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施工专项方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槽施⼯专项⽅案解析
渡槽混凝⼟专项⽅案
批准:周⼴辉
编写⼈:侯天明
⼴东建⼯对外建设有限公司马德望省kanghot灌溉发展⼆期项⽬部
2013年02⽉25⽇
渡槽混凝⼟施⼯⽅案
1、概述
本⼯程为马德望灌溉发展项⽬⼆期项⽬,此专项施⼯⽅案主要针对⼀⼲渠⼯程中渡槽施⼯。
本⼯程渡槽概况见下表:⼀⼲渠1#渡槽桩号:MC 5+561~5+571段长度10m,为渡槽进⼝渐变段;MC 5+621~5+631段长度10m,为渡槽出⼝渐变段;MC 5+571~5+621段长度50m,为渡槽槽⾝段。
1#渡槽主要施⼯内容有渐变段2个,槽台2个,排架柱4个,槽⾝5跨,总长度70m。
⼀⼲渠2#渡槽桩号:MC 7+267~7+277段长度10m,为渡槽进⼝渐变段;MC 7+307~
7+317段长度10m,为渡槽出⼝渐变段;MC 7+277~7+307段长度30m,为渡槽槽⾝段。
2#渡槽主要施⼯内容有渐变段2个,槽台2个,排架柱2个,槽⾝3跨,总长度50m。
每节槽⾝之间设置⽌⽔铜⽚和沉降缝,渡槽两侧的采⽤粘⼟回填。
渡槽⼯程量⼀览表
序号名称单位⼯程量备注
1 ⼟⽅开挖m3 2712.59
2 ⼟⽅回填m
3 1913.49
3 C10混凝⼟垫层m3 12.56
4 C20混凝⼟m3 457.50
5 C25混凝⼟m3 110.87
6 C30混凝⼟m3 216.05
7 M7.5浆砌⽯m3 1329.57
8 抛⽯m3 295.00
9 钢筋m3 61.11
10 2cm沥青松⽊板m2 58.00
11 厚1mm⽌⽔铜⽚m3 84.00
12 砂砾⽯垫层m3 46.16
13 10mm预埋钢板m2 17.76
渡槽截⾯形式:
渡槽标准断⾯
2、渡槽混凝⼟施⼯特点
本⼯程渡槽断⾯ 2.5m×2m,渡槽槽⾝底板厚30cm,边墙厚30cm,排架柱为40cm×50cm。
重⼒式桥台采⽤C20素砼基础和台⾝,C25钢筋混凝⼟台帽,排架柱采⽤C25钢筋混凝⼟,C25钢筋混凝⼟排架柱,槽⾝采⽤C30钢筋混凝⼟。
本⼯程混凝⼟主要为薄壁混凝⼟结构,根据混凝⼟结构形式,为便于⼯程施⼯,提⾼⼯作效率,降低成本投⼊,项⽬部拟采⽤0.6m×1.5m、0.3m×1.5m、0.2m×1.5m钢模施⼯。
3、编制依据及原则
3.1、编制依据
1)、马德望灌溉发展项⽬⼆期项⽬渡槽施⼯图纸;
2)、本⼯程现场实际情况;
3)、主要依据现⾏的设计、施⼯及验收规范。
3.2、编制原则
3.2.1、安全的原则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程建设的各项⽅针和政策。
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案,制定可靠合理的安全措施并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在确保万⽆⼀失的前提下组织施⼯。
3.2.2、指导施⼯的原则
根据本⼯程特点结合以往类似⼯程实践经验,遵循建筑施⼯⼯艺及其技术规律,主要针对⼯程主体及关键部位制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案,确保⼯程建设顺利实施。
3.2.3、确保⼯期的原则
采⽤流⽔施⼯⽅法,合理安排进度,适⽤现代管理⽅法,根据现场变化情况,编制好各阶段性⼯程的进度计划,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作业,搞好⼯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达到时时控制,处处控制的效果,确保实现⼯期⽬标。
3.2.4、科学配置的原则
本⼯程⾃项⽬管理⼈员⾄施⼯作业队伍,均由参加过类似⼯程的优秀管理⼈员及施⼯队伍组成,具有丰富的施⼯经验,对渡槽⼯程施⼯管理和⼯程建设得⼼应⼿。
同时,投⼊⾼效先进的施⼯设备,提⾼劳动⽣产率,努⼒缩短⼯期,降低⼯程成本。
3.2.5、合理布置的原则
尽可能减少施⼯设施,合理储存材料物资,减少运输⼯作量。
合理安排⽣产、⽣活场地。
4、施⼯布置
4.1、⽔、电布置
施⼯⽤⽔主要⽤于施⼯现场的仓号冲洗,混凝⼟养护,撒⽔除尘等,施⼯⽤⽔来⾃项⽬部指定⽔源取⽔,使⽤洒⽔车取⽔后送⾄施⼯现场,施⼯⽤⽔由蓄⽔池存放,塑料软管输送到仓号。
