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中水的循环与利用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10年4月1号修订版引言: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以下称规范)出版以来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建筑给排水行业的母规范。
文章结合1997年版和2003年版规范对2009年版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给排水修编部分内容做部分介绍和探讨。
一.给水部分:1.用水定额和水压1.1根据工程反馈的信息,宿舍用水时间特别集中,供水不足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宿舍设置集中或相对集中的盥洗间和卫生间,用水定额qo、小时变化系数Kh偏小是主要原因之一。
本次修编3.1.10条增加了宿舍和酒店式公寓的生活用水定额。
1.2规范表3.1.13删除了消耗水量大的软管冲洗方式的用水定额,补充了微水冲洗、蒸汽冲洗等节水型冲洗方式的用水定额。
2.水质和防水质污染2.1用生活饮用水作为中水、回用雨水补充水时,不应用管道连接(即使装倒流防止器也不允许),应补入中水、回用雨水贮存池内,且应有规范3.2.4C条规定的空气间隙。
3.2.3A条指出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2.2造成生活饮用水管内回流的原因具体可分为虹吸回流和背压回流两种情况,并针对两种情况做了解释和相关介绍。
规范3.2.4条指出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内产生虹吸、背压回流而受污染。
2.3 条文3.2.5对设置倒流防止器进一步明确。
规范对于从城镇给水管网的的引入管,要求在其引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此条有待进一步探讨,原因是自来水公司在小区引入管上是否要求安装倒流防止器有自己的规定。
2.4 3.2.5C条为新增条文。
生话饮用水给水管道中存在负压虹吸回流的可能,采用真空破坏器来消除管道内真空度而使其断流。
并列出4个场合中均存在负压虹吸回流的可能性。
2.5 3.2.5D条指出防止回流污染可采取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等措施和装置。
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和真空破坏器的选择,应根据回流性质、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设防等级确定。
3.系统选择3.1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避免水的损失和浪费,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完整版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2023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附条文说明] GB55020-20211总则1.0.1为在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建设中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工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的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基本规定2.0.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应具有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设施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有关应急预案。
2.0.2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的防洪、防涝标准不应低于所在区域城镇设防的相应要求。
2.0.3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选用的材料、产品与设备必须质量合格,涉及生活给水的材料与设备还必须满足卫生安全的要求。
2.0.4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选用的工艺、设备、器具和产品应为节水和节能型。
2.0.5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中有关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和节水设施的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0.6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应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并严格执行。
2.0.7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不应对建筑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危害。
2.0.8建筑给水排水设施运行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易燃、易爆及有毒化学危险品应实施严格管理,防止人身伤害和灾害性事故的发生。
2.0.9对处于公共场所的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和构筑物应采取不影响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
2.0.10设备与管道应方便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
2.0.11管道、设备和构筑物应根据其贮存或传输介质的腐蚀性质及环境条件,确定应采取的防腐蚀及防冻措施。
2.0.12湿陷性黄土地区布置在防护距离范围内的地下给水排水管道,应按湿陷性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完整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完整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2023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和水温的要求下,使节水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管理方便,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等民用建筑节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的节水设计。
1.0.3民用建筑节水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应为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以及安全保护等提供便利条件。
1.0.4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的基本要求。
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节水用水定额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后的平均日用水量。
