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工具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名称型号:GZ105-1公锥
2、用途:专门从油管、钻杆、套铣筒、封隔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主要用于有接箍的油管或厚壁管类落物。

3、结构: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分接头和打捞丝扣两部分。

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有正反扣标志槽,便于归类与识别。

4、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内孔之后,加适当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丝扣挤压吃入落物内壁进行造扣.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距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GZ105-1 (2)外形尺寸:Ø105mmx535mm (3)接头螺纹:NC31(210)(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㈠打捞螺纹表面硬度HRC60-65. ㈡抗拉极限:大于等于932Mpa。

㈢冲击韧性:大于等于58。

8S/cm3. ㈣打捞直径:54-77mm。

6、操作方法:
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循环,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公锥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

打捞鱼腔畅通,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增加扶正找中接头或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7、注意事项:
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

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行空间造扣,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1、名称型号:MZ/NC31—1母锥
2、用途:母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可用于无内孔或内孔堵死的圆柱形落物进行打捞。

3、结构:母锥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上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上接头有正反扣标志槽(一道槽为正扣.两道槽为反扣),本体内锥面上有打捞螺纹。

4、原理:母锥工作原理与公锥相同,均依靠打捞丝扣在钻压与扭距作用下,吃入落物外壁造扣,将落物捞出。

造扣机理为挤压吃入,不产生切削。

5、技术规范
⑴规格型号:MZ/NC31—1、⑵接头螺纹:NC31(210)。

⑶外型尺寸ø114mmX350mm。


使用规范及主要参数:打捞φ73mm油管、φ73mm钻杆、2¨油管接箍.
5、操作方法:
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循环冲洗,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鱼顶进入母锥内,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鱼顶未进入母锥内部,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鱼顶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打捞鱼顶外径较小,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6注意事项:
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

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母锥
三、抽油杆打捞筒
2、用途:
抽油杆打捞筒是专门用来打捞断脱在油管或套管内的抽油杆的一种工具。

3、结构:
由上接头、筒体、内套、弹簧、卡瓦等组成。

4、工作原理:
抽油杆进入工具后,推动两瓣卡瓦沿筒体内锥面上行,卡瓦内孔逐渐增大,弹簧被压缩.当内孔达到一定值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卡瓦下推,使筒体、卡瓦内外锥面贴合,卡瓦内孔帖紧抽油杆。

此时,上提工具,由于卡瓦锯齿形牙齿与抽油杆的摩擦力,卡瓦不动,筒体随之上升,内外锥面贴合得更紧。

在上提负荷的作用下,内外面间产生径向加紧力,使两块卡瓦内缩,咬住抽油杆。

随着上提负荷的增加夹紧力也越大,从而实现打捞。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CLT03(2)外形尺寸:φ55×346(3)接头螺纹:7/8¨抽油杆公扣(4)打捞尺寸:21—22.7 (5)许用提拉负荷:392KN (6)工作井眼规格:73mm油管
6、操作方法:
1)按井底的抽油杆尺寸选定卡瓦,按井口的抽油杆尺寸选定上接头.
2)拧紧各部螺纹,下入井内.
3)当指重表悬重下降时,停止下放工具管柱。

4)上提工具管柱。

5)出井后,卸去上接头、弹簧,取出卡瓦,即可提出抽油杆。

7、注意事项:
如果井下抽油杆鱼顶进工具筒体困难时,可慢慢右旋使抽油杆进入筒体.
抽油杆打捞筒
四、活页式捞筒
2、用途:
活页式捞筒是用来在大的环行空间里打捞鱼顶为带台阶或接箍的小直径杆类落物,如完整的抽油杆、带台阶和带凸缘的井下仪器、小直径油管等.
3、结构:由上接头、活页总承、筒体组成。