渡槽施⼯⽤电主要⽤于施⼯作业⾯钢筋焊接、混凝⼟浇筑等⽤电,施⼯⽤电采⽤24kw发电机电机,此外施⼯⾯两侧布置2~3
盏1KW碘坞灯作为⼤⾯积照明,可满⾜施⼯区照明需要。
4.2、施⼯道路布置
渡槽施⼯道路主要采⽤⼀⼲渠渠道堤顶作为运输道路。
4.3、混凝⼟⽣产系统布置
本⼯程混凝⼟采⽤拌合楼集中搅拌。
5、施⼯施⼯计划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项⽬特点,制定如下施⼯计划:渡槽施⼯顺序和⽇期分
别为:
施⼯顺序:基础施⼯→墩柱施⼯→槽⾝施⼯→连接段施⼯→进、出⼝施⼯→竣⼯清
理
渡槽计划进度表
序号名称天数计划开⼯时间计划完⼯时间备注
1 ⼀⼲渠1#渡槽70 2013/03/01 2013/05/10
2 ⼀⼲渠2#渡槽60 2014/03/01 2014/04/30
6、施⼯⽅案
6.1、基础
1、测量放样
放出基础中⼼点,根据放出的中⼼点,结合图纸基础尺⼨,每侧留出3m⼯作⾯,放出基坑下边线,按1:1.5的坡度放出基坑上边线。
施⼯放样必须准确,放样完毕,经⾃检合格后,报测量监理⼯程师抽检,确保每道⼯序质量有追溯性。
2、基坑开挖
由于表层⼟质较差、易坍塌,开挖基坑根据⼟质和基坑的深度的情况,按1:1.5的坡度开挖。
基坑开挖完成,⼈⼯修理基础⾯,保证基坑底标⾼符合设计要求。
3、砼垫层:基础⾯验收合格后,浇筑10cm厚的C10细⽯混凝⼟垫层。
以保证基础⾯的强度,且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时不会受到周边⼟的污染。
4、钢筋加⼯和安装
钢筋在加⼯棚集中加⼯并按编号放置,现场进⾏安装绑扎。
钢筋原材进场要通过试验,合格后⽅能投⼊使⽤,钢筋焊接试验室要按频率进⾏抽检。
严格按图纸下料,加⼯成型好的钢筋按规格、长度堆放整齐,并注意防⾬、防锈。
最后集体运⾄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加⼯时,还应着重注意以下⼏点:
①钢筋表⾯应洁净,使⽤前应将表⾯油渍、漆⽪、鳞锈等清除⼲净;
②应避免在结构的最⼤应⼒处设置接头,并应尽可能使接头交错排列,接头间距互错开的距离应⼤于35d(d为钢筋直径)。
③焊接点与弯曲处的间距应⼤于10d(d为钢筋直径)。
④焊接时存留的焊渣应除去。
5、模板安装
①、底模采⽤细⽯混凝⼟抹⾯,侧模采⽤⼤型钢板。
②、两块模板之间⽤海绵条塞紧并上紧螺栓,侧模与底模之间接缝⽤⾼标号砂浆填实。
③、模板安装时。
采⽤对拉螺栓进⾏固定,间距控制在0.6×0.9m范围内,外侧⽤钢管搭⽀架撑牢,所有⽀撑必须牢固、稳定,不出现胀模现象,并注意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5cm。
④、脱模剂采⽤纯机油,涂刷时采⽤滚筒,确保均匀⽆堆积现象。
⑤、⼈⼯进⾏模板拼装。
⑥、测量出砼⾯的⾼程,并在模板上⽤墨线标注出来。
6、混凝⼟浇筑
⽤砼罐车将混凝⼟运输⾄现场。
混凝⼟⼊仓根据施⼯作业区基坑深、开挖⾯⽐较⼤的特点,采⽤填⾼原地⾯⽤长溜槽使砼⼊仓。
砼采⽤⽔平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上下两层间隙时间控制在初凝时间以内并应尽量缩短,在振捣时要将插⼊式振捣器的振动棒稍伸⼊到下层。
振捣时间以被振捣砼表⾯停⽌沉落和表⾯⽓泡不再冒出为准。
7、拆模及养护
①、当混凝⼟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拆除模板,混凝⼟强度通过平⾏养护的试块经抗压强度试验进⾏判定。
模板拆除后及时将附着在模板上的砼渣等理⼲净,并将内表⾯⽤细砂轮打磨,以减少模板的变形,增加连续使⽤次数。
②、砼养护采⽤洒⽔养护,不少于14天。
6.2、墩柱施⼯
墩柱采⽤搭架⽴模,在扩⼤基础上凿去上⾯浮浆,扩⼤基础与墩柱接合⾯良好,处理好扩⼤基础预埋钢筋。
在槽台上测量放样出薄壁墩中⼼点、纵、横轴线,弹出墩模板位置线。
墩柱模板采⽤定型钢模板;模板拼装必须保证⾜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保证模板的平整度满⾜技术规范要求,对模板的固定要牢固可靠。
1、钢筋制作与安装
钢筋在加⼯场地集中加⼯,运⾄现场绑扎、成型。
钢筋加⼯艺同上所述。
墩柱钢筋施⼯时,墩柱钢筋笼安装时对位要准确,采⽤垂线法定位,中⼼点误差控制在2cm内,墩柱边侧的保护层利⽤垫块来保证。
