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同步练习4 孙权劝学(201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 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基础积累(15分钟小练)【基础存盘】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若()才略.()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权谓.吕蒙曰________(2)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3)蒙乃.始就学________(4)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5)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突飞猛进....,停车逐渐成为市民头疼的问题之一。
B.疫情发生之后,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投入到了疫情阻击战中。
C.党中央下达西部大开发的指示后,一大批有志青年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奔赴西部。
D.这座边陲小镇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一幅山清水秀....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省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示,号召呼吁大家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将“做好”改为“搞好”)B.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展览活动在民族团结广场召开。
(将“召开”改为“举行”)C.据悉,“向英雄致敬”主题音乐会将于12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
(在句末加“举行”)D.近年来,我县坚决执行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将“坚决执行”与“牢固树立”调换位置)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中新网济南10月13日电第四届中国歌剧节10月13日晚在山东济南开幕。
本届歌剧节以“歌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为主题,将对优秀歌剧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观众充分领略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歌剧艺术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某剧院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谈古论今有甚说甚下联:________演谁像谁【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孙权劝学》练习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思读课文,理清思路】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 和。
(各用四字回答)文章的段落结构:两层:一、;二、2、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内容理解】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1)(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2)(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4)(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好自信心的语句是什么?(5)4、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5、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6、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7、孙权是怎样概括读书作用的?.8、鲁肃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9、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体会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10、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口中说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11、根据人物对话,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12、本文一共刻画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体验反思】13、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4、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什么启发?.1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16、这则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孙权劝学》练习题解析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粗词解释全对的一组[]①A.初,权谓吕蒙曰(起初)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学位名)C.及鲁肃过寻阳(到)②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B.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C.见往事耳(知道)③A.但当涉猎(渡河打猎)B.孙权劝学(规劝)C.权曰(权且)2.选出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拿、用)②蒙乃始就学(连词,才)③自以为大有所益(连词,而)二、阅读理解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对下列各句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及(A.到了……时候;B.赶得上;C.和、同)鲁肃过(A.拜访;B.到;C.经过)寻阳②卿今者(A.代词,用在时间词后,表示“……时候”;B.语气词,表示判断;C.语气词,引出原因解释)才略③士别三日(A.数词,三,大写作“叁”;B.表序数,第三;C.不具体数字,这里可作“几”讲)2.选出对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句子。
①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改变(态度),另眼相看B.就应该重新(评价),另眼相看C.就应该改变看法,等他的到来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B.就应该重新(评价),另眼相看C.兄长识别事势多么迟啊③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A.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她结成朋友后离去。
B.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成朋友后离去。
C.鲁肃于是拜见吕蒙为义母,并结成朋友后离去。
3.出处于本篇的成语是哪句?请以此句成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孙权劝学》内容虽短,但相对完整,读后对你有那些启迪的作用?答案一、1.②2.③二、1.①A、B②A③C2.①B②C③B3.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造句略4.人即使学习水平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B【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断句【解析】【分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故选B。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答案】D【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A翻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
当:应当翻译为:指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适宜通婚结亲。
当:相当、恰当、适合、正确B翻译为: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益:..好处翻译为: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善:好C翻译为:了解历史。
往事:指历史翻译为: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
往事:过去的经历或情景D翻译为: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
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2023七下·阜新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通过吕蒙劝学、孙权就学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B.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了第一辆车后,再次回到车场,不等身体养好又拼命拉车,后来祥子去有两个太太的夏先生家拉包月,他忍受不了苛待,又辞职回到车场。
C.《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开篇以儿童读物、儿童教育入笔,接着讲述自己儿时得到的一本《二十四孝图》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孝道虚伪的批判。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孙权劝学》感知积累给下列字注音。
1、给下列字注音卿()岂()孰()遂()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当涂掌事()权谓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当涂邪()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蒙辞涉猎()见往事耳()但当涉猎涉猎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蒙乃更刮目相待()遂拜蒙母()即更找出与下列词语和句子意思相近的成语。
3、找出与下列词语和句子意思相近的成语(1)大有所益(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填空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故事。
作者是朝的。
他是著名的、。
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感悟思考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各题完成文后各题。
6、阅读下面的语段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但当涉猎古义:今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2)翻译下列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5)读完本文,你受到哪些启发?(6)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语言来概括这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吗?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延伸拓展完成文后的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15《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一、解释重点词语: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涂
..(),不可不学!”蒙辞.()以.()..()掌事
军中多务
..()。
权日:“孤.()岂.()欲.()
卿治经
..()..()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
..()耳.()。
..(),见.()往事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二、通假字:
三、古今异义词:
1、
2、
3、
4、
5、
6、
7、
8、
四、一词多义:
1、
2、
()
3、
4、
者()
5、
6、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言多务,孰若孤?
