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与微分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分与微分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 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积分运算与微分运算关系及基本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积分运算电路
反相积分电路如图3.3.2-1所示。
图3.3.2-1 反相积分电路
在理想化条件下,输出电压u0(t)等于
)0(1)(010c t
i u dt u C
R t u +-
=⎰
式中 UC(o)是t =0时刻电容C 两端的电压值,即初始值。
如果ui(t)是幅值为E 的阶跃电压,并设Uc(o)=0,则
⎰-=-
=t t C
R E
Edt C R t u 01101)( 即输出电压 uo(t)随时间增长而线性下降。
显然RC 的数值越大,达到给定的uo 值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积分输出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受集成运放最大输出范围的限值。
实用积分实验电路如图3.3.2-2所示。
图3.3.2-2 实用积分实验电路
在进行积分运算之前,首先应对运放调零。
为了便于调节,将图中K1闭合,即通过电阻R2(R2)的负反馈作用帮助实现调零。
但在完成调零后,应将K1打开,以免因R2的接入造成积分误差。
K2的设置一方面为积分电容放电提供通路,同时可实现积分电容初始电压UC(o)=0,另一方面,可控制积分起始点,即在加入信号ui 后,只要K2一打开,电容就将被恒流充电,电路也就开始进行积分运算。
2. 微分电路
微分是积分的逆运算。
将积分电路中R 和c 的位置互换,可组成基本微分电路。
在理想化条件下,输出电压u O 等于:dt
du RC
u i
-=0 可见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微分。
微分电路可以实现波形变换,例如将矩形波变换为尖脉冲,此外,微分电路也可以移相作用。
基本微分电路的主要缺点是,当输入信号频率升高时,电容的容抗减小,则放大倍数增大,造成电
路对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非常敏感,因而输出信号中的噪声成分严重增加,信噪比大大下降。
另一个缺点是微分电路中的RC 元件形成一个滞后的移相环节,它和集成运放中原有的滞后环节共同作用,很容易产生自激振荡,使电路的稳定性变差。
最后,输入电压发生突变时有可能超过集成运放允许的共模电压,以致使运放“堵塞”,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常常采用图3.3.2-3所示的实用微分电路。
图3.3.2-3 实用的微分电路
主要措施是在输入回路中接入一个电阻R 与微分电容C1串联,在反馈回路中接入一个电容C 与微分电阻R1并联,并使RC1=R1C 在正常的工作频率范围内,使,而,此时 R1、C1对微分电路的影响很小。
但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时,R1、C1的作用使闭环放大倍数降低,从而抑制了高频噪声。
同时置R C1形成一个超前环节,对相位进行补偿,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
三、虚拟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集成电路741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积分运算电路
(1)在Multisim环境中画出积分运算电路。
参考电路如下图3.3.2-4所示。
Key = Space
图3.3.2-4 积分运算电路
(2)当输入电压为直流1V时,观察积分运算电路输出波形和测量积分饱和时间
敲击Space键,拨动开关J2,令积分电路输入端接1V直流电压。
敲击A键,通过开关J1的通、断,在示波器上观察积分过程或波形,参考图如下,并测量积分饱和时间。
[理论计算:积分关系式t RC
V V O 1
-
= 所以积分运算饱和时间为(假设积分饱和电压为14V ):
ms s RC V V T OM M 14014.010110101
14
631==⨯⨯⨯⨯==
-。
] (3)当输入信号为连续方波时,观察积分器输出波形
设置函数发生器输出(频率50HZ ,占空比50%,幅度10V )连续方波电压,拨动开关S2,将方波输入积分器,由示波器同时观察积分电路的输入(V A )和输出(VB)电压波形,参考波形如下所示,由图可知,积分器可以将连续的方波信号电压转换为连续的三角波电压。
2. 微分运算电路
(1)在Multisim环境中画出微分运算电路。
参考电路如下图3.3.2-5所示。
图3.3.2-5微分运算电路
(2)当输入信号为连续方波时,观察微分器输出波形
将函数发生器设置为连续方波(频率500HZ,占空比50%,幅度1V)输出方式,将其连接到微分器的输入端。
由示波器同时观察微分电路的输入(V A)和输出(VB)电压波形。
参考波形如下所示。
由图可知,微分电路可以将连续的方波转换为正负相间的连续尖脉冲。
五、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