4、工作原理:鱼顶为接箍的落鱼引入筒体后,顶开活页卡板,活页卡板绕销轴转动.当接箍通过卡板后,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卡板自动复位,接箍以下杆柱正好进入活页卡板的开口里,上提工具,接箍卡在活页卡板上,实现打捞。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HYLT22(2)外形尺寸:φ114×500mm (3)接头螺纹:NC31(210) (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①接箍:46mm、②抽油杆:22mm、③工作井眼规格:140mm、(5)备注:可换筒体
6、操作方法:
①地面全面检查各处螺纹,逐一连接上紧.检查活页卡板灵活好用,弹簧能否使活页卡板自动复位,卡板开口尺寸与落鱼尺寸相同.最好能用与落物相同的试件进行试验.
②下钻至鱼顶以上1—2m,开泵洗井,慢转慢放使引鞋拨正鱼顶进入捞筒,下放时注意观察指重表变化。

如有轻微变化,应立即停止下放,上提钻具,若悬重增加,证明捞获,可以提钻。

如无显示,可重复打捞,直至捞获。

7、注意事项:
用此工具打捞各类抽油杆时,由于抽油杆直径较细,套管直径相对较大,极易受压弯曲变形,甚至被压弯,使打捞失败,增加二次打捞难度。

故在打捞操作中,不可猛放重压,必须按照轻压慢放、旋转入鱼、逐级加深、多次打捞的操作方法.
五、外钩
1、名称型号:Ø 139.7mm套管外钩
2、用途:
是用于从套管内打捞各种绳类、提环、空心短圆柱体、短绳套等落物的工具。

如钢丝绳、录井钢丝、电缆、深井泵衬套、刮腊片、无绳的提捞筒、射孔枪身。

3、结构:
主要由上接头、挡环、钩身、钩尖等组成.
4、工作原理:
当钩身插入绳类或其它落物内,边正转管柱边缓慢上提管柱,使钩齿钩住落物带出地面.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Ø139.7mm套管外钩、(2)外形尺寸:Ø124mmx1250mm (3)接头螺纹:NC31(210)(4)适用套管:Ø139.7mm
6、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地面上紧螺纹,检查有无弯曲剪切现象,如不合格更换后方可是用。

2)工具下至鱼顶后,只要有遇阻显示,应立即上提钻柱1-2m,提完后转动管柱90-120度,
再行下放-上提-转动-下放,如此多次反复进行。

在打捞中,如多次下放方入有所增加,说明已捞获落鱼,提钻之后即可将落物取出。

外钩
六、局部反循环打捞篮
1、名称型号:DL03—00局部反循环打捞篮
2、用途:是用于打捞井底重量较轻、碎散落物的工具.如螺母、钳牙、钢球、凡尔座等,也可抓柔性落物,如钢丝绳等.
3、结构:由上接头、筒体总成、篮框总成、阀体总成、篮筐总成、铣鞋总成等主要部件组成.
4、工作原理:下至鱼顶洗井投球后,钢球入座堵死正循环通道迫使液流改变流向,经环形空间穿过20个向下倾斜的小孔进入工具与环行空间向下喷射。

液流经过井底折回篮筐,再从筒体上部的四个连同孔返回,形成工具与套管的环行空间的局部反循环水流通道。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DL03-00、(2)外形尺寸:110×1153(3)接头螺纹:NC31(210) (4)打捞落物的最大直径,74mm、(5)适用套管:139.7mm
6、操作方法:
①地面检查工具螺纹是否完好,大小水眼是否通畅,篮爪是否转动灵活。

②测量钢球直径合格,并将球投入,检查钢球入座情况是否正常可靠。

③将工具下至预定深度以上一单根后,开泵正洗井,正常,停泵投球。

④开泵洗井送球入座,观察泵压变化,当泵压略有升高说明球已入座。

⑤形成局部反循环之后,慢下放钻具至预定井深,上提钻柱1—2m之后,用较快的速度下放至井底0.2—0.3m.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形成工具底部洗井液的紊流并增加流速,可提高打捞效果。

