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时间轴,精修精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 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趋势
• 第一,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 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三、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 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 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
•
• • •
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民主政治 经济形态:小农经济 意识形态:儒家思想 —— 商品经济 ——人文主义
3.综合对比:古代中国和希腊比较
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来的影想响
⑴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 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⑵消极作用:(世界潮流、政治、思想文化、经济) ①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世界潮流);②皇权 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政治) ; ③文化专制,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思想文 化) ;④极大妨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成长,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经济)
2.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第一,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它贯穿了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始终,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 明朝废除丞相。 • 第二,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 明朝都很明显。 • 第三,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的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 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 清朝设立军机处。
四、 • •
古代希腊和罗马
1.雅典民主政治
形成和发展:梭伦改革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度——伯里克利时期发 展到顶峰。 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人民主权指主权属于人民,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议 事会、陪审法庭(民众法庭)等机构。“轮流执政”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 等民主运作方式。 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2.罗马法 • • • • 核心内容:维护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查士丁尼民法大权》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 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 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 等。
• 总之,从汉至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 密院并重直至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 强,而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逐渐削弱、消失;地方由 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的设立直至权分三司,体现 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相权及其趋势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三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来的影想响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1
必修一第一单元
时间轴
主要问题: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相权)及其趋势 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三、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来的影想响
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 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 致王国问题。 • 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 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 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废相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 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行政,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执掌 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军事,但并未任 命。 • 汉武帝为强化皇权,建立中朝制度,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外朝 成为执行机构。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更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 证了君权的独尊。 • 北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设枢密院、参知政事,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皇 帝得以总揽大权。 • 元朝一省二院,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 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加强皇权方面 又有新的发展。 •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由六部分掌相权,后又设内阁,但不是法定机 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