2.1.2节水用水量采用节水用水定额计算的用水量。
2.1.3同程布置对应每个配水点的供水与回水管路长度之和基本相等的热水管道布置。
2.1.4导流三通引导接入循环回水管中的回水同向流动的TY型或内带导流片的顺水三通。
2.1.5回水配件利用水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不同的原理,使温度低的水向管道底部运动,温度高的水向管道上部运动,达到水循环的配件。
2.1.6总循环泵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设置在热水回水总干管上的热水循环泵。
2.1.7分循环泵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设置在单体建筑热水回水管上的热水循环泵。
2.1.8产水率原水(一般为自来水)经深度净化处理产出的直饮水量与原水量的比值。
2.1.9浓水原水(一般为自来水)在深度净化处理中排除的高浓度废水。
2.1.10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绿地、树木灌溉的方法。
2.1.11微喷灌微喷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是将水和营养物质以较小的流量输送到草坪、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溉方法。
建筑工程水处理
建筑工程水处理在建筑工程中,水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建筑工程水处理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水处理的重要性、常见的水处理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工程水处理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水处理已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建筑工程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建筑工程中用水广泛,包括供水、排水、消防水等各种用途。
然而,水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必须对水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建筑工程水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用水成本,减少废水排放,促进水的循环利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常见的水处理方法1. 水质净化水质净化是建筑工程水处理的基本环节。
常见的水质净化方法包括过滤、沉淀、溶解气体去除等。
过滤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使水变得清洁透明。
沉淀是指通过加入沉淀剂将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团,并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
溶解气体去除则是通过通入气体或利用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溶解气体去除。
2.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确保水中的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防止疾病传播。
目前常见的消毒处理方法有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氯消毒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添加氯化物或次氯酸盐使水中的微生物受到破坏。
3. 循环水利用循环水利用是指将建筑工程中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相同或相似的用途。
循环水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源的占用。
常见的循环水利用方法包括净化、消毒、再循环等。
三、建筑工程水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 高效节能未来的建筑工程水处理将更加关注节能的问题。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优化水处理设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智能化管理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水处理将趋向智能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监测系统等设备的应用,实时监测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调节操作参数,提高水处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水的循环利用_中班科学教案
水的循环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水资源的供给却越来越紧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的循环利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一、什么是水的循环利用?水的循环利用指的是将各种形式的废水透过多个处理工艺后,使其成为符合规定的环境和卫生标准的水,用于人类生活或工业生产的过程。
水的循环利用主要包括蓄集、调节、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再生及后处理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可以实现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再回收到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
二、水的循环利用能够带来哪些好处?1.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是在一些地区,水资源却非常匮乏,这样的地区通常要依靠长途运送水资源来维持生活,非常不方便,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通过水的循环利用,我们可以将废水处理成可以用作生活或工业的水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抽取,还能缓解缺水问题。
2.降低环境污染废水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其中包括水土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
