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
1. (2分)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2. (2分)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Q1kJ·mol-1①
2H2(g)+O2(g)=2H2O(g) △H=-Q2kJ·mol-1②
2H2(g)+O2(g)=2H2O(l) △H=-Q3kJ·mol-1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放出的热量(单位:kJ)()
A . 0.4Q1+0.05Q3
B . 0.4Q1+0.05Q2
C . 0.4Q1+0.lQ3
D . 0.4Q1+0.2Q3
3. (2分) (2016高二上·茂名期中) 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kJ/mol,根据
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H2O(l)△H=﹣286kJ/mol,判断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A . 485.5 kJ/mol
B . 610 kJ/mol
C . 917 kJ/mol
D . 1 220 kJ/mol
4. (2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中)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mol•(L•s)﹣1
B . 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 . 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5. (2分) (2016高一下·扶余期末) 在某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 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 . SO2为0.25mol/L
C . SO2和SO3均为0.15molL
D . SO3为0.4mol/L
6. (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预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mol H2 ,发生反应:N2+3H2 2NH3。
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压强是起始的0.9倍,在此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mol/(L·min),则所经过的时间为()
A . 2min
B . 3min
C . 4min
D . 5min
7. (2分) (2019高二上·巴州期末)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 增大CO的浓度
B . 降低温度
C . 升高温度
D . 增大压强
8. (2分) (2016高二上·武汉期末)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H<0.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II中充入1mol CO2和1mol H2 ,在III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不相同
B . 容器Ⅰ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C . 容器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Ⅲ中
D . 容器Ⅲ中CO 的浓度比容器II中CO浓度的2倍还多
9. (2分) (2017高二上·达州期末) 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n>p
B . A的转化率降低
C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C的质量分数增加
10. (2分) (2017高二上·蚌埠期末) 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B .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C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1. (2分)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 . 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 . 降低温度有利于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2. (2分)(2016·弥勒模拟) 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处水的电离程度大于②处水的电离程度
B . ②处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将CH3COOH中和
C . ③处所示溶液:c(Na+)<c(CH3COO﹣)
D .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13. (2分)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200℃时容器中A、
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 . 图Ⅱ所知反应xA(g)+yB(g)⇌zC(g)的△H<0,且a=2
C . 若在图Ⅰ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 . 200℃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
14.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共有几项()
①将水加热煮沸
②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③向水中通入CO2
④向水中通入NH3
⑤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
⑥向水中加入Na2CO3固体
⑦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A . 4项
B . 3项
C . 2项
D . 1项
15. (2分) (2019高二上·吴起期中) 下表是常温下某些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
则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 . HCN
B . HF
C . CH3COOH
D . HNO2
16. (2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 . 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
B . 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CO2后溶液的pH
C . 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 . 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17. (2分) (2018高二上·合肥期中)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 降温,使平衡左移,c(H+)减小,溶液呈碱性
D .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56分)
18. (7分)(2020·北京模拟) 氢气作为清洁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天然气制备氢气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蒸汽转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蒸气将CH4氧化,结合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平衡混合物中CO的体积分数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T1________T2(填“>”“<”或“=”),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在1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4和1mol水蒸气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反应前后
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4,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4)Ⅱ.CO变换:500℃时,CO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CO2和H2。
Ⅲ.模拟H2提纯工艺:将CO2和H2分离得到H2的过程如下:
依据图示信息回答:
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写出电解池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结合化学用语说明K2CO3溶液再生的原因________。
19. (5分)根据问题进行计算:
(1)实验测得16g甲醇[CH3OH(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363.2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被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a kJ•mol﹣1 .有关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H﹣H N﹣H N≡N
键能(kJ•mol﹣1)436391945
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的数值________.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行推算.已知:
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mol C2H2(g)反应的反应热为:△H=________.(4)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
意图如图:
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原因是________.
20. (15分)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 A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时,在混合气中A的体积分数为58.6%,混合气的总质量为46g,密度为1.772g/L,试计算:
(1)达平衡后,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达平衡后,A的转化率.
(3) C气体的化学计量数x的数值.
21. (5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己知:①Fe2O3(s)+3C(s,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
②C(s,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 (g)+H2O(g)△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H________(填“>”、“<”或“=”,下同)0.
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I、II对应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I________KII.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开始以氨碳比 =3进行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2. (8分) (2017高二上·涡阳期末) 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 ,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 pH c/10﹣3 mol•L﹣1
H2O2Fe2+
①为以下实验作参照2983 6.00.30
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29810 6.00.30
(2)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50~150s内的反应速率:v(p﹣CP)=________mol•L﹣1•s﹣1;
(3) [解释与结论]
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但后续研究表明: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pH等于10时,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
(5) [思考与交流]
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________.
23. (6分)(2017·浙江选考) 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
请回答:
(1)已知:2Al2O3(s)═4Al(g)+3O2(g)△H1=3351KJ•mol﹣1
2C(s)+O2(g)═2CO(g)△H2=﹣221KJ•mol﹣1
2Al(g)+N2(g)═2AlN(s)△H3=﹣318KJ•mol﹣1
碳热还原Al2O3合成AlN的总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________.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H4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5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H4小于零
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C.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
②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用a、V表示)
③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
(3)据文献报道,CO2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24. (10分) (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1)①25℃时,特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 ,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②25℃时,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________(填“=”“>”或“<”)c(CH3COO-)。
(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泡,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①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电解时Y电极上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该反应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
②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Y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3)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0102030405060
实验序号时间/浓
度/温度
①800℃ 1.00.800.670.570.500.500.50
②800℃C20.600.500.500.500.500.50
③800℃C30.920.750.630.600.600.60
④820℃ 1.00.400.250.200.200.200.20
请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20min内反应物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
②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推测c2=________mol/L;若实验1和实验2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但在实验2中,反应在20min时就已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
③比较实验1和实验4,可推测反应2A(g) B(g)+D(g)的正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56分)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19-2、
19-3、
19-4、
20-1、
20-2、20-3、21-1、21-2、21-3、22-1、22-2、22-3、22-4、22-5、23-1、
23-2、23-3、24-1、
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