若工具为带有铣鞋的常用型,可边冲边转动管柱,用铣齿拨动落物或少量钻进,使其随洗井液冲入篮筐。

⑥提钻。

7、注意事项
①使用一把抓型捞蓝总成时,只能投球打捞不能钻进.
②使用常用型捞蓝总成时,只能投球打捞不能钻进
③洗井液必须过滤使用,以防止堵塞小水眼使打捞失败。

局部反循环打捞篮
七、三牙轮钻头
1、名称:120。

9Y4三牙轮钻头
2、结构:接头、巴掌、牙轮、轴承及密封件等组成.
3、用途:用于修井作业中钻水泥塞、树脂、砂塞、堵塞井筒的砂桥及各种矿物结晶,便于下一步施工.
4、工作原理:当三只锥形牙轮中心线与钻头中心线交于一点时,钻头旋转带动三只牙轮绕自身锥体母线相对井底作滚动运动,锥体上的牙轮依次对井底进行碾压破碎。

当三只锥形牙轮中心线与钻头中心线相互错开时,每只牙轮除滚动运动之外,还有进给运动,这时牙齿对井底同时产生碾压、破碎与切刮作用,将地层逐步破碎。

5、技术规范:
(1)钻头直径:120.9、(2)直径公差:+0。

800mm、(3)接头螺纹:27/8REG(231)
6、操作方法:
1)用钻头测量钻头尺寸并配好连接接头;
2)下井前,地面检查每只牙轮转动是否灵活,有无较大的松旷。

用手转动牙轮,并在巴掌与牙
轮结合缝隙处注机油,然后在接头丝扣处涂丝扣密封脂,接上钻具下井;
3)下至井底前开泵循环洗井并启动转盘,待转盘盘运转平稳后,再缓慢下放、冲净井内沉砂;
4)逐步向钻头施加钻压,钻水泥塞时钻压为钻头尺寸(in)×(0.5—0。

8)KN,不宜太大,否则
有可能使钻头变形或致使牙轮脱落;
5)选用适当的转速,钻水泥塞时一般用50-70r/min较为合适。

7、注意事项:
1)钻进中不能停止循环,尤其长时间夜间施工时,更应严格注意井口返出的洗井液;
2)若钻进中途泥浆泵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将钻具提升至少一个单根,以防止沉砂卡钻;
3)钻头水眼较小,应防止下钻过程中沉砂堵死水眼.
八、平底磨鞋
1、名称型号:PMB140平底磨鞋(φ118mm)
2、用途:平底磨鞋是用底面所堆焊的YD合金或耐磨材料去磨研井下落物的工具,如磨碎钻杆钻具等落物。

3、结构:平底磨鞋由磨鞋本体及所堆焊的YD合金或其它耐磨材料组成。

磨鞋本体由两段圆柱体组成。

小圆柱上部是钻杆扣,同钻柱相连;大圆柱体底面和侧面有过水槽,在底面过水槽间焊满YD合金或其它耐磨材料。

磨鞋体从上至下有水眼。

水眼可做成直通式和旁通式两种.
4、工作原理:平底磨鞋依其底面上YD合金和耐磨材料在钻压的作用下,吃入并磨碎落物,磨屑随循环洗井液带出地面。

YD合金由硬质合金颗粒及焊接剂(打底焊条)组成,在转动中对落物进行切削。

而采用钨钢粉作为耐磨材料的工具,等于用较大的钻压对落物表面进行研磨.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PMB140、(2)外形尺寸:D×260mm (3)接头螺纹:NC31(210) (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①最大磨削直径分段Dmm: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②工作套管:139。

