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积累“分歧、各得其所、粼粼”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爱意浓浓的家庭氛围。

3、品评人物,让学生试着将自己的观点完整的表达出来。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感受爱意浓浓的家庭氛围。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妈妈爱吃鱼头》的短文导入:(问生)文中有几个妈妈爱吃鱼头?妈妈真的爱吃鱼头吗?(教师)是因为妈妈爱“我”胜过于“鱼头”。

(问生)用哪个字来概括短文主旨最贴切?(爱)。

爱是家的主旋律,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快乐的成长。

母爱伟大,父爱深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去感受那充满浓浓亲情的爱的场面。

(二)检查预习
1、正音:熬咕咕霎水波粼粼
2、词义: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抓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指名回答。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此时为什么“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最后又听谁的了?
明确:“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

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的美德。

同时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

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爱幼。

(四)研讨课文,探究主旨
过渡:一个小小的分歧,在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于是他们走向那开着金色采花、长着整齐桑树的、闪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

请大家默读课文,小组讨论:
(1)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明确: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充满爱的家庭。

并告诉我们中年人在在家庭中承担重大的责任。

(五)体验反思
将你在家中感悟到的幸福场面说给大家听听。

(六)感悟升华
将心中的爱诗意的表达出来。

仿句:
例句:爱是一米阳光,温暖心灵;
参考:爱是一丝春雨,滋润心田;
爱是一缕清风,抚平创伤。

例句:爱是爷爷病床前你递的一粒药;
参考:爱是妈妈疲惫是你端上的一杯茶;
爱是爸爸烦躁时你点的一支烟。

(七)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句话让我对生活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

轰轰烈烈的爱固然让人心灵震撼,但爱更多的时候孕育在平凡之中。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

”爱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

这节课的学习肯定将你的心海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心动不如行动,希望同学们向父母表达心中的爱意!
附: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爱我(妻子)责任重大
儿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