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 孙权劝学》当堂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4课孙权劝学》一、语言表达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答案】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注意语段陈述的对象,对象怎么样.这篇文章的陈述对象是吕蒙,写吕蒙学习的事情.概括起来就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答案:本文写了两件事:一是孙权劝吕蒙学习;二是后来鲁肃与吕蒙论议,感叹吕蒙不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注意认真阅读文章,抓住关键句子,理清语段陈述的对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及性格发展变化,合理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二、其他2.给下列字注音。
卿______ 岂______ 孰______ 遂______。
【答案】qīng;qǐ;shú;suì【解析】答案:qīng qǐ shú suì考查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权谓.吕蒙曰______卿今当涂..掌事______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但当涉猎..______见.往事耳______蒙乃.始就学______及.鲁肃过寻阳______即更.刮目相待______遂.拜蒙母______。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基础知识达标1.给以下加点字读音。
卿 (qī ng)岂(qǐ) ..孰 (shú)才略(lüè) ..涉猎(shè) .2.解说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大略地阅读..(5)蒙乃始就学就:从事.3.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完整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A.B.C.D.【分析】A 项 ,“卿”,均为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妻间的爱称。
B 项,“当”,应当 /相当。
C项 ,“益”,利处 /更为。
D 项,“更”,从头 /再,又。
4.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D)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C.见旧事耳..D.与蒙论议..【分析】A 项,“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名。
B 项 ,“但”,古义是只 ,不过 ;今义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系词。
C 项,“旧事”,古义指历史 ;今义指过去的事。
D 项 ,“论议”,古今均指议论议事。
5.以下相关课文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 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纳正面描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经过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 “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 ,以后泛指缺乏学问与文才的人。
【分析】 B 项,文中主假如采纳侧面描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6.(宁夏中考 )察看下边这幅图画 ,按要求答题。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念书、勤学、少年有志、陶醉、童趣等。
(切合画面主题即可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略7.阅读下边一段文字 ,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 ,特别勤学 ,从早到晚地念书。
有时疲备了 ,想睡觉 ,就用一根绳索系住头发 ,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 ,这样假如再打打盹 ,就会被绳索拉醒。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 及鲁肃过寻阳。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B.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D.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4.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肃与吕蒙“论议”后“遂拜蒙母”,只是单纯出于礼貌。
B. 课文通过“孙权劝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言简意丰,生动传神。
C. “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D. 课文主要通过鲁肃的反应和语言,从侧面反映出吕蒙的进步之大。
5.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该书是__________ 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 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 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_ 家、_________ 家。
6.默写填空。
(1),不可不学!(2),见往事耳。
(3)及鲁肃过寻阳,。
(4)成语“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中的“ ,”两句。
(5)《孙权劝学》中,表现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充满关爱和期待的句子是:,。
(6)《孙权劝学》中,表现鲁肃对吕蒙惊人长进的吃惊和赞叹的句子是:,。
7.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后,七年级某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与答案一、基础精练1.这篇课文共7句话,其层次结构为“①②③‖④‖⑤⑥‖⑦”。
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即更刮.目相待( )(6)蒙乃.始就学( )(7)见.往事耳( )(8)卿今者才略..(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不堪回首..耳往事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4.选出对下面文言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
B.吕蒙辞掉了军中事情繁多的职务。
C.吕蒙说他军中有很多任务。
D.吕蒙说他在军中职务太多。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A.大哥你预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B.大哥你怎么看见事情这样晚呢!C.大哥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D.大哥你怎么这么晚才了解这事啊!(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的语气是( )A.傲慢B.自豪C.埋怨D.轻蔑5.辨析古今异义。
(1)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2)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但:(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想当权掌事,就必须读书。
B.读书就要博览,以便全面了解历史。
C.读书就要认真深入地研究。
D.不能因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第二人称作主语,写出晏子的弦外之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更刮目相待(gèng)B.肃遂拜蒙母(shuì)C.卿今者才略(liáo)D.孰若孤(shú)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言多务,孰若孤C.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对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C.及鲁肃过寻阳(才)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B.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C.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解释句子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只是让你浏览书籍,从中知道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C.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单独在一个地方读书,会有一定的好处。
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等到鲁肃过寻阳时,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吴郡时的吕蒙了!”7.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是(朝代)著名的家、家。
8.请你仿照示例,从《孙权劝学》中找出一个成语,并为它写一则词条。
示例:【成语】朽木不雕【成语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下《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A.卿今当涂..掌事(糊涂)B.见.往事耳(了解)C.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D.及.鲁肃过寻阳(等到)2、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任重而道远。
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C.温故而知新。