7mm
6、操作方法:
(1)下井前检查钻杆丝扣是否完好,水眼是否畅通,YD合金或而磨材料不得超过本体直径。

(2)将平底磨鞋连接在工具最下端下井.(3)下至鱼顶以上2-3m,开泵冲先鱼顶。

待井口返出洗井液流平稳之后,启动转盘慢慢下放钻具,使其接触落鱼进行磨削.
7、注意事项:
(1)下钻速度不宜过快.(2)作业中不得停泵。

(3)如果出现单点长期无进尺,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磨坏套管。

(4)对活动鱼顶不宜使用,以防止磨鞋带动落鱼向井底钻进,或损坏下面落鱼。

九、防顶对扣捞矛
1、名称型号:140套管防顶对扣捞矛
2、用途:用于打捞140mm套管内的防顶卡瓦的专用工具。

3、结构:由上接头、锁紧螺母、导向螺钉、芯轴、卡瓦、冲砂管等组成
4、原理:防顶对扣捞矛是一种内外螺纹的对口捞矛。

卡瓦依其弹性变形进入防顶母螺纹中,又靠芯轴和卡瓦内外锥面贴和后的径向胀力,保持对扣后的连接性能,从而抓住落鱼。

5、技术规范:
(1)名称型号:140套管防顶对扣捞矛、(2)外形尺寸:85X450mm、(3)接头螺纹:27/8TBG、(4)落鱼规范:140mm套管防顶卡瓦
6、操作方法:
①根据井内鱼顶的防顶规格选用合适的捞矛及卡瓦。

②将工具拧紧在管柱最下端下入井内,下至距鱼顶1-2m,开泵循环,冲洗鱼顶.待循环正
常后停泵,入鱼。

③当悬重回降停止下放,慢慢上提,若悬重增加说明打捞成功。

④起钻。

7、注意事项:
①被捞防顶必须是完好的。

②出井后反转卡瓦即可退出工具。

十、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1、名称型号:LT03—TA篮式卡瓦捞筒(LT02—TB螺旋卡瓦捞筒)
2、用途:可退式打捞筒是从落鱼外部进行打捞的一种工具,可打捞不同尺寸的油管、钻杆和套管等鱼顶为圆柱形的落鱼。

在打捞作业中,可与安全接头、下击器、上击器、加速器等组合使用.它有篮式卡瓦和螺旋卡瓦两种形式
3、结构:①篮式卡瓦捞筒的结构:由上接头1、筒体总成2、篮式卡瓦3、铣控环
4、内密封圈
5、“O"型胶圈
6、引鞋7等组成,②螺旋卡瓦捞筒的结构:由上接头1、筒体2、密封圈3、螺旋卡瓦4、控制环5、引鞋6等组成,如图所示
4、原理:在打捞过程中,当工具遇落物鱼顶,落物经引鞋引入到卡瓦,卡瓦外锥面与筒体内锥面脱开,卡瓦被迫胀开,落物进入卡瓦中,上提钻柱,卡瓦外螺旋锯齿形锥面与筒体内相应的齿面有相对位移,使卡瓦收缩卡咬落物,实现打捞。

5、技术规范:
(1)螺旋式卡瓦捞筒:①规格型号:LT-03TA;②外形尺寸:114x846mm、③接头螺纹:NC31(210);
④打捞尺寸:不带台肩:72—74。

5、带台肩:77-79、⑤工作井眼:140—146mm
(2)篮式卡瓦捞筒:①规格型号:LT-02TB; ②外形尺寸:105x846mm、③接头螺纹:NC31(210);
④打捞尺寸:63-79、⑤工作井眼:127mm;
6、操作方法:
①将工具润滑部位涂润滑脂,各部连接紧固,卡瓦在手推力下活动灵活.
②捞筒下至鱼顶以上1~2m时,开泵洗井,冲洗鱼头.
③缓慢下放同时正转钻具,使捞筒进入鱼顶,悬重下降不超过10~15kN,泵压升高,表明落物已进入打捞卡瓦内.
④上提钻具,若悬重高于原钻具悬重,说明已捞获,否则应重新打捞。

