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及观察臭氧对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胆固醇(CH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臭氧大自血疗法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致残率,改善血液相关指标,臭氧大自血疗法疗效显著,应早期应用。
【关键词】臭氧大自血疗法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血液相关指标
【中图分类号】R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171-02
我们从2005年9月—2012年9月,应用臭氧大自血回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连续收入本溪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2005年9月至2012年9月住院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360例。
1.2 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⑴年龄≥18岁;⑵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⑶初次卒中或再次卒中;⑷发病72小时内入院,未经溶栓治疗,经过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塞(其中腔隙性脑梗塞172例,大面积脑梗塞8例,其他脑梗塞180例);⑸连续入组。
1.3 排除标准:⑴年龄<18岁;⑵有活动性出血史的消化性溃疡患者;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⑷脑出血及脑梗死伴发脑出血;⑸蛛网膜下腔出血;⑹患病前即有肢体伤残;⑺重度肝、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以及近期心肌梗塞,任何脏器出血,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G-6-PD缺乏症患者,血小板减少和臭氧过敏者及急性酒精中毒者排除;(8)昏迷患者[2]。
1.4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集性别,年龄,既往史,临床体征,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测资料。
其中男性210例,女性150例,两组病例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在45岁—75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56例,脑卒中病史者45例,糖尿病史者22例,首次卒中者204例。
1.5 治疗方法: [1]常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容、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活血化瘀等综合治疗。
同时监测血压及血糖。
[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臭氧大自血回输治疗,行5次臭氧自体血回收治疗。
每次用穿刺针和输液装置将病人约200毫升血液吸入容量为200毫升的负压瓶中,然后再用连接管将特定浓度的高压臭氧注入负压瓶中与血液混合,混合后再将已臭氧化的血液重新注入病人的静脉内,整个治疗过程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保证了足够量的臭氧在衰变前进入体内,充分发挥臭氧的治疗作用,并杜绝了任何可能的污染机会。
每次臭氧的治疗浓度分别为20ug、25ug、30ug、35ug、40ug,每隔2-3天治疗一次。
1.6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MESSS)(0-45分)。
(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9-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内;(6)死亡。
1.7实验室指标:观察组分别治疗前后第1、15天监测红细胞(RBC)、白细胞
(WBC)、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胆固醇(CH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APTT)、血糖、离子、肝功、肾功。
1.8统计学方法:两组之间比较的计算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总治愈比较(P<0.05),两组总显效比较(P<0.001),两组总有效比
较(P<0.001),说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2.2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血脂分析及红细胞压积(HCT)的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 差异无显著
性(P>0.05)。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糖、离子、肝功、肾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
后胆固醇(CH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CT 均比治疗前有
所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有1例出现心悸,1例出现头晕,1例颜面潮红,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出现2例心悸,1例皮疹,1例呼吸困难,不良
反应发生率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当今世界三大主
要死亡疾病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80%,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课题[3],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所以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重要。
而缺血
性脑血管病治疗除了rt-PA溶栓,卒中单元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外,并
没有其它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臭氧大自血回输治疗,那
是因为1.急性期脑梗死的病人由于缺氧和代谢的降低,细胞膜上三磷酸腺苷(ATP)依赖性钠钾通道关闭,导致大面积脑水肿发生,通过臭氧大自血回输治
疗后,患者血中ATP含量明显升高。
ATP通过血液循环到缺血、缺氧脑组织,使
脑细胞钠钾通道迅速恢复活性,正常运转,进而使细胞内外离子失衡得到彻底纠正。
2.患者血液经过臭氧自体血液治疗处理后,在红细胞膜上发生了轻微的过氧
化反应,使细胞膜的可塑性和通透性增强,从而使膜的流动性增加。
此外,随着
膜表面的负电荷增加,细胞的沉降率也随之降低,同时,血浆黏稠度随之大大降低。
臭氧还能够激活谷胱甘酞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力增高,
有利于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避免再灌注损伤,只有臭氧能够降低血黏滞度,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去除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质斑块。
另外,国外研究发现臭氧
治疗可大大提高血样饱和度,改善血液循环,激活红细胞代谢,提高人体的组织
活性,使组织的供氧情况得到改善,同时恢复细胞功能,使以前缺氧的氧代谢变
得更有效。
另外,臭氧还能改变血液中血小板的聚合方式,在有血栓的地方生成
的过氧化氢能改变血栓的发展,使血栓解体,臭氧能改善血液的结构以及红细胞
在动脉和静脉中的流动方式,增加红细胞的弹性,从而提高了血液通过毛细血管
的能力,并增加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
臭氧大自血回输治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在治疗急性
缺血性脑梗死,并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但不管是基础还是临床方面还需要进一步
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6-377.
[2]Razumovskii SD, Zaikov GE: Ozone and Its Reactions With Organic Compounds. Elsevier, New York. 1984.
[3]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