2、模板安装
墩柱模板由于采⽤钢模板,⽤吊车协助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要检查其中定位垂直度,垂直度⽤吊锤检查。
3、砼浇筑及养护
浇筑混凝⼟前,应对⽀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砼浇注,采⽤汽车吊吊罐⼊仓。
模板内的杂物、积⽔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海绵或泡沫填塞严密。
在模板上标出砼设计⾼程,浇筑混凝⼟前,模板内⾯要涂刷脱模剂,砼浇注前检测砼的坍落度和含⽓量,保证砼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按⼀定的厚度、顺序和⽅向分层浇筑。
分层应⽔平,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
采取吊车垂直运输,设置串筒设施卸浇混凝⼟,在每层混凝⼟浇筑过程中,随混凝⼟的灌⼊及时采⽤插⼊式振动棒振捣。
振动棒振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半径的1.5倍;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保持5-10cm,并避免碰撞钢筋,不得直接或间接地通过钢筋施加振动。
振捣上层混凝⼟时,振动棒应插⼊下层混凝⼟5~10cm。
对每⼀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密实为⽌。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停⽌下沉、不再冒出⽓泡、表⾯呈现平坦、泛浆。
浇筑混凝⼟过程中,设专⼈检查⽀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混凝⼟浇筑完成后,待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后拆除模板,拆除的模板必须⽴即进⾏清理和修整,涂上脱模剂备⽤。
模板拆除后及时洒⽔养护。
4、墩帽施⼯
①、墩柱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周围进⾏⼟⽅回填,为使墩帽施⼯⽅便,且便于槽⾝施⼯,将渠道回填⾄槽⾝下底⾯的⾼程,回填⼟采⽤压路机分层碾压、墩柱周边⽤平板振动器夯实。
在回填⾯上搭设⽀架,⽀架下⽅设垫块,保证架⾝结构的稳定。
⽀架搭设应牢固,应具有⾜够的刚度和强度。
②、在⽀架上⽅搭设平台,进⾏墩帽⽀模,模板采⽤钢筋内拉。
③、钢筋现场绑扎,钢筋和模板之间要设置垫块,垫块呈梅花状分布。
④、在模板上标出砼设计⾼程。
⑤、混凝⼟⼊仓采⽤汽车吊吊罐⼊仓,⼈⼯平仓。
砼振捣采⽤φ50型插⼊式振捣器。
在浇筑后初凝前,按标⾼⽤铝合⾦刮尺刮平,然后⽤⽊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密实,再⽤铁搓板压光,减少砼表⾯⽔分的散发,以控制砼表⾯龟裂。
⑥、混凝⼟养护:洒⽔养护。
6.3、进出⼝段的施⼯
①、渡槽进出⼝渐变段有挡⼟墙变成斜坡,坡⽐为1:0.625~1:1.25。
渐变段模板制作安装,采⽤Φ48钢管对顶加固。
a模板组拼:墙体外模板采⽤⽊模和内模板采⽤0.6×1.5m的钢模组拼⽽成。
b搭设钢筋⾻架:利⽤Φ12钢筋⾻架焊接渐变段样架,模板沿钢筋⾻架⽅向拼装和加固。
c安装模板及固定对拉螺栓:由下向上逐层拼装固定。
正反两⾯设对拉螺栓,间距为0.6×0.9m,螺栓的直径为12mm,在每⼀排对拉螺栓与钢模接触处,在钢模接缝处,⽤5mm厚⼩钢板条与对拉螺栓相连接,宽度⽐钢模厚度略长,以利于模板拆除并减少模板损坏。
拆模后⽤切割机沿砼表⾯切除对拉螺栓端头,并⽤磨光机磨平。
两边加固采⽤钢管对顶,但浇筑时,两边砼要做到同时上升,钢模的纵横围檩采⽤⽅钢围檩,模板缝采⽤海绵条填实。
为了增加模板的整体强度,两个外侧模板的顶部⽤钢筋连接。
浇筑砼时要派专⼈检查模板及⽀撑稳定性,防⽌变形。
②、在模板上标出砼设计⾼程。
③、混凝⼟⼊仓采⽤汽车吊吊罐⼊仓,⼈⼯平仓。
砼振捣采⽤φ50型插⼊式振捣器。
在浇筑后初凝前,压顶按标⾼⽤板刮平,然后⽤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密实,再⽤铁搓板压光,减少砼表⾯⽔分的散发,以控制砼表⾯龟裂。