⑤在工具最大许用提拉力下仍不能提动落物,说明遇卡严重,可用钻具自身重力下击捞筒,然后正转管柱,上提退出工具。

7、注意事项:
①使用篮式卡瓦捞筒磨铣修整鱼顶时,钻压不得超过10kN.
②因捞筒内有密封圈,当落鱼进入捞筒循环洗井时,应注意泵压变化,防止憋泵。

③由于工具外径较大,井内必须清洁,防止卡钻。

篮式卡瓦捞筒
螺旋卡瓦捞筒
十一、可退式打捞矛
1、名称型号:LM—T73可退式打捞矛
2、用途:用于油气田修井过程中打捞钻杆、油管、套管及圆柱形空心状落物。

3、结构:由芯轴、圆卡瓦、释放圆环和引鞋等组成
4、原理:打捞时,自由状态下圆卡瓦外径略大于落物内径.当工具进入鱼腔时,圆卡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使卡瓦贴近落物内壁。

随芯轴上行和提拉力的逐渐增加,芯轴、圆卡瓦上的锯齿形螺纹互相吻合,卡瓦产生径向力,使其咬住落鱼实现打捞。

退出时一旦落鱼卡死,无法捞出需退出捞矛时,只要给芯轴一定的下击力,就能使圆卡瓦与芯轴的内外锯形齿螺纹脱开(此下击力可由钻柱本身重量或使用下击器来实现),再正转钻具2~3圈(深井可多转几圈),圆卡瓦与芯轴产生相对位移,促使圆卡瓦沿芯轴锯齿形螺纹向下运动,直至圆卡瓦与释放圆环上端面接触为止(此时卡瓦与芯轴处于完全吻合位置),上提钻具,即可退出落鱼。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LM—T73 (2)外形尺寸:Ø95mmx651mm (3)接头螺纹:27/8REG (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①打捞范围:54。

6-62mm。

②许用拉力:535KN
6、操作方法:
(1)根据落鱼内径的尺寸,选用与之相适应的可退式打捞矛;
(2)检查工具,使卡瓦的轴向窜动量符合要求,用手转动卡瓦使其靠近释放环,此时工具处于自由状态。

(3)接好钻具下钻,下至鱼顶以上1-2m左右,开泵循环慢下放钻具探鱼顶;
(4)探准鱼顶后,试提打捞管柱并记录悬重;
(5)正式打捞;当捞矛进入鱼腔,选重有下降显示时,反转钻具1-2圈,芯轴对卡瓦产生径向推动,迫使芯轴上行,使卡瓦卡住落鱼而捞获;
(6)上提钻具,若指重表悬重增加,证明捞获,即可起钻;若选重不增加,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捞获。

(7)如上提拉力接近或大于钻具负荷时,可用钻具下击芯轴,并正转钻具2-3圈后再上提钻具,即可将工具退出。

7、注意事项:
十二、套管刮削器
1、名称型号:GX-T140弹簧式套管刮削器
2、用途:可用于清除残留在套管内壁上的水泥块、水泥环、硬腊、各种盐类结晶和沉积物,射孔毛刺以及套管锈蚀后所产生的氧化铁等物,以便畅通无阻的下入各种工具。

3、结构:主要由壳体、刀板、刀板座、固定块、螺旋弹簧、内六角螺钉等零件组成.
4、原理:
刮削器工作在固定尺寸的套管空间内,因此,对比这一尺寸小的内径上的粘附物均可刮切。

这种刮切作用如同机械加工中的圆柱形绞刀,用坚韧的刀刃切除被切材料和修光被切表面。

其工作方式:①上、下往复刮切;②右旋并上下往复刮切;③刀片在旋转或不转的情况下,均能刮削净3600整圆的套管内壁.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GX—T140、(2)外形尺寸:Ø129mmx1443mm (3)接头螺纹:NC31(210)(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①刮削套管:139.7mm、②刀片伸出量:9mm。