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可以让废水更好地回归自然环境,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3.节约大量的水资源通过水的循环利用,我们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的抽取,同时还可以减少人类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度,让这些水资源更加可持续。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水的循环利用,我们可以将废水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样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水的循环利用需要哪些技术支持?1.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主要利用半透膜将废水进行过滤,从而使得废水中的杂质得到有效去除。
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病菌、有机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使废水更加符合环保标准。
2.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一定的微生物菌种对废水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以分解消失。
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方面,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
3.物化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主要是以化学反应为主要手段对废水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以转化成为更加安全的物质。
《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规程》条文说明
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规程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ainwate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incivil buildingDB**/T******条文说明目次1 总则 (x)3 设计参数 (x)3.1 降雨参数 (x)3.2 水量与水质参数 (x)4 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设置 (x)4.1 一般规定 (x)4.2 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方案 (x)4.3 系统选择 (x)5 雨水收集与排除 (x)5.1屋面雨水收集 (x)5.2硬化地面雨水收集 (x)5.3雨水弃流 (x)5.4雨水排除 (x)6 雨水入渗 (x)6.1一般规定 (x)6.2渗透设施 (x)6.3渗透设施计算 (x)7 雨水储存与回用 (x)7.1一般规定 (x)7.2储存设施 (x)7.3雨水回用供水系统 (x)7.4系统控制 (x)8 水质处理 (x)8.1处理工艺 (x)8.2处理设施 (x)8.3雨水处理站 (x)9 调蓄排放 (x)1总则1.0.1 本规程编制的主要目的是结合浙江的天气气候条件和经济建设发展水平,贯彻国务院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地区不透水地面面积逐年增长,造成雨水资源流失、地下水位逐步下降等问题的同时,也造成城市内涝频现。
实施贯彻雨水控制与利用可以在强降雨中不同程度地减轻周边区域积水现象,对减轻洪涝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也是节水的重要措施,雨水的控制和利用与目前浙江省正在实施的“五水共治”政策中的各个环节都是相关和相辅相成的。
本规程的制定,对指导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使其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对规范浙江地区的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0.2 本条规定规程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对本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都适用,内容涵盖了对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规划、设计的相关规定。
给排水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建筑内部热水及饮水供应
第十一章建筑内部热水及饮水供应11-1 热水供应系统一、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一般采用小型加热器在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局部范围内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
一般适用于热水用量小且分散的建筑,如饮食店、理发店、门诊所、办公楼等。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锅炉或换热器在锅炉房或热交换站中将水集中加热,通过热水管道向一栋或几栋建筑输送热水。
适用于热水用水量大,用水点多且较集中的建筑,如旅馆、医院、住宅、公共浴室等。
区域热水供应系统:一般以集中供热的热网做热源来加热冷水或直接从热网中取水,通过室外热水管网向城市街坊、住宅小区各建筑输送热水。
一般适用于要求热水供应的建筑甚至多且较集中的城镇住宅区和大型工业企业。
二、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为例,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两个循环系统组成。
第一循环系统包括发热设备、加热设备及热媒管道,其功能是制备一定水温和水量的热水;第二循环系统包括建筑内部热水配水管网,回水管网及各种附件,其作用是将热水送至各用水点,并保证各配水点热水的温度。
1、热媒系统也称第一循环系统(热媒、水加热器和热媒管网)由锅炉生产的蒸汽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而后变成冷凝水,靠余压回到凝结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水泵作用压送至锅炉重新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传递过程。
2、热水供应系统也称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在水加热器中冷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经配水管网送至各热水配水点,而消耗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网直接补给。
本系统中各立管、水平干管甚至支管处都设了回水管,其目的是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使一定量的热水通过回水管流回加热器重新加热,以补充管网所散失的热量,从而保证了各配水点设计水温。
3、附件包括热媒和热水的控制附件、配水附件。
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罐、补偿器、闸阀、水嘴等。
三、热水供水方式1、直接加热与间接加热直接加热主要是利用热水锅炉,把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温度或是通过蒸汽锅炉将蒸汽直接通入冷水混合转换成热水。
论建筑节水
论建筑节水摘要:我们需要向社会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真正做到人人自觉节水。
