊敖其一带曾发现过金元时代的古墓群
同江市:又称拉哈苏苏。

拉哈苏苏,为赫哲语,即“老屋”之意。

以地濒临混同江故名。

富锦市:原名“富克锦”,由明代“弗提卫”或“福题希卫”转音。

赫哲语意为“高岗
桦南县:因地处桦川县之南,故名
桦川县:名源于“桦皮川”。

原指依兰府南境之桦皮川,因其地桦树甚多,故名“桦皮川”。

汤原县:以汤旺河得名。

汤旺,满语意为“岛子”
抚远县:原名“绥远”,意为“绥抚边境”,以县城附近之抚远山改名抚远县
勃利县:以境内勃利河(今西北楞河)得名。

勃利,满语“幸福、吉利”之意
牡丹江市:因江得名。

牡丹江系满语“牡丹乌拉”转译而来,意为“弯曲的江
绥芬河市:以其附近小绥芬河而得名。

绥芬,为“率宾”译音的演变,满语意为“锥子”
海林市:取新海与五林两县各一字,又因临海浪河而得名。

“海浪”为满语“榆树”的意思。

宁安市:是由原名宁古塔而来。

相传有兄弟六人各占一方,而得名宁古塔,宁古塔为满语“六个”之意
穆棱市:以穆棱河得名。

“穆棱”,是“穆勒恩”、“木伦”的转音,满语为“马”的意思
东宁县:清末设治,以其地居宁古塔东部而得名
林口县:因此地处于森林茂密的老爷岭与张广才岭相接的峡口,故有“森林之口”
黑河市:黑河是以河水得名
北安市:因地处海伦北部,取北部安定之意
五大连池市:因境内有著名的风景胜地一五大莲池得名,为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而形成五个串珠状堰塞湖。

故名
嫩江县:以嫩江得名。

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诺尼为满语“碧绿,木伦”为“江” ”的意思
逊克县:由逊河和奇克两县合并时,各取原县名一字组成。

逊河县,因逊河得名。

“逊河”,又称“逊别拉河”。

“逊别拉”为满语,“逊”为“奶浆”之意,“别拉”为“河”。

奇克县,因山得名。

境内有一山称之为“奇克勒”,后转音为“奇克特”,简称“奇克
孙吴县:孙吴县名源于驻地名称。

相传此地原有孙、吴两姓人居住,故命名“孙吴”。

绥化市:来源于绥楞阁山(又名绥林阁山),是满语,意为“艾蒿
安达市:安达是蒙语“谙达”的转音,是蒙古的官名。

另一种说法是:安达取于东清铁路所经的安达站。

含有“平安到达”的意思。

肇东市:因其地位居肇州之东,故取名“肇东”。

海伦市:以海伦河得名。

海伦,为“开凌”之音转,满语“水獭”之意。

因海伦河中盛产水獭,故名。

望奎县:地名由来,是指遥望卜奎的意思。

卜奎是齐齐哈尔的旧称,在望奎之北。

兰西县:因位于呼兰县之西,故名兰西。

青冈县:旧名又称柞树岗,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岗上的柞树吐出嫩青,故名青岗
庆安县:取名于一农户叫于清的人移居于此,以于清二字之音,取积善余庆之意,正式命名为余庆县。

后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更名庆安县。

明水县:以区域境内有明水泉子,定名为“明水”
绥棱县:由境北的绥楞山而得名。

绥楞,满语“蚂蜂”之意,因山上多蚂蜂而得名。

又因“楞”与“棱”同音,便取“棱”字。

加格达奇:鄂伦春语,意为“有樟子松的地方”。

呼玛县:因呼玛河得名。

“呼玛”,系达斡尔语“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急流”之意
塔河县:源于驻地塔河镇名。

“塔河”,当地鄂伦春人称“小故其固”,意为“小河”
漠河县:以境内漠河命名。

漠河因河水黑如墨,又称“墨河”。

又因河水曲折旋转若石磨之转动,亦称“磨河”。

“墨”、“磨”同音,渐沿用“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