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夏回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4分) (2018高二上·临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简笔是淡妆的少妇,繁笔是浓妆的少女。
虽然两种风格迥异,但都有一种夺人神魄的魅力。
(甲)简笔那浅淡的装束中分明隐藏了一份精致与考究,繁笔虽是浓重的扮相,却没有雕琢的痕迹。
简笔又像是一幅粗线条勾勒出来的意象画,寥寥数笔却给人无限开阔的空间,即使是那么简单的一两笔,人的思维也会鬼使神差般地一直铺展下去。
(乙)简笔的魅力就在于以有限的语言传达无限的韵味,把人带入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就像这样很简单的一句,“那一年,他没有走完的秋天”,不多的几个字,其意蕴却无限丰富,其中的悲痛、无奈与感悟,使每一位读者的心都不能阻止地醉在那汪微妙的忧伤与痛苦的水中了。
(丙)繁笔呢,似乎有些不喜宁静,总爱把什么东西都大力渲染一番,好像是活力无限的少女,大有要炫耀一番的派头。
似乎那种无尽的热情与活力不经释放会把人憋出病来,让人体味到一种直接生动的痛快淋漓。
(1)文段中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即使
B . 鬼使神差
C . 感悟
D . 体味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洪灾过后,医院里腹泻患者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吃了一些因天气炎热而迅速变质的食物和饮用了被污染的水造成的。
B . 刚进入高中时,许多同学都不适应,感到时间和内容比初中紧了许多,深奥了许多。
C . 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D .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的作品开始被众人喜爱,一场“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掀起。
3.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又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名篇传世,其散文的语言新颖简洁、鲜明生动,绝少陈词滥调,如“不耻相师”“不拘于时”“小学大遗”等等,完全达到了他所提出的“辞必己出”的要求。
B . 一个人力车夫本无责任却主动承担车祸的责任。
坐在车上的“我”认为这是“多事”,是“自讨苦吃”,当看到车夫搀扶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我”终于认识到车夫的高大,自己灵魂的渺小。
《一件小事》中所写的事虽小却撼人心魄。
C . 宝黛初见,宝玉听说黛玉没有玉,立刻狠命地摔自己的那块玉。
《红楼梦》中有不少涉及二人这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纠葛,然而“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宝黛二人,虽不为贾府舆论所容,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纯洁的、可爱的。
D . 哈姆莱特突遭父死母嫁的打击,一时找不到扭转乾坤的办法,于是暂且佯狂,寻机复仇,但他的恋人奥菲莉娅却叹息这是一个“明星”的陨落,在举目无亲时,终不堪悲愁而忧极成疯。
佯狂最终在复仇决斗中死去,真疯也在落水时而亡。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 (6分) (2019高二上·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裱画徐
马犇
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
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
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
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边寿民,工诗,善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
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
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
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
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
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
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
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
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
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
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
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
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
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
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
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
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
不会出意外。
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
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
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
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
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
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
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
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
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
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
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
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边寿民是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的大画家,裱画徐在给边寿民裱画的同时,也向他学习,于是裱画徐做到了善裱、能画、工篆刻。
B . 小说中有几处介绍裱画技术的文字,这是因为多数人并不很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补充介绍,有利于对裱画徐技术的认识。
C . 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的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D . 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2)“裱画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 (18分) (2019高三上·烟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石魂
杨建
①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
山上随意滚下的一块石砣子,六爷看了,都像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
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
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交成了谁家楞放看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
古朴,粗粝,简陋。
②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
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六爷不理睬我。
别家工匠打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好再雇他上门,六爷不这样,人家不小心碰坏一个角,六爷会咕哝你半天。
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再使您的手艺嘛!”六爷还是不理睬。
③人怪,做出的东西就特别。
石臼本是方形或圆形的,六爷却打造成树杈筑鸟窝形状,就是那简陋粗重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
只是这些雕刻的线条太粗糙,造型也粗劣,在我看来有点不伦不类。
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
”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
④六爷因有了这一门手艺,村上无论长幼,见着都会打心眼儿里敬着叫声“六爷”。
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
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
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
做粗了。
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磨着。
那姿势,曾经让我很是着迷。
⑤村主任看六爷手头活儿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
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
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耍耍嘴皮子就来钱,就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
⑥六爷从此就再没收过徒弟。
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知足。
村人们一边捣臼一边拉呱儿的场景,会让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
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
锤子凿子的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
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稳的岁数,也没歇手的打算。
只是,六爷觉得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
“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
⑦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
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
⑧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竞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
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就是不放古董贩子出村,弄得买卖两家都下不了台。
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
⑨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
我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⑩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