6、操作方法:
(1)根据套管内径选定合适的套管刮削器,并确定刮削深度。

(2)拧紧各部螺纹后可直接下至刮削部位,开泵循环。

(3)循环正常后,边缓慢旋转工具,边缓慢下放,然后上提工具,反复进行。

(4)当指重表无任何显示,即下放悬重不降,上提选重不升时,说明刮削干净。

7、注意事项:
(1)工具与管柱的连接丝扣必须拧紧,防止接头松扣;
(2)刮削器公接头可朝上,也可朝下。

(3)刮削器下井过程中如遇阻,可缓慢旋转几周再下放.
(4)刮削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保持循环畅通。

弹簧式套管刮削器
十三、锯齿型安全接头
1、名称型号:AJ27/8锯齿型安全接头
2、用途:
锯齿型安全接头是连接在钻井、修井、测试、洗井、压裂、酸化等作业管柱中的具有特殊用途的接头。

当作业管柱正常工作时,它可传递正向或反向扭距,可承受拉、压负荷,并保持压井液畅通。

当作业工具遇卡时,锯齿型安全接头可首先脱开,将安全接头以上管柱起出,以简化下部作业程序。

3、结构:
有上接头、下接头及两个“O"型密封圈组成。

4、原理:
锯齿型安全接头的宽齿型螺纹为左旋螺纹,相互间配合较松,上紧后靠凹凸斜面缩紧,当上下接头缩紧后可传递轴向负荷和正向扭距,尤如一整体;当反转管柱时,首先使上下接头斜面台肩接触面解锁,进而公母螺纹退开,从而使上部管柱与被卡工具脱开.
5、技术规范:
(1)规格型号:AJ27/8、(2)外形尺寸:Ø108mmx620mm (3)接头螺纹:NC31(210) (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①最小内径:50mm、②松脱钻压:10000KN;
6、操作方法:
(1)检查上下接头密封件,螺纹牙是否完好。

(2)上、下接头宽锯齿型螺纹涂油、拧紧。

(3)对分层测试,分层措施管柱,安全接头接在测试工具与封隔器之上。

对打捞工具管柱安全接头接在打捞工具之上。

(4)脱开安全接头操作程序:①将工具反转1—3圈。

②下放管柱,钻压保持5—10KN。

③反转工具管柱,上下接头松开。

④起钻。

7、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下井前安全接头上、下接头必须拧紧,安全接头与管柱要拧紧。

十四、Y221封隔器
1、名称型号:Y221—115封隔器
2、结构:由密封、轨道换向和卡瓦总成三部分组成,包括上部接头、防松销钉、调节环、胶皮筒、垫片、中心管、锥体帽、锥体、卡瓦、卡瓦托、连接环、直接套、槽体、摩擦块、弹簧、托环、摩擦弹簧、轨道销钉、下部接头。

3、用途:Y221-115封适用于51/2套管井的分层试油、采油.找水、堵水、压裂、酸化、防砂。

也可于Y111—114配套组成多级封隔管柱。

4、工作原理:封隔器在下井过程中换向机构的转动销钉始终在短轨道上死点内,当封隔器下到设计位置后,上提座封所需高度,再连续进行不间断的正转管柱,此时中心管也不停的旋转(中心管带动轨道销钉和转动环也不停转动).这时慢放管柱,转动销钉就进入长轨道然后停止转动油管,继续下放管柱,在扶正块与套管内壁摩擦力的作用下,托住卡瓦牙,椎体下移撑开卡瓦,卡在套管壁上,并且在油管的重量作用下使胶筒轴向压缩、径向扩张,从而封隔油套环空.解封时,上提油管,中心管上移,转动销钉沿轨道斜壁移至短轨道下死点,胶筒和卡瓦牙收回,从而解封。

5、技术参数:
(1)规格型号:Y221—115、(2)最大外径:115mm (3)最小通径:48mm (4)卡瓦牙张开最小外径:136mm、(5)座封载荷:60-80KN、(6)适用套管内径:Φ121—127mm 6、操作方法:
1)下井前地面检查封隔器连接丝扣是否完好,轨道换向是否灵活,锥体能否顺利冲开卡瓦,
胶筒有无老化及损伤等。