④、混凝⼟养护:洒⽔养护,不少于14天。
6.4、槽⾝施⼯
槽⾝结构底模采⽤满堂脚⼿架,槽⾝混凝⼟浇筑分两次进⾏。
第⼀次浇筑⾄倒⾓以上30㎝,第⼆次完成浇筑。
槽⾝下⼟⽅回填:墩柱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沿渠道轴线进⾏⼟⽅回填,回填⼟顶宽为5m。
回填⼟采⽤⾃卸车从就近弃⼟场拉运,采⽤机械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要求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回填⼟压实度不⼩于0.92;墩柱与砼扩⼤基础附近采⽤⼈⼯回填、平板振动器夯实。
⼟⽅回填完成后铺设预制桥⾯板,有利于脚⼿架搭设。
以便把上部荷载较均匀地分散到地基上。
6.4.1、⽀架设计
(1)材料要求
本⼯程⽀撑架全部采⽤钢管脚⼿架,选⽤Φ48*3.5mm的焊接钢接钢管。
底梁模板
侧⾯横肋选⽤Φ38*3.0mm的焊接钢管。
①脚⼿架杆件⼒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变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钢的规定。
②使⽤的钢管不得有弯曲、变形、开焊、裂纹等缺,并涂防锈漆作防腐处理,不合格的钢筋钢管决不允许使⽤。
③使⽤的扣件要全数进⾏检查,不得有⽓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要严格整形且没有损坏,保证与钢管扣紧的接触良好,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
(2)材料使⽤量
为满⾜施⼯进度计划要求,本⼯程槽⾝施⼯配置三套⽀撑材料。
6.4.2、⽀撑架结构形式
碗扣⽀架体系由⽀架基础(铺设30cm预制桥⾯板)、5×10cm双拼⽅钢、可调节底托、Φ48×3.5mm碗扣⽴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钢做纵横向托梁。
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等组成。
6.4.3.模板⽀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
⽴杆上端伸出⾄模板⽀撑点长度(m):0.10;模板⽀架搭设⾼度(m):3.00;
采⽤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撑连接⽅式:⽅⽊⽀撑;
⽴杆承重连接⽅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系数:0.80;
6.4.4.荷载参数
模板⾃重(kN/m2):0.350;混凝⼟与钢筋⾃重(kN/m3):25.000;
施⼯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6.4.5.材料参数
⾯板采⽤钢⾯板,厚度为18mm;板底⽀撑采⽤⽅⽊;
⾯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205;
⽊⽅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的间隔距离(mm):600.000;
⽊⽅的截⾯宽度(mm):50.00;⽊⽅的截⾯⾼度(mm):100.00;
图2 楼板⽀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6.4.6.模板⾯板计算
模板⾯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板进⾏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板的截⾯惯性矩I和截⾯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82/6 = 54 cm3;
I = 100×1.83/12 = 48.6 cm4;
模板⾯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楼板和模板⾯板的⾃重(kN/m):
