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
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3.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4.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只有电路断开时,电路中才能有电流
C.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即使电路断开,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5.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
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 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
6.小红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A.B.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7.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8.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造成的.研究表明吸入或接触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吸入或接触甲醛.9.城市中到处可见的违章“小广告”,严重影响着城市市容市貌,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已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在创建“宜居港城”活动中,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到街头巷尾用砂纸清除哪些违章“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砂纸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能,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10.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1.最近,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成的末端连上电池后不久会发热的“发热纸”,用它可包装面包、香肠等小食品,通电后能使食品香热可口,这种纸很受市民青睐,“发热纸”的利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服从定律.
12.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和开关是联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是联的.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
13.根据图中实物连接图画出电路图
14.根据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15.小芳同学在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把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这说明她把电流表的.
16.如图是一只电流表的示意图,当使用电流表“+”和“0.6”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A,指针指数是A;当使用电流表“+”和“3”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A,指针指数是A.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空1分,每题4分,计13分)
18.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汽车已经走进了很多普通农村家庭,最近小王家也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小王十分高兴,将汽车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汽车上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面就是他思考的问题,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汽车发动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来完成.
(2)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
(3)如果水箱中装有5kg的水,当水温度升高2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4)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轿车总质量为20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5)若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所消耗的汽油为5kg,则燃烧5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若发动机的效率是30%,则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汽油热值为4.6×
107J/kg)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考点】扩散现象;分子的运动.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吸烟时,烟分子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间存在引力,使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由于分子间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解答】解:一个人在房间吸烟,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整个房间充满烟味.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是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和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故选B.
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有内能,冰没有内能
B.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的内能大
C.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
D.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
【考点】内能的概念.
【分析】(1)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宏观运动无关,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是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一杯水放在高处比放在低处时的重力势能大,内能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内能与温度有关,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内能不仅与状态有关,还与质量有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分析】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解答】解:上海和台北属于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西宁和拉萨属于内陆地区,地表以砂石泥土为主,砂石泥土比热容较小.
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陆地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泥土温度升高的多,所以上海和台北升高温度较低,西宁和拉萨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砂石泥土温度降低的多,所以上海和台北降低温度较少,西宁和拉萨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内陆地区的西宁和拉萨的日温差比沿海地区的上海和台北日温差大.故选A.
4.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只有电路断开时,电路中才能有电流
C.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D.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即使电路断开,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
【考点】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形成.
【分析】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要想电路中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闭合的.
电源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电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路,就不会有电流.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断开,电路就是断路.不会有电流.
【解答】解: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故A正确.
要想电路中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闭合的.故B错误.
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不会有电流,故C错误.
电路断路不会有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5.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
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 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
【考点】导体.
【分析】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这些电荷必须是自由电荷.所谓自由电荷,就是在物体内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当受到电压推动力以后,这些自由电荷就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解答】解: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导体之所以容易导电,靠的就是这些自由电荷,选项B解释正确;
故选B.
6.小红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B.C.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根据开关与所控制用电器必须串联,若开关要同时控制并联电路中几个的用电器,则开关必须连在干路上.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电灯是教室里的,使用的是照明电压,两盏灯必须是并联的;因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开关也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所以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开关必须连在干路上.
分析电路图可知:
A、开关与其中一个灯泡串联,没有控制另一个灯泡,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个灯泡串联,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关与灯泡并联,开关闭合会引起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灯泡并联,开关串联在干路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7.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发现它们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1)当两分子间达到一定距离时,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2)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可以将两铅块粘在一起;
丝稠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两者会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研究表明吸入或接触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吸入或接触甲醛.【考点】扩散现象;分子的运动.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属于扩散.
【解答】解:甲醛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人们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
9.城市中到处可见的违章“小广告”,严重影响着城市市容市貌,被称为“城市牛皮癣”,已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症”.在创建“宜居港城”活动中,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到街头巷尾用砂纸清除哪些违章“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填“增大”或“减小”),过了一会儿,小敏感觉砂纸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的.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能量转化的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用砂纸去掉小广告纸,采用的是砂纸与广告纸摩擦的方法完成的.因此要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以达到快速去掉广告纸的目的.摩擦过程中,砂纸发热,说明砂纸的内能增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解决此题.
【解答】解:通过砂纸与广告纸之间的摩擦,使广告纸破损,从而达到清除的目的.砂纸越粗糙,砂纸与广告纸之间的摩擦力就越大,广告纸就越容易被清除.
砂纸在摩擦的过程中发热,这是一个摩擦生热的现象,此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故答案为:增大;内;做功.
