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人墓碑记》知识整理
一、字音
蓼(liǎo) 缙(jìn)绅 (shēn)阉(yān) 祠(cí)
旌(jīng) 湮(yān)没欤(yú) 皦(jiǎo)
敛赀(zī) 缇(tí)骑(qí)(旧读jì) 抶(chì) 仆(pū)
呵(hē) 噪(zào)溷(hùn)藩(fān) 詈(lì)
傫(lěi)然(rán) 脰(dòu) 函(hán) 逮(dài)
投缳(huán) 矫(jiǎo)诏(zhào)钩(gōu)党(dǎng) 株(zhū)治
逡(qūn)巡 (xún)赠(zèng)谥(shì)曷(hé)故猝(cù)
社稷(jì) 户牖(yǒu)扼(è)腕(wàn) 暴(pù)
冏(jiǒng)卿(qīng)
二、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通“又”)
2.独五人之皦皦(“皦皦”通“皎皎”)
3.亦曷故哉(“曷”通“何”)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通“搢绅”)
5.敛赀财以送其行(“赀”通“资”)
三、古今异义词
(1)其疾病
..而死
古义:文言中,“疾”和“病”都有病之意,但又有差别,“疾”常常指一般的病,“病”则指很重的病,二者连用往往指病得很重。

今义:指病的总称。

(2)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
古义:两个词,“行”指品行、品德,“为”是动词,作为,成为。

今义:所作所为,名词。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古义:党羽、亲信。

今义:指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个人和个人之间的。

(4)慷慨
..得志之徒
古义:意气激昂。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不吝惜。

(5)吴之民方痛心
..焉
古义: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

(6)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
古义:执政掌权的人。

今义:路中间。

(7)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
古义:头颅。

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非常
..之谋难于猝发
古义:非同寻常。

今义:表示程度的副词。

(9)颜色
..不少变
古义:脸色。

今义: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

四、重点实词
1.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清理,整理)
2.以旌.其所为(表扬,表彰)
3.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
4.慷慨得志之徒.(一类人)
5.丙寅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6.行为士先.者(表率)
7.为之声义(诉冤,伸张正义)
8.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忍受)(笞打,鞭打)
9.则噪而相.逐(指动作偏指一方,译为“追逐他”)
10.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追究,查办)
11.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有的)
12.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向来)(回头)
13.大阉亦逡巡
..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立即)
14.佯狂不知所之.者(往,到)
15.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与……比较)(本来)
16.斯.固百世之遇也(这)
17.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
18.哀斯墓之徒.有其石(空)
19.且矫.诏纷出(假托,假的)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2、名词作动词
以旌其所为原是旗的一种,此为“表扬”去今墓而葬焉墓:筑墓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用匣子装
为之声义声:伸张
缇骑按剑而前前:走上前
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抚慰
3、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远近的人/地
亦以明死生之大大:重大意义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哀:哀叹
亦以明死生之大明:表明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老:老死
5、使动用法
抶而仆之仆:使……倒下
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屈身
六、一词多义
【实词】
除: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理,清理)囊除奸凶,兴复汉室(除去)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除(授予官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去)
发:有贤士大大夫发五十金(拿,拿出)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见发矢十其中八九(射出的)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崛起)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征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放)
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一类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只是)
【虚词】
于: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介词,被)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
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取消独立性,助词)为之声义(代词,他,他们)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代词,他)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助词,的)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取消独立性,助词)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到、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他们)
以:敛赀财以送其行(来,目的连词)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借……身份,介词)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而”,表修饰的连词)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结果)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来,目的连词)
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来,目的连词)
而:
缇骑按剑而前(修饰连词,不译)抶而仆之(顺承连词)
噪而相逐(修饰连词,着)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表修饰)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表顺承)
去今之墓而葬焉(顺承连词)
其疾病而死(因果连词)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顺承连词)
七、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即今傫然在墓者也
斯固百世之遇也
故今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2.省略句:
断头置城上
投缳道路
激昂大义
扼腕墓道
3.宾语前置:
谁为哀者
轻重固何如哉
4.状语后置: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显荣于身后
5. 定语后置: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6.被动句: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激昂大义
不能容于远近
八、重点语句翻译
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文:唉!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偌大的天下,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
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文: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文: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