同时还要利用经济手段,如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阶梯式或季节式水价等手段,促进节水措施的实施。
本文将就建筑用水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建筑用水的特点,探讨建筑节水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城市生活用水几乎都是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完成的。
想要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搞好建筑节水。
根据目前生活供水现状及生活用水现状,建筑给排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在建筑物中,通常卫生器具是给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它们节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节水工作的成效,因此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是实现建筑节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节水型卫生器具包括:①便器冲洗设备。
便器冲水量占家庭生活全天用水量的30%~40%,在保证冲洗干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小容量卫生器具代替大容量卫生器具,起到节约冲水量的目的。
②节水型水龙头。
水龙头遍及各种建筑物,是使用最频繁的配水装置,也是最常见的浪费水的部件。
普通的水龙头在使用时流量大,水花飞溅,水的有效利用率低。
而节水龙头大都采用陶瓷阀芯,提高密封性,可以开合数十万次不漏一滴水,与旧式水龙头相比,可以节水30%~50%。
节水龙头由于装了起泡器,它可以让流经的水和空气充分混合,让水流有发泡的效果,水的冲刷力提高不少,从而有效减少用水量。
有些节水龙头能自动地、不间断地弥补水压、水温的变化,能使水温瞬间达到用户的温度要求,减少温度过渡时的费水消耗。
双档开关的节水龙头的第一档控制50%的出水流量,适合于人们洗手、洗脸等基本洗嗽需求;第二档,就会有100%的出水量了,可用于洗衣、洗菜。
通过两个开关档的控制,可以达到简单但有效的节约用水。
③节水型沐浴设施。
传统沐浴无用耗水量大,而采用单管恒温供水,可节水10%~15%;公共浴室淋浴智能ic卡控制系统可节水30%以上。
二、倡导建立小区废水回用系统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城市要通过节水来达到对外界水源的最少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最少的损坏。
水在建筑中的作用
水在建筑中的应用前言:水与建筑的关系,即两者彼此之间的相对姿态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水是一种泛指、概念的内涵,外延较为模糊;建筑是具体的实在的。
因此,水和建筑的联系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一.水作为一种创造元素水能激发建筑师的创造性,由于水的物质特性,使其具有丰富变化的形态、色彩和声音。
在中国的古代,水往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是抒发诗人情怀的对象之一。
对建筑师来说,水和建筑的结合同样能激发建筑师的创造思维,成就灵动的空间,,著名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常在建筑中引入水的参与,他认为“水具有刺激想象力,唤起各种可能性的不可思议的能力,水是没有色彩的物质,但是谁的世界又是具有无限的多彩,而水是照物之镜,是与人的精神相关的。
水之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
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
安藤忠雄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
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见方的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叠合。
环绕它们的是一道“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
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
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参观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
在这样的视景中,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道四面以玻璃围合的入口。
这是一个光的盒子,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
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意。
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
接着,人们从这里走下一个旋转的黑暗楼梯来到教堂。
水池在眼前展开,中间是一个十字架。
一条简单的线分开了大地和天空、世俗和神明。
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以直接与自然接触,听到树叶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
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加寂静。
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自我。
建筑给水热水及饮水供应设计
建筑给水热水及饮水供应设计6 热水及饮水供应6.1 一般规定6.1.1 热水供应系统应在满足使用要求水量、水质、水温和水压的条件下节约能源、节约用水。
6.1.2 热水系统所采用的设备、设施、阀门、管道、附件等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使用。
6.2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6.2.1 热水用水定额应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按表6.2.1-1确定。
卫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水用水定额及水温应按表6.2.1-2确定。
表6.2.1-1 热水用水定额注:1 表内所列用水定额均已包括在本标准表3.2.1、表3.2.2中。
2 本表以60℃热水水温为计算温度,卫生器具的使用水温见表6.2.1-2。
3 学生宿舍使用IC卡计费用热水时,可按每人每日最高日用水定额25L~30L、平均日用水定额20L~25L。
4 表中平均日用水定额仅用于计算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器面积和计算节水用水量。
表6.2.1-2 卫生器具的一次和小时热水用水定额及水温注:1 一般车间指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中规定的3、4级卫生特征的车间,脏车间指该标准中规定的1、2级卫生特征的车间。
2 学生宿舍等建筑的淋浴间,当使用IC卡计费用水时,其一次用水量和小时用水量可按表中数值的25%~40%取值。
