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敬畏自然夯基达标优化训练 鲁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鲁教版夯基达标优化训练系列
我历基我达标
1.下面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和蔼.(ǎi)稚.子(zhì)
偏袒.(tǎn)奖掖.(yè)
B.潮汐.(xī)分泌.(bì)
妊娠.(rèn chēn)娇痴.(chī)
C.谬.误(miù)狭隘.(ài)
悖.论(bèi)造诣.(yì)
D.忤.逆(wǔ)藐.视(miǎo)
魅.力(mèi)堕.落(duò)
解析:B项,“分泌”的“泌”应读“mì”,“妊娠”的“娠”应读“shēn”。

答案:B
2.(2010湖南)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亮剑》将一代革命军人大智大勇、情深义重的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

B.他酷爱围棋,并将博弈技巧运用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且常常取胜。

C.毋庸置疑,人类要揭开宇宙的奥秘,除依靠科学之外,别无他途。

D.关税壁垒被拆除后,技术标准将成为发达国家牟利的重要手段。

解析:A项中“演译”应为“演绎”。

答案:A
3.下列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只有
..拯救整个人类,才能拯救我们自己。

B.无论
..是“已知”,还是“未知”,都属于不同程度的“知”。

C.虽然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是有限,但.它们也许是一条无限链条上的几个环节。

D.以上只是已知物理现象的一部分,但是
..还会有更多尚未被发现的影响因素。

解析:D项不是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所以应该用“而且”。

答案:D
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深不可测,奥秘无穷
....,不是人类所能研究透彻的。

B.面对二十年的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一个肝胆照人
....的难忘教训就是,过去耽搁的时间太多了。

C.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
....,就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危言危行
....,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解析:B项“肝胆照人”是比喻朋友真诚相待。

C项“粉墨登场”是指化妆上台演戏,也可引申为登上政治舞台,用于讥讽。

D项“危言危行”指说正直话、做公正事。

答案:A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类目前尚无法准确报告地震,而狗、泥鳅之类的动物却常能事先知道。

B.在刚学过初中物理的一个少年眼中,也许一滴水再简单不过了。

C.大自然创造了有感知、能思考的人类并不是让它反过来研究自己的。

D.不要以为觉得未知都在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的科学。

解析:A项搭配不当,“报告”应改为“预报”;B项定语位置不当,“一个”应移到“刚学过”前面;D项重复,应把“觉得”去掉。

答案:C
6.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夜里还戴着草帽的,是一些什么人呢?有谁会在天黑无光的时候,把这种传统的遮阳工具继续戴在头上?
B.作者是怎样通过对“索菲的选择”的分析,提出“无辜负疚”的命题的?人类的罪恶是某个人的罪恶?还是整个群体的罪恶?
C.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D.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熹讲学时何等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

解析:B项选择问句中问号只能放在最后一个问句后,前一个问句后要用逗号。

答案:B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大自然并不像自家后院那样一览无遗
人类祖先出自于无知,对大自然充满着神秘、恐惧与困惑之感;当今一些科学巨匠出自于对大自然的透辟理解,也被它那不可思议的美妙、庄严与精深所震撼。

这两类人都对大自然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惟独那些灌了“半瓶子”粗浅知识的现代人感到无所谓。

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一个无限的大自然。

无限就围拢在我们身边,繁英满地,俯拾皆是。

不仅身居未知前沿的科学家要面对无限,我们每个人都避不开它。

人类是先学会了数月亮而后才学会数手指头的(公元前2600年苏美尔人就创立了以12为基础的进位制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1700年,克里特岛才实行十进位制)。

大自然也许在嘲弄长了10个手指从而发明了十进制的人类,在一维长度上我们也许还能对付,一到二维平面可就障碍重重了。

圆与方是人们最常见的基本几何图形,尽管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圆和方,但是,原则上我们无法严格地制做一张2平方米的方台面,或是一张3平方米的
圆台面。

你将面对两个无理数——边长2和圆周率π。

当然,你也许有能力将其用计算机算到小数点后一百万位,但是第十位就已经是原子尺寸了,你无法切出半个原子。

几世纪前人们就已发现了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3,5,8,13,21,34,55,89,144……此级数最大的特征是:每一项数字都是前两项数字之和。

