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浙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家庭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古诗词阅读理解
1. 阅读《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对诗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朝雨”一词写渭城一大早就下雨,让送别者感到很苦恼。

B.'轻尘”写雨后道路泥泞,送别者行走艰难。

C.“客舍青青”是说客人住的房间墙壁被涂成了青色。

D.“柳色新”是说柳树被雨水洗过后叶子更加青翠。

[2]下面关于“劝君更尽一怀酒”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的诚恳。

B.“更”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次数多。

C.“尽”字表现了送别者的感情真挚。

D.“一”字表现了送别者敬酒数量少。

2.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觉和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

[2]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欣赏。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_______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_______》。

[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3]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用水墨画的梅花。

②清气:清香的气味。

③乾坤:天地。

[1]判断对错。

(1)“不要人夸好颜色”中的“人”指的是王冕。

(____)
(2)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这两句诗标示的节奏是正确的。

(____)
[2]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

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

[3]写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誓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8. 读古诗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给下面古诗中的汉字注音
连:___ 友:____ 洛:____
[2]找出古诗中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含有后鼻韵母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最后一句诗用拼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作者是:__,表达了诗人____的思想感情。

[6]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亲人分离是很伤感的,所以,古人留下了很多送别的诗,你能默写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诗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的作品,通过_______赞美,表达了作者
对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碧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

“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的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绿丝绦。

这样比的原因是:①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也是绿色的。

②它们的形状相似:柳条细长的形状。

答案选择(_____)
[4]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读这首诗,想象着一棵高大的柳树,在春风中袅娜多姿的情景,融进自己对诗句和春天的感受,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_____,__________满皇都。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__________(时节)的小雨,诗的第一句以
“_____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早春的草
_____、_____的特点。

[5]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将诗词补充完整,感受诗词中的雨。

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__________细如愁。

②沾衣欲湿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11. 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

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

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

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与理解。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②照③仔细看;审察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
活:①生存,有生命②在活的状态下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⑤工作⑥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
要。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

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_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句。

[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
____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

这个序为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画面。

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14.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

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幕雨子规啼。

[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

A._________图 B.__________图 C._______________图
[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解释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
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5. 古诗乐园。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

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

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

⑥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写出了花的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读出来。

[3]诗句()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鲜艳芬芳。

A.千朵万朵压枝低
B.留连戏蝶时时舞
[4]《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
A.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B.对春天盛开的鲜花的伤感之情。

[5]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注释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古诗鉴赏。

春水生①
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②莫漫喜,吾与汝曹③俱眼明。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作《春水生》二首。

②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

③汝曹:你们,指水鸟。

(1)诗中写出了春水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诗词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
[2]汉乐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快乐心情。

[4]“鱼戏莲叶间”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19.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①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③。

无波真古井④,有节是秋筠⑤。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⑥,我亦是行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前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已久,历经世事沧桑,见面强颜欢笑。

(______)
②第四、五句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______)
[2]“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一种_________的氛围,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有人认为是豪放达观,有人认为是失意惆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默写《山行》,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山行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1)坐:________________(2)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他观察的顺序是从到。

[4]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______(季节)图画,诗中描绘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特别是那一抹红色,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