6.2.2 生活热水的原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生活热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热水水质标准》CJ/T 521的规定。
6.2.3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原水的防垢、防腐处理,应根据水质、水量、水温、水加热设备的构造、使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并按下列规定确定:1 洗衣房日用热水量(按60℃计)大于或等于10m3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300mg/L时,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150mg/L~300mg /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2 其他生活日用热水量(按60℃计)大于或等于10m3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30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阻垢缓蚀处理;3 经软化处理后的水质总硬度(以碳酸钙计),洗衣房用水宜为50mg/L~100mg /L;其他用水宜为75mg/L~120mg/L;4 水质阻垢缓蚀处理应根据水的硬度、温度、适用流速、作用时间或有效管道长度及工作电压等,选择合适的物理处理或化学稳定剂处理方法;5 当系统对溶解氧控制要求较高时,宜采取除氧措施。
浅谈武汉市民用建筑节水技术及管理——以青山区为例
城市 , 推行资源 可持续发展 , 学发展 的今 天, 科 节水 问题 凸显得越 来越 重要 。本 文以青山 区为例 , 论述武 汉市 民用建筑节水技术及管理 , 并以其 可实践性 向其他城市等更广泛 区域发展 。
关键词 : 民用建筑 ; 水循环经济 ; 节水技术 ;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u0 . T 2 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9 (0 20 — 0 1 0 1 9 802 1 )1 0 1 — 5 0
一
、
民用建 筑节水 的 必要性
施, 也是现阶段全球共 同关 注 和各 国政府 的重点议 主要是在饮用 , 洗涤 , 冲厕 , 洗澡及洗车等方面着
题之一。水资源极度短缺和严重浪费现象并存是 手进行的; 就公共建筑而言 , 主要从冲厕和场地清 我国现阶段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节 约用 水 应是 防止 洁等 方面人 手 。 水资源危机, 解决供需矛盾的长期的必要的方针。 青 山区的独立式旧房在节水方面主要依靠居 民用建筑 ( il ud g , C iB ii )指供人们居住和进 民的传统方法 , v ln 比如 : 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 行公共 活动 的建筑 的总 称 。民用 建 筑按 使用 功 能 并及时关水 ; 使用脸盆洗脸及洗手 , 收集洗衣 , 洗 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有关数据显 菜 , 洗澡水等冲洗 马桶 ; 衣物集 中洗涤 , 洗涤剂放 示, 民用建筑用水量 占到总用水量 的 1%左右 , 6 人 适量 , 小件衣物手洗 ; 间断放水淋浴等。而新建的 们要生存 , 就少不了用水 , 故而民用建筑节水具有 小区式的集体住房在节水方面除了上述方面之外 十分 重大 的意义 。 还可 以靠新 型用 节水 设备 , 比如节 水龙 头 , 分量 可 是 经济效 益。减 少给 水 系统 的运 行 和维 护 调节出水量的大小 ; 节水型马桶 , 每次用水 9 , L 比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
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摘要:城市建设的生化过程,一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其中洪涝灾害就是城市化发展面临到的众多的难题之一,住宅小区需要有好的水利工程系统,才能够保证小区更好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一方面节约资源,一方面也为城市排水分担压力。
关键词: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案1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在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利用现状雨水收集利用有很多注意事项,从分类上来说,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
狭义上的雨水利用,是储存收集、利用雨水;广义上的雨水利用,要包含更多的内容,比如雨水渗透、雨水与地下水源的联系、雨水参与的地区水循环等等。
相关单位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尽可能的实现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保护,要完成这个过程,第一就是要先收集雨水,并进行储蓄和净化,以便后续使用,第二就是要建造人工水体或者自然的水体,利用现有资源更好的蓄水,方便后续工作的展开,达到提升城市水资源循环的目的。
第三就是合理的利用各种技术帮助,雨水能够顺利的渗入地点,成为地下水资源的补充资源,让生态可以有更好的循环。
2住宅小区雨水回用技术分析2.1生物滞留系统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很多时候可以设第未来作为缓冲带,让雨水能够在植物的帮助下节流。
也可以过滤雨水里面存在着的一些小流量的雨水,让雨水可以很好的停留在生物滞留带中,生物治疗能够广泛应用于汇水面积小的地方,其组成部分主要是雨水收集、砂滤层植被、种植土层、种植土壤覆盖层、以及雨水滞留层,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能够让生物滞留系统得到更好的发挥。
生物滞留系统的表面需要有比较低的空间来更好的收集雨水,一旦储存的雨水量比较大,必须要及时汇集在一起。
2.2路面雨水收集系统雨水管、雨水暗渠、雨水明渠,都是可以更好的的方法。
相关单位要合理运用雨水收集方法,将雨水混合在一起设计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地形来促进水体汇集。
工作人员设计的时候要考虑雨量大小对于系统的影响。
如果是小雨和初期雨水,那促进其自然下渗即可。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10年4月1号修订版引言: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以下称规范)出版以来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建筑给排水行业的母规范。
文章结合1997年版和2003年版规范对2009年版给排水设计规范中给排水修编部分内容做部分介绍和探讨。
一.给水部分:1.用水定额和水压1.1根据工程反馈的信息,宿舍用水时间特别集中,供水不足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宿舍设置集中或相对集中的盥洗间和卫生间,用水定额qo、小时变化系数Kh偏小是主要原因之一。
本次修编3.1.10条增加了宿舍和酒店式公寓的生活用水定额。
1.2规范表3.1.13删除了消耗水量大的软管冲洗方式的用水定额,补充了微水冲洗、蒸汽冲洗等节水型冲洗方式的用水定额。
