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淄博市桓台一中高三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淄博市桓台一中高三生物期中试卷
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2. 下列关于人体各级神经中枢及人脑高级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 饮酒过量的人语无伦次,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
B.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C.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 考试专心答题时,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W区参与
3. 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终产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
(1)淀粉(2)蔗糖(3)乳糖(4)麦芽糖
A.(1)(2)
B.(2)(3)
C.(3)(4)
D.(1)(4)
4. 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分钟,可较好地保持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
A. 降低淀粉酶的活性
B. 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C.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
5.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孔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核仁与DNA合成以及线粒体的形成有关
D.核膜是单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6. 地沟油事件曾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但还含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P
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其单体是甘油和脂肪酸
C.地沟油主要成分遇苏丹℃染液可能呈现红色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7.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8.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
B.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 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9. 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转变,有的地段出现灌木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灌木丛较高会遮挡草本植物,导致群落对光的利用率降低
B. 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C. 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数量变化都符合S型曲线
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水平结构不变
10. 下列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叙述正确有几项()
℃神经系统调节生物节律的中枢位于脊髓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可完成缩手反射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吞噬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参与调节
℃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
℃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11. 某人足部突然扎到钉子而迅速抬腿的相关反射弧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图示反射孤中,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扎到钉子的强烈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
D.伤口发生细菌感染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12. 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三种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
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C.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13. 在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
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
C.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
14.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
15. 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白色母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并将此卵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为()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母绵羊
D.白色公绵羊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在老鼠中,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基因C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性等位基因c则为白化基因,三对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已知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C_A_bb的鼠为黄棕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都为CcAaBb的鼠杂交,后代可有5种表现型
B.基因型都为C_A_B_鼠杂交,后代最多有27种基因型
C.两栗色鼠杂交,可能出现9℃3℃3℃1的比例,也可能出现9℃3℃4的比例
D.两栗色鼠杂交,若后代都是栗色鼠,则说明双亲中至少一方是纯合子
17. 下列关于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内的个体可能有多种不同生物
B.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C.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18. 如图为线粒体DNA的D环复制示意图。
其中一条链因为密度较高称之为重链(简称H链),另一条链因为密度较低称之为轻链(简称L链),复制时,以L链为模板,先合成一段RNA引物,然后合成H链片段,新H链一边复制,一边取代原来旧H链被取代的旧H链以环的形式被游离出来,由于像字母D,所以称为D环复制。
随着环形轻链复制的进行,D环增大,待全部复制完成后新的H链和旧的L链、新的L链和旧的H链各自组合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复制完成以后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B.线粒体DNA是全保留复制的
C.线粒体DNA分子的H链要比L链长
D.线粒体DNA的两条链也符合反向平行
19. 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李斯特氏菌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
C.Tuba蛋白和InIC蛋白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D.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0. 下列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的有()
A.调控细胞分裂
B.调控细胞伸长
C.调控细胞分化
D.调控细胞死亡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图2所示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1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图2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______(填序号),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与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
(3)图2中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若该细胞为浆细胞。
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则抗体合成分泌过程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依次有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4)图1中,有关℃和℃两种细胞器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
A.所含酶种类均不同B.都与能量代谢有关
C.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D.增大内部膜面积的方式相同
E.都能发生A—U配对
(5)蓝藻细胞与图1、图2所示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2. 下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a、f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b和a等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
(2)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产生新的兴奋的是______,图乙是图甲中[ ]____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乙中B、C、D、E所示结构分别表示: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3)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______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4)给图甲中的b以一次适宜强度的电刺激,此时b处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表现出_________,e处是否发生电位变化?______(是或否)。
23. 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分裂的相关图。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图甲中细胞℃处于图乙___________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的___________段的变化。
(4)图乙中G→H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表示相关激素,A、B、C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一方面,℃的释放量增多,这种激
素是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产生渴觉,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正常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__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标号)的分泌起调节作用,这种调控机制为_____________调节。
(3)某同学未吃早饭,上午第四节课感到头晕,此时_____________细胞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激素,该激素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
(4)大脑皮层感知紧急信号后,通过C途径作用于肾上腺,可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肾上腺的合成和分泌活动还受激素℃的调节,这说明动物的生命活动受______________的调节。
25. 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能否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成为疾病防控的关键。
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__________过程合成cDNA,再对cDNA进行PCR扩增,这项技术称为RT-PCR。
(2)RT-PCR加入Taqman荧光探针可以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检测产物浓度,原理如下:Taqman荧光探针为一段与___________互补的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连接一个荧光基团R和一个淬灭基团Q。
探针结构完整时,R发射的荧光被Q吸收;而PCR扩增时结合在模板链上的探针被切断,使R和Q分离,R基团发射的荧光不被淬灭,于是随着DNA扩增次数的增加,荧光的强度会逐渐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这样通过对荧光信号强弱的监测就可实现对PCR产物的检测。
(3)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都会造成肺炎。
下图是SARS-CoVS蛋白(SARS病毒的刺突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
鼠的淋巴细胞有上述两种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的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
根据该原理,在含甲的混合培养液中添加氨基嘌呤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筛选出A,原因是__________。
在SARS-CoVS蛋白(SARS病毒的刺突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应定期更换培养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在培养甲的过程中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根据月前的研究推测,SARS-CoVS蛋白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新型冠状病毒发挥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A
3. B
4. D
5. B
6. C
7. C
8. C
9. B
10. A
11. A
12. A
13. B
14. B
15. A
16. ABC
17. AD
18. BC
19. AD
20. ABCD
21.
(1).℃℃℃
(2).℃℃℃
(3).℃
(4).℃℃
(5).℃℃℃℃℃
(6).℃→℃→℃→℃
(7).BE
(8).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2.
(1).效应器
(2).感受器
(3).反射弧
(4).神经中枢
(5). d突触
(6).突触后膜
(7).突触小泡
(8).突触前膜
(9).突触间隙
(10).双向传导
(11).局部电流
(12).内正外负
(13).否
23.
(1).(第一)极体
(2).基因突变
(3).AB
(4).℃℃
(5).BC
(6).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并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
24.
(1).抗利尿激素
(2).大脑皮层
(3).℃℃
(4).反馈
(5).胰岛A
(6).肝脏
(7).神经-体液
25.
(1). 逆转录
(2). 目的基因
(3). 增大
(4). 能
(5). 杂交瘤细胞D途径被阻断但可通过S途径合成DNA,不断分裂增殖;而其他融合细胞不能生长
(6). 清除细胞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
(7). 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可以补充细胞所需的而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营养成分
(8). 不能
(9). 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的抗原不同,SARS-CoVS蛋白单克隆抗体只能与SARS-CoVS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