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地球化学基础和化学分析实验技能,在石油天然气、地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宇宙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勘察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等领域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石油天然气、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城市建设与环境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政府管理和工业生产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地球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聪明才智。

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业务方面
1、系统地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和研究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熟悉地球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具有扎实的现代地球化学实验实验室独立工作能力,具备从事地球化学理论和应用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及解决地球科学中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知识,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地外语阅读、听、说及翻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独立获取信息的水平。

5、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和应用到地球化学研究中的能力。

(三)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的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

学位:在四年或弹性学制期限内修满150学分,完成本专业学业,其它条件满足学校有关规定,符合学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兰州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动向设置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及资源地球化学三个学科方向。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1、主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

2、特色课程:环境地球化学、流体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岩石地球化学。

3、精品课程: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10学分,选修课28学分,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16学分,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8学分。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广泛适应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9学分,其中跨学科(指学科门类)选
在地球化学专业基础上,设置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及化学地球动力学三个专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球化学野外教学实习8周,毕业论文8周,军事训练3周。

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演讲比赛、多项体育比赛等活动;结合一定任务进行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八、其他有关说明
主持完成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君政基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科学研究培训项目的奖励1学分。

鼓励学生学好本专业课程―即要求各门功课的成绩在80分或良以上―的基础上,副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和双学位课程,累计学分达到或超过150学分即可获得该专业的相应学位。

九、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
注:各学期学时合计不包括实践环节,第二学期上课时间为17周,基础地质野外实习1周;第四学期上课时间为15周,地质填图实习3周;第六学期上课时间14周,生产实习4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