我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附身了?”村里人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
⑪几天后,我上山来到石场里,看到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挥锤凿石。
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
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
⑫十天以后,大伙儿没见到他下山来,上山寻找时,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石雕上。
⑬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
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雕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出的造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标题“石魂”虽然语言简洁,但震撼读者心灵。
一个“石”字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魂”字则体现了主人公醉心于石艺的献身精神。
B . 小说中写别的工匠与六爷同样被人雇用,前者得有酒伺候,且打的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但后者完全相反,从而衬托了六爷的高尚品质。
C . 小说中写“我”多次与六爷进行对话,但他对“我”所说的话总是不予理会,这体现了六爷的个性十分偏执,令人难以亲近。
D . 小说中多次对六爷看到他所打的石具因为没用场而被丢弃时的神态进行了刻画,从而突出了六爷对其石刻品被践踏的痛苦心理。
(2)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试结合全文和现实生活进行探究。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6. (15分) (2018高二上·东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绰,字兴公。
博学善属文,少与高阳许询俱有高尚之志。
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
尝鄙山涛,而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元礼门为龙津[注] ,则当点额暴鳞矣。
”所居斋前种一株松,恒自守护,邻人谓之曰:“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恐永无栋梁日耳。
”绰答曰:“枫柳虽复合抱,亦何所施邪!”绰与询一时名流,或爱询高迈,则鄙于绰,或爱绰才藻,而无取于询。
沙门支遁试问绰:“君何如许?”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询将北面矣。
”绰重张衡、左思之赋,每云:“《三都》《二京》,五经之鼓吹也。
”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荣期曰:“恐此金石非中宫商。
”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我辈语。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
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补章安令,征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
扬州刺史殷浩以为建威长史。
会稽内史王羲之引为右军长史。
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
时大司马桓温欲经纬中国,以河南初平,将移都洛阳。
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疑惧,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
绰乃上疏。
桓温见绰表,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知人家国事邪!”寻转廷尉卿,领著作。
绰少以文才垂称,于时文士,绰为其冠。
温、王、郗、庾诸公之薨,必须绰为碑文,然后刊石焉。
年五十八,卒。
(节选自《晋书·孙绰传》,有删改)
【注】龙津:即龙门,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的黄河峡谷。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B .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C .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D .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沙门,本意是指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这里是出家佛教徒的总称,现也指佛门。
B . 宫商,古音律中的宫音和商音,与“角”“徵”“羽”合称“五音”,也泛指音乐。
C . 征,与“辟”同为古代擢用人才的制度,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为“辟”。
D . 补,补充缺职,古代官职变动的一种,文中“领”指暂时担任,“转”指调动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孙绰博学善文,志向高洁。
他在会稽十多年纵情山水之间,写下《遂初赋》,并种上一棵松树来表达自己志向高洁渴望成才。
B . 孙绰性格直率,言辞犀利。
孙绰瞧不起“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认为他非吏非隐,说他如果想鲤鱼跃龙门,会被点额晒鳞的。
C . 孙绰忠于国家,直言进谏。
桓温欲谋划中原,将移都洛阳;众臣不敢异声,孙绰慨然上书,桓温不高兴,认为他已忘却当初写《遂初赋》高远之志。
D . 孙绰才华冠绝当世,为时所重。
温(峤)、王(导)、郗(鉴)、庾(亮)等人去世,一定要孙绰撰写碑文,然后刻在石头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爱询高迈,则鄙于绰,或爱绰才藻,而无取于询。
②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询将北面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7. (12分) (2019高三上·揭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无处问③,废城霜露湿荆榛。
【注释】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
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
②徂岁:言岁月流逝。
下阪轮:下坡的车轮。
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景,意思是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为下句的感叹作铺垫。
B . 次句将过去的岁月比作下坡的车轮,运用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C . 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既伤古,又悼今。
D . 颈联“淋漓痛饮”是因为诗人被任用后的喜悦,“慷慨悲歌”是因为白发新添事业未竟。
(2)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8. (6分) (2019高二上·鞍山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一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抒发了回归田园太晚的心情。
(2)《膝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雨过天晴,阳光普照的画面。
(3)《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左右为难,处境尴尬。
六、语言表达 (共3题;共16分)
9. (5分) (2015高二上·孝感期中) “批注”就是写下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阅读后对文本内容的归纳、鉴赏、挖掘和整理。
请参照事例,自选角度,给《装在套子里的人》选段写一条批注,要求语言简洁流畅。
示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他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
批注:简笔勾勒,表现先生办事认真,学问和书法的修养都很好。
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重。
《装在套子里的人》
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批注:
10. (6分)下面是一些关于学生吸烟的数据,请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40字)
据有关统计,我国吸烟人群平均年龄呈下降趋势,各职业高中生中,超过90%的男生吸烟,我国13~18岁青少年约1.3亿,已超过5 000万人吸烟或尝试吸烟。
吸烟学生出现斗殴、赌博和观看色情制品的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2.6倍至4.1倍,吸烟学生出现抑郁、自杀意念和离家出走行为是不吸烟学生的1.2倍到4倍,失足青少年试吸率和吸烟率分别为94.4%和69.7%。
11.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师生共话志向,各言其志,轻松、和谐、畅快,不落窠臼、不入俗套,侃侃而谈……这样的课堂是让人向往的,这样的老师也是让人敬佩的。
作为学生,你希望有什么样的课堂和老师?请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
要求:用语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80字。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二上·伊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小张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工作,就在一家公司做会计。
三年多过去了,他
发现这种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换工作,向计算机公司海投简历,接到几家面试通知,但都未成功。
面试官说他没工作经验。
现在知识更新快,他学的那些已跟不上时代了。
他打算充电再考几个证,却静不下心来。
工作忙,没空看书;想辞职专攻计算机,又觉得代价太大。
为此,他每天闷闷不乐,工作不如以前有激情了。
前段时间,他又觉得自己适合做文字工作……
材料二:小刘大学学的是金融。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保险营销。
虽专业对口但没什么业绩。
他辞职做了会计,后又退出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不喜欢和数字打交道。
陆续换了几份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擅长做文案策划之类的工作。
于是,下班后,他坚持学习文案策划,最终成功转型。
现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天都神采飞扬。
上述现象引发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给小张或小刘写一封信,表达你的看法,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行健”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1、
1-2、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1、
4-2、
5-1、
5-2、
5-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6-1、
6-2、
6-3、
6-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
7-1、
7-2、
五、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8-1、
8-2、
8-3、
六、语言表达 (共3题;共16分)
9-1、
10-1、
11-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