10.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利用能量的转化与转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冬天围着火炉取暖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使人的温度升高,所以感到温暖;
搓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样也会感到温暖;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
11.最近,在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利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制成的末端连上电池后不久会发热的“发热纸”,用它可包装面包、香肠等小食品,通电后能使食品香热可口,这种纸很受市民青睐,“发热纸”的利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考点】能量守恒定理.
【分析】从题意中来看,这种纸是连上电池发电,故消耗电能,由能量守恒可得.
【解答】解:这种纸接通电池发热故消耗电能产生内能,即电能转化为内能,而任何一种能量转化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电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守恒.
12.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和开关是串联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分析】照明电路中,各家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因此它们是并联的;开关和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这样才可以起到控制作用.
【解答】解:照明电路中,白炽灯和开关是串联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故答案为:串;并.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
13.根据图中实物连接图画出电路图
【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分析】(1)从实物图可以看出,两个灯泡串联,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即可.
(2)从实物图可以看出,两个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即可.
【解答】解:(1)左图,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流经下面灯泡L、开关S、上面灯泡L,回到电源的负极.如图所示:
(2)右图,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正极出发开始分支,一支经上面灯泡L,另一支经下面灯泡L,然后两支电流汇合到开关S,一块回到电源的负极.如图所示:
14.根据图1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分析】由图1可知,电路是并联电路,灯L1、L2并联;开关K接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K1接在支路上,控制灯L1;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连接实物电路图,即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各电路元件回到负极.
【解答】解:根据电流流向法、按先串后并的原则连接实物电路图,即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灯泡L1,开关K1、开关K,回到负极;再把L2并联到连接开关K1和灯泡L1的两端即可,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15.小芳同学在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把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一侧偏转,这说明她把电流表的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
【分析】电流表在连接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解答】解:当电流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答案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6.如图是一只电流表的示意图,当使用电流表“+”和“0.6”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0.02 A,指针指数是0.24 A;当使用电流表“+”和“3”两接线柱时,它的最小刻度表示0.1 A,指针指数是 1.2 A.
【考点】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分析】由电流表的接线可知使用的量程,则由刻度盘的结构可知每小格所表示的刻度,则可知指针所指的示数.
【解答】解:当使用“+”和“0.6”两接线柱时,电流表量程为0~0.6A;刻度盘共分三大格,每一大格又分为10小格,则每一小格表示0.02A;则指针所指的刻度为0.24A;
若使用“+”和“3”两接线柱时,电流表量程为0~3A;则每一小格表示0.1A,指针所指的刻度为1.2A;
故答案为:0.02;0.24;1.2.
1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完全燃烧1kg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3.0×107J .
【考点】燃料的热值;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1)燃料的热值大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通过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来体现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因此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
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2)比热容是指质量是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3)热值指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1)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同一种液体,让液体的质量相同,通过温度计的示数高低得出吸热多少,进而判断热值大小,应选择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加热不同的液体,让液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进而判断两种比热容的大小关系,应选择甲和丙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为4.2×103J/(kg•℃),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知其物理意义: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3)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根据热值的定义可知其物理意义:完全燃烧1kg酒精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故答案为:(1)甲、乙;甲、丙;(2)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3)完全燃烧1kg酒精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空1分,每题4分,计13分)
18.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汽车已经走进了很多普通农村家庭,最近小王家也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小王十分高兴,将汽车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并且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发现汽车上许多地方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面就是他思考的问题,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汽车发动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2)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3)如果水箱中装有5kg的水,当水温度升高20℃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多少J.
(4)通过查看说明书得知轿车总质量为2000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0×10﹣2m2,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5)若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km时所消耗的汽油为5kg,则燃烧5kg汽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若发动机的效率是30%,则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汽油热值为4.6×
107J/kg)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
【分析】(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压缩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二是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其它物质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多;(3)已知水的质量5kg,水温升高20℃,根据Q吸=cm△t直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4)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重力,根据G=mg求出其大小,然后根据p=求出轿车对地
面的压强;
(5)根据公式Q=mq可求燃烧5kg汽油放出的热量,已知发动机的效率,根据公式η=求
出转化的机械能.
【解答】解:
(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供动力,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2)因为水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相同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对较小,常用来作为冷却剂使用;
(3)水吸收的热量:Q吸=cm△=4.2×103J/(kg•℃)×5kg×20℃=4.2×105J.
(4)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2000kg×10N/kg=20000N;
轿车对地面的压强:p===5×105Pa;
(5)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Q=mq=5kg×4.6×107J/kg=2.3×108J,
根据η=可知,
转化的机械能为W=ηQ=30%×2.3×108J=6.9×107J.
故答案为:(1)做功;惯性;(2)比热容;(3)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5J;(4)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Pa;(5)汽油放出的热量为2.3×108J,
转化的机械能为6.9×107J.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