2)封隔器下至预定位置,上提管柱至座封高度,边正转管柱边缓慢下放,即可使封隔器座封。

3)解封时,上提油管超过座封高度即可解封。

7、注意事项
1)该封隔器对套管有一定的损坏作用,其座封负荷不可过大或过小,下井中途遇阻应上提解封后缓慢下入,不可强顿压下。

2)提下封隔器过程中,在接卸单根时打好背钳,防止管柱转动。

3)座封位置避开套管接箍。

4)提下封隔器时应平稳操作,严禁猛提猛放。

5)管柱数据丈量组配准确无误,指重表正确反映井下情况.
十五、Y111封隔器
1、名称型号:Y111—114封隔器
2、结构:上部接头、销钉、调节环、胶筒、隔环、承压接头、中心管、剪钉、键、导向

3、用途:
Y111—114适用于51/2套管井的分层试油、采油。

找水、找窜、堵水、酸化。

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卡瓦封隔器或总成配套使用。

4、工作原理:
封隔器下至预定位置,尾管支撑井底或支撑卡瓦支撑,下放管柱给承压接头一个压力剪断坐封销钉,于是上接头、调节环、中心管和键一起下行,压缩胶筒使其长度缩短、外径变大,封隔油套环空。

解封时上提管柱,胶筒收回原状从而解封。

5、技术参数:
(1)规格型号:Y111-114、(2)最大外径:114mm (3)最小通径:62mm (4)座封载荷:60—80KN、(5)适用套管内径:Φ117-132mm
6、操作方法:
1)下井前地面检查封隔器连接丝扣胶筒是否完好。

2)封隔器下至预定位置,借助井底对尾管支撑井底或下部卡瓦封隔器支撑,下放管柱,压缩胶筒,达到密封油套环空的目的。

3)解封时,只要上提管柱使胶筒收回原状即可解封.
7、注意事项:
1)提下封隔器过程中,在接卸单根时打好背钳,防止管柱转动。

2)该封隔器靠油管自重压胀胶筒,当井浅油管重量不足时,压胀胶筒需在井口用井口螺纹加压力,井深超过1500m时,上部油管重量过大,则需要将剩余部分重量悬挂在井口上.
3)座封位置避开套管接箍。

4)提下封隔器时应平稳操作,严禁猛提猛放.
十六、K344封隔器
1、名称型号:K344—112封隔器
2、结构:上接头、胶筒座、中心管、胶皮筒、硫化芯子、密封圈、下接头
3、用途:K344—114适用于51/2套管井的分层注水、找水,分层压裂、酸化和喷砂射孔。

4、工作原理:K344封隔器通常与空心活动配水器、偏心配水器配套使用,下至井内预定位置后,向油管内注入高压水,因配套工具(节流器)造成的油套压差,当注入水克服弹簧的作用力(一般为0。

8-1.2MPa)流出配水器时,造成一定的压力差,在此压差作用下,高压流体进入胶筒内腔,封隔器胶皮筒扩张密封油套环形空间,达到封层的目的.停注后油套压差消失,封隔器解封靠胶筒回弹力将胶筒内腔液体挤出,达到解封的目的。

5、技术参数:
(1)规格型号:K344-112、(2)最大外径:112mm (3)最小通径:62mm (4)座封压力:0。

5-0。

7MPa、(5)工作压力:12 Mpa、(6)适用套管内径:Φ117—132mm
6、操作方法:
1、下井前地面检查封隔器连接丝扣是否完好。

2、封隔器与配套工具下至预定位置,从油管内注入高压水,在节流器弹簧的作用下,
实现座封。

3、解封时,泄掉油管内压力,即可起出封隔器。

8、注意事项:
1、K344封隔器与配水器配套使用时,配水器的开启压力必须大于封隔器的启封压力。

2、下井管柱畅通无阻(用通管规通管后方可下入),不渗漏,下井进涂丝扣油上紧扣。

3、座封位置避开套管接箍。

4、提下封隔器时应平稳操作,严禁猛提猛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