D.思而不学则殆。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假期不见,小明同学还是老样子,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B、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D、与大明分别仅两年,他已非吴下阿蒙....,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了。
4、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而略写吕蒙学习的情况,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B.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5、文学常识填空:(1)《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朝代) 家、家。
6.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⑤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满分:55分时间:4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B.但.当涉猎但:但是C.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D.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2.下列画横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而别B.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C.自以为大有所益开卷有益D.见往事耳见贤思齐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详写了孙权劝学,孙权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再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让吕蒙无法推脱。
C.鲁肃和吕蒙的对话,从正面写出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D.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4.指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
5.下列对句子中画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词头,用于亲属称呼或小名之前)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6.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C.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
D.“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缺少学识与文才的人。
二、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9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第四课孙权劝学
4.孙权劝学一、基础闯关全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涉.猎()刮.目()孤.常读书()博.士()当涂.()遂.拜蒙母()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大.惊曰:“……非复吴下阿蒙!”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⑶但.当涉猎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⑷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4. 解释下面的成语。
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刮目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权劝学》选自,作者,(朝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6.选出下列成语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有误的一项()A.吴下阿蒙——吕蒙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B.半部论语——赵括纸上谈兵——赵普C.闻鸡起舞——祖逖韦编三绝——孔子D.老马识途——管仲程门立雪——程颐7.赏析下面的句子。
(1)(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2020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期待你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并完成以下任务。
统编七年级语文下册4《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4孙权劝学01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qīng)涉(shè)孰(shú) 遂(suì) 岂(qǐ)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3)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4)见往事..耳(历史)(5)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7)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8)即更.刮目相待(重新)(9)大兄何见事..之晚净(知晓事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你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析:A项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吴下阿蒙)(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相待)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解析:“卿”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可以“卿”为爱称。
)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示例:微皱眉头。
(填写人物神态)孙权:(自言自语)示例:这个吕蒙啊,行伍出身,打仗还行,就是感觉有点粗鲁,得让他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孙权劝学
01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
..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
(4)见往事
..耳()
(5)自以为
..大有所益()
(7)及.鲁肃过寻阳()
(6)蒙乃.始就学()
(8)即更.刮目相待()
(9)大兄何见事
..之晚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2)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6.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
..。
(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D.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长兄。
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7.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以下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
孙权坐在龙椅上,。
(填写人物神态)
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
孙权:爱卿,今天孤找你是想劝你读书!
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哪有空啊?
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设
计人物语言)
8.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
“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
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02课内精读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经为.博士邪(为:成,当)
B.蒙辞以军中多务.(务:事务)
C.见.往事耳(见:了解)
D.但.当涉猎(但:然而,却)
10.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译文: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
11.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12.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03拓展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
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
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
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
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
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②膝下:这里指父母。
③汩:搅乱,扰乱。
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
⑤乡党:家乡的人。
⑥无忝:不要辱没。
忝,辱。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然今遣.汝者()
(4)力改故.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译文: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