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基本”粒子(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基本”粒子
基础导学
要点一、基本粒子与粒子的分类
一、“基本”粒子
1.人们认为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把它们叫作“基本粒子”。
2.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很多新粒子不能看作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并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
二、发现新粒子
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7年发现了μ子,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π介子,后来发现了超子等。
三、粒子的分类
1.强子:是参与(填“参与”或“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强子。
2.轻子:不参与(填“参与”或“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以及τ子和τ子中微子都是已发现的轻子。
3.规范玻色子:是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中间玻色子(W和Z玻色子)、胶子。
4.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
要点二、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1.夸克、夸克模型: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作夸克。
2.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一整套关于粒子的理论.其中,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是组成物质的几类最基本的粒子。
要点突破
突破一:基本粒子与粒子的分类
1.新粒子的发现
突破二: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1.夸克的提出: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2.夸克的种类:上夸克(u)、下夸克(d)、奇异夸克(s)、粲夸克(c)、底夸克(b)和顶夸克(t)。
3.夸克所带电荷:夸克所带的电荷是元电荷的+23或-13。
4.意义: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
新粒子的发现及特点 发现时间 1932年 1937年
1947年
20世纪60年代后
新粒子
正电子 μ子
K 介子与π介子
超子
基本特点 质量与相对应的粒子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相反 比质子的质量小
质量介于电子与核子之间
其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很多
粒子的分类 分类
参与的相互作用
发现的粒子 备注 强子 参与强相互作用
质子、中子
强子有内部结构,由“夸克”构成;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两类 轻子 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
未发现内部结构
规范玻色子
传递各种相互作用
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 光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中间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胶子传递强相互作用
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
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典例精析
题型一:基本粒子与粒子的分类 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聚变是裂变的逆反应
B .核聚变反应须将反应物加热到数百万开尔文以上的高温,显然是吸收能量
C .轻核聚变比裂变更为安全、清洁
D .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中子是最早发现的强子 变式迁移1: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 B .强子都是带电粒子
C .夸克模型是探究三大类粒子结构的理论
D .夸克模型说明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题型二: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例二.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 或夸克d )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 或反夸克d )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 为元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π+由u 和u 组成 B .π+由u 和d 组成 C .π-由u 和d 组成
D .π-由u 和d 组成
变式迁移2: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 A .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
B .质子和中子等强子
C .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
D .氢核、氘核、氦核等轻核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的反粒子的电荷量与质子相同,但带的是负电荷
B.强子都是带电的粒子
C.目前发现的轻子只有8种
D.光子属于轻子
2、原子核裂变一般生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
关于原子核的裂变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裂变过程存在质量亏损,但不一定释放能量
B.23592U裂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产物可能是13654Xe和90
38
Sr
C.23592U容易俘获快中子而发生裂变释放核能
D.23592U的纯度越高,其裂变的链式反应越难进行
3、月球储藏大量可控核聚变理想燃料氦-3(32He),2020年12月1日,我国“嫦娥五号探
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始“挖土”并成功带回地面供科学研究。
可控核聚变可以采用2
1
H+
3 1H→4
2
He+x或21H+32He→42He+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质子
B.y是正电子
C.核聚变过程发生质量亏损,释放核能
D.32He比4
2
He的原子核更稳定
4、关于恒星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B.质量越大的恒星,寿命越长
C.表面温度比太阳高的恒星呈现出比太阳稍红的颜色
D.表面温度比太阳低的恒星呈现出比太阳稍蓝的颜色
5、为了探究宇宙起源,科学家将利用阿尔法磁谱仪(AMS)在太空中寻找“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
“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
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则反氢原子是( ) A .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荷的电子构成 B .由1个带负电荷的反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正电子构成 C .由1个带负电荷的反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D .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正电子构成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早发现的轻子是电子,最早发现的强子是中子
B .质子、中子、介子和超子都属于强子
C .现代实验发现强子、轻子都有内部结构
D .τ子质量比核子质量大,τ子不属于轻子
7、中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EAST )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由于其内部核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因此“东方超环”也被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采用的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
A .2382344
92902U Th He →+
B .3241
1120H H He n +→+
C .235114094192054380U n Xe Sr 2n +→++
D .427301
213150He Al P n +→+
8、关于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恒星变为红色的巨星或超巨星时,就意味着这颗恒星正处于壮年
B .恒星的寿命取决于亮度
C .太阳能够发光、放热,主要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化学反应
D .银河系是一种旋涡星系,太阳处在其中的一个旋臂上
9、“嫦娥五号”返回器于2020年12月带回1731克月球土壤,月球土壤富含的氦3-元素是
理想的热核反应原料,其核反应方程为34
222He He 2X →+,则( )
A .该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B .X 为质子
C .该核反应可在常温下发生
D .X 为中子
10、关于近代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方程
2104
84
822Po X He y →+中,生成物X 的中子数为128
B .铀235吸收慢中子裂变成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中,核子的平均质量变大
C .一个中子可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同时释放出能量
D.在辐射防护中,可以用电磁场来加速、减速以及束缚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