q1 = 25×0.12×1+0.35×1 = 3.35 kN/m;
(2)活荷载为施⼯⼈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1= 1 kN/m;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q=1.2×3.35+1.4×1= 5.42kN/m
最⼤弯矩M=0.1×5.42×6002= 195120 N·mm;
⾯板最⼤应⼒计算值σ =M/W= 195120/54000 = 3.613 N/mm2;
⾯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 N/mm2;
⾯板的最⼤应⼒计算值为 3.613 N/mm2⼩于⾯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 =q1= 3.35kN/m
⾯板最⼤挠度计算值ν= 0.677×3.35×6004/(100×210000×48.6×104)=0.029 mm;
⾯板最⼤允许挠度[ν]=600/ 250=2.4 m m;
⾯板的最⼤挠度计算值0.029 mm ⼩于⾯板的最⼤允许挠度 2.4 mm,满⾜要求!
6.4.
7.模板⽀撑⽅⽊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惯性矩I和截⾯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5×10×10/6 = 83.33 cm3;
I=b×h3/12=5×10×10×10/12 = 416.67 cm4;
⽅⽊楞计算简图(mm)
1.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楼板和模板⾯板的⾃重(kN/m):
q1= 25×0.6×0.12+0.35×0.6 = 2.01 kN/m ;
(2)活荷载为施⼯⼈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0.6 = 0.6 kN/m;
2.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q = 1.2 × q1+ 1.4 ×q2 = 1.2×2.01+1.4×0.6 = 3.252 kN/m;
最⼤弯矩M = 0.1ql2 = 0.1×3.252×12 = 0.325 kN·m;
⽅⽊最⼤应⼒计算值σ= M /W = 0.325×106/83333.33 = 3.902 N/mm2;
⽅⽊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 N/mm2;
⽅⽊的最⼤应⼒计算值为 3.902 N/mm2⼩于⽅⽊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要求!
3.抗剪验算
截⾯抗剪强度必须满⾜:
τ = 3V/2bh n< [τ]
其中最⼤剪⼒: V = 0.6×3.252×1 = 1.951 kN;
⽅⽊受剪应⼒计算值τ = 3 ×1.951×103/(2 ×50×100) = 0.585 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τ] = 1.4 N/mm2;
⽅⽊的受剪应⼒计算值0.585 N/mm2⼩于⽅⽊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 N/mm2,满⾜要求!
4.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q = q1 = 2.01 kN/m;
最⼤挠度计算值ν= 0.677×2.01×10004 /(100×9000×4166666.667)= 0.363 mm;
最⼤允许挠度[ν]=1000/ 250=4 mm;
⽅⽊的最⼤挠度计算值0.363 mm ⼩于⽅⽊的最⼤允许挠度 4 mm,满⾜要求! 6.4.8.板底⽀撑钢管计算⽀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撑传递⼒,P=3.252kN;
⽀撑钢管计算简图
⽀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