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
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天津科技大学针对制定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国家标准
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4年6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2.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由起草小组组织撰写标准文本和
编制说明。

3.标准起草工作组于2014年9月,把完成整合的标准初稿上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
评委员会秘书处。

主要起草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起草人:孙平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本标准无技术内容上的修改,只对其格式进行了修改。

主要调整内容说明如下:
1.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对原标准整体内容进行了格式转化。

2.新标准中,增加了“1范围”,去掉“可用于食品作乳化剂、渗透剂、增稠剂”;
3.新标准中,增加了“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在新标准的“3技术要求”中,用“3.1感官要求”替代原标准中的“外观”,并添加了“要
求”和“检验方法”;
5.在新标准的“技术要求”中,用“3.2理化指标”替代原标准中的“项目和指标”,并添
加了“检验方法”;在“技术要求”的“3.2理化指标”中的“重金属”、“砷(以As计)”、“镍(以Ni计)”的单位由原标准中的“%”改为“mg/kg”;
6.在新标准中,用“附录A“替代”2试验方法”;后文中,所有公式中相同的物理量按
出现顺序重新编制下标,质量(g)用m表示。

7.在新标准的“附录A”中,以“A.1鉴别试验”替代“2.1鉴别”;
8.在新标准的“附录A”中,用“试剂和材料”替代“仪器与试剂”;
9.去掉试剂的标准编号;
10.在新标准中,;;
11.在新标准的“附录A”中,用“分析步骤”替代“测定方法”,并将“;
12.在新标准的“氢氧化钾”的“0.05mol/L”替代“0.05N”;
13.在新标准中,用“酸值(以KOH计)的测定”、“皂化值(以KOH计)的测定”、
“羟值(以KOH计)的测定”分别替代“酸值的测定”、“皂化值的测定”、“羟值的
测定”;
14.在新标准中,用“A.3.3 结果计算”替代“,并用“式(A.1)”替代“式(1)”,用“w1”
替代“X”,“V”的标注用“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替代“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的标注用“空白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空白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删除了原标准中的“N--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增加了“c1--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用“M”替代原标准的“56.1”并标注为“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OH)=56.10]”,“m1”的标注以“试样量,单位为克(g)”替代“试样量,g”,增加了“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
15.在新标准中,以“0.05mol/L”替代“0.05N”;
16.在新标准中,用“A.4.4 结果计算”替代“,并用“式(A.2)”替代“式(2)”,用“w2”
替代“X1”以“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以“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删除了原标准中的“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增加了c2--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用“M”替代原标准的“56.1”并标注为“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OH)=56.10]”,“m2”的标注以“试样量,单位为克(g)”替代“试样量,g”,并添加了“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
17.在新标准中,以“A.5.4 结果计算”替代“,并用“式(A.3)”替代原标准的“式(3)”,
用“w2”替代“X2”以“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试样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以“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删除了原标准中的“N—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增加了“c3—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用“M”替代原标准的“56.1”并标注为“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OH)=56.10]”,“m3”的标注以“试样量,单位为克(g)”替代“试样量,g”,增加了“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
18.在新标准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按国标“GB/T 5009.74”,去掉原标准中的“2.5重
金属的测定”;
19.在新标准中,“砷”的测定方法按国标“GB/T 5009.76”,去掉原标准中的“2.6砷的测
定(砷斑法)”;
20.在新标准中,“镍”的测定方法按国标“GB/T 5009.138-2003”,去掉原标准中的“2.7
镍的测定”;
21.在新标准中,“酚酞”、“盐酸”的配置方法分别以“GB/T 603-2002、GB/T 601-2002”
替代“GB603-77、GB601-77”;
22.增加“;
23.在公式A.2和A.3中,分别增加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
升(mol/L),和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24.去掉原标准中的“3.检验规则”和“4.包装、标志、运输”。

三、国际标准情况
国内:QB/T3784-1999,GB5426-19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