这个级数与大自然植物的关系极为密切。

几乎所有花朵的花瓣数都来自这个级数中的一项数字;菠萝表皮方块形鳞苞形成两组旋向相反的螺线,它们的条数必然是这个级数中紧邻的两个数字(如左旋8行,右旋13行);所有植物花盘(如向日葵)也都有两组旋向相反的螺线,它们的条数也必然是这个级数相邻的两个数字(如,顺时针螺线数/反时针螺线数:34/55,55/89,89/144……)。

真怪!倘若两组螺线条数完全相同,岂不更加严格对称?可大自然偏不!直到最近的1993年,人们才对这个古老而重要的级数给出真正满意的解释:此级数中任何相邻的两个数,次第相除,其
比率都最为接近0.618034……这个值,它的极限就是所谓的“黄金分割数”Φ=(5-1)/2。

至于为什么“黄金分割数”成为主宰植物王国的“上帝”,又是一项大谜存焉。

数论专家早就下过断言:最无理的数就是黄金分割数!(也许一个民族把业余时间投向何方倒是更加关
乎它今后的命运!当众多国人沉溺于搓弄144个方块,做着“黄金梦”时,又有几人知道144与“黄金分割数”的关系?)
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是有限,但它们也许是一条无限链条上的几个环节。

7.“大自然并不像自家后院那样一览无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解析:理解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参考答案:以比喻的形式说明了大自然的复杂性。

8.“这两类人都对大自然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惟独那些灌了‘半瓶子’粗浅知识的现代人感到无所谓”其中“这两类人”是指哪两类人?
解析:此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关键要从前文中找到指代的信息内容。

参考答案:指人类的祖先和那些科学巨匠。

9.作者在这一部分是如何说明大自然的复杂性的?
解析:作者来表明自己观点的例子就是用来说明大自然复杂性的。

参考答案:作者是通过数学上的几个例子,比如2平方米方台和3平方米圆台的制做方法,斐波那契级数等来说明的
10.从本段中你可以看出作者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解析:要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修辞方法、语言风格如何。

参考答案:大自然的复杂性是一个非常深奥难以说明的问题,但作者文章读来却让读者容易接受,说明了作者文章语言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生命的一抹
郭枫
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冈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

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

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

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秋来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色彩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③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

可怪的是:我竟没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览山河的景色。

摄许多美丽的景象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河干,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

呀!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

数亩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
④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

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

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

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

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
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的拙稚呢?
⑥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

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

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淡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甘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世人心灵的跃动。

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

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沉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

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⑦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

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

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1.第③自然段中说:“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这种粗浅的感受”可概括为哪两点:
解析:首先要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其次要把握这句话的语境及前后文的意思。

参考答案:①热爱美好生命,②为美好的生命的逝去而感伤。

12.第④自然段中,作者把自己比做蜘蛛。

请据此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二者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2)文中说“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这两种说法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解析:这两道题都可以在原文中从问话的前后找到答案,这类题目一般采用由近及远的原则。

参考答案:(1)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2)强调“我”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

13.第⑥自然段最后说:“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从全文来看,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充实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5个字。


“美化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


解析:通读全文,充分理解“启示”“充实”“美化”的意思,分别从文章中找与此相对应的内容。

参考答案: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常发现许多事物每天都有新的意义保持孩童的拙稚,独守文学天地,微笑着面对七彩人生
1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呈现给读者的是两个世界:现实的物欲蠢动的世界和非现实的精神清明的世界。

B.作者在人海中打滚了30多年,历尽沧桑,可仍固守着心灵的纯真。

C.作者的生活态度是笑对七彩的人生,任人叹息,任人沉默,任人讥讽,我就是我,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

D.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与大自然亲近是他的心愿。

美是什么,作者年轻时说不出来。

长大后终于明白了:美就是真理,美就是永恒。

解析:D项与文章内容不符,从最后一段我们知道美和永恒还是作者无法了解的问题。

答案:D
二、语言运用
15.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失原意。

(1)提示语:(学生餐厅内)禁止浪费
(2)提示语:(会议室内)关掉手机
解析:题目要求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失原意,所以改写时要注意语言要有亲和力,不能生硬,也不要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1)饭菜来之不易,点滴入口,滋养身心。

(2)您的手机保持沉默,这里的声音就更清晰。

(答案不求统一,基本合乎要求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