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必学—保育员应该如何对待幼儿,才有利于其自尊自信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育员必学—保育员应该如何对待幼儿,才有利于其自尊自信的培养?
一、多肯定、鼓励幼儿,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
只有爱孩子,才能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理解、体谅他们,把他们的欢乐与苦恼装在自己心中;只有爱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保育员老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信任、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
二、了解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对于自尊心很强或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幼儿,如果保育员老师公开指出他的缺点,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虽然老师的本意是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但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因为这样的孩子感情比较脆弱,缺乏承受公开批评的能力,所以批评时要非常慎重,要特别注意批评的方式、时间、地点及幼儿的可接受性,要使他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他。
对这样的孩子如果采取孤立的方法也不妥当,因为他感受到大家是有意不理他时,他便会想出种种消极方法引起大家注意。
所以,对这样的孩子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相反,有的孩子有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给自己的评价要求过低,做事之前总是先想到困难,处处畏缩。
这种个性心理特点将会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所以,对这样的孩子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平时有意交给他一些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帮助他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三、丰富幼儿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心
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伙伴的面前敢说敢做,不怕困难。
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必须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结合起来,使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
在活动中,运用各种形式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学常
识、学数学、学语言,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手、眼、脑、口协调并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丰富幼儿知识的过程中有序列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想像力、比较概括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除培养以上几种能力外,还应重视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
在游戏活动中,能很好地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做事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是双方互动过程,语言在交往中起很大作用。
所以,教给幼儿用语言交往是很重要的。
此外,还应让孩子学会乐于助人,友善待人,互相谦让,还应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注意,达到交往的目的。
四、通过解难练习,锻炼幼儿自信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困难,能否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是幼儿是否具有自信心的标志。
经常为幼儿提出一些有难度的课题,使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思考和操作。
只有敢于克服困难,才能使树立自信心有了较为切实的基础。
在活动中,向幼儿提出问题时适当的增加难度,让幼儿通过思考、商量、努力获得成功。
同时,让幼儿建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不懈的努力,总会获得成功的。
这样,通过解难练习,战胜困难,锻炼了幼儿的自信心,增进了幼儿的自尊感。
五、获得成功感,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大家都知道,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条件是: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活动中,应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其增强自信心。
保育员老师可根据每个幼儿的活动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学习活动,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帮助幼儿获得初步成功体验的同时,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帮助幼儿不断提高,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保育员老师要“博爱”,要给每个孩子以关爱,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设法给幼儿表现自己的机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幼儿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