2.水质和防水质污染2.1用生活饮用水作为中水、回用雨水补充水时,不应用管道连接(即使装倒流防止器也不允许),应补入中水、回用雨水贮存池内,且应有规范3.2.4C条规定的空气间隙。
3.2.3A条指出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2.2造成生活饮用水管内回流的原因具体可分为虹吸回流和背压回流两种情况,并针对两种情况做了解释和相关介绍。
规范3.2.4条指出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内产生虹吸、背压回流而受污染。
2.3 条文3.2.5对设置倒流防止器进一步明确。
规范对于从城镇给水管网的的引入管,要求在其引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此条有待进一步探讨,原因是自来水公司在小区引入管上是否要求安装倒流防止器有自己的规定。
2.4 3.2.5C条为新增条文。
生话饮用水给水管道中存在负压虹吸回流的可能,采用真空破坏器来消除管道内真空度而使其断流。
并列出4个场合中均存在负压虹吸回流的可能性。
2.5 3.2.5D条指出防止回流污染可采取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等措施和装置。
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和真空破坏器的选择,应根据回流性质、回流污染的危害程度及设防等级确定。
3.系统选择3.1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避免水的损失和浪费,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它关注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废物减少、材料选择等方面,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绿色建筑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既要满足人们对良好建筑环境的需求,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以下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几个原则:1. 能源效率绿色建筑应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减少能量的流失,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来供电,通过合理的建筑定位和天然采光来减少能源消耗。
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的设备也可以帮助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2. 清洁水资源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的水资源管理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原则。
通过收集与利用雨水、建筑排水的回收再利用、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等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3. 废物减少与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建筑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优化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工艺,选择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的材料。
在设计阶段,应进行材料寿命周期分析,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
4. 自然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保留原有生态系统,合理规划绿化区域,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
5. 健康与舒适绿色建筑应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使用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结合自然景观和绿色空间来提供更好的室外环境。
6. 社区参与与教育绿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与社区的交互和参与。
通过社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理解,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营中来。
总结: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涉及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废物减少与循环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健康与舒适、社区参与与教育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打造更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体验,同时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泉州蔡氏古民居建筑村落水循环特征分析
居住生活使用不便,严重的还会导致水患火灾等危害。
二 、人居环 境与 水
变化 ,河流与草场依据季节而变化,草原上的游牧 民族则需 要 依据 季节与 环境 的改 变而去 往水 草丰 富的地方 。 人 天生 就有 亲 近水 源 的喜好 ,这不仅 是生 存 的需要 ,也
是心灵 上某 种情 怀 ,有水 则活 、活 则旺 、旺则兴 ,这也 是古
黑 河 学 院 学 报
2 0 1 6 年第7 期( 2 0 1 6 年1 1 月)
J O U R N AL O F H E I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No . 7 2 01 6
泉州蔡 氏古 民居建筑村落水循环特征分析
傅 游 磊
( 泉 州师 范 学 院 美 术 与设 计 学 院 ,福 建 泉 州 3 6 2 0 0 0 )
寨 理水都 将 “ 水 循环 ”作 为社会 巾的头 等大 事 。城 村环 境 中 的产生 与 “ 逐 水草 而居 ” 的游牧 生活 息息相关 ,也 是最 能体 的水循环 表现 为对水 源 的引导 、收 集 、使用 、排放 ,以及灌 现 居住建 筑与水 的密切关 系 。 古 人对 自然 草原 没 有能 力去 控制 ,只能适应 草原 的 自然 溉 ,这些 “ 水循 环 ”处理得 当能使 百姓 安居 乐业 ,反之 不仅
关 键 词 :泉 州 I ;蔡 氏古 民居 ;水循 环 ;建 筑群 落 中图 分 类 号 :T U2 4 1 . 5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9 4 9 9 ( 2 0 1 6 ) O 7 — 0 2 O 2 一 O 4
考 察选址 地 的 “ 水 ” ,这个 “ 水 ”包 括很 多内容 ,有可直 接 观 测到 的地 表之水 ,也 有不 可直 接观测 的地 下水 以及水气 湿 “ 水 循环 ” 的词语 源 于地理 和 气候 学 ,意 为 自然界 中的 度 等 。在风水 学之 中称 为 “ 观水 ” , 并 且讲 究来水 开敞 去水 隐蔽 。河水 、湖水 、泉 水 、井水 、水气 以及 雨水 等都对 建筑 各种水体经过蒸发 、降水 、渗透、表面和地底流动等方式改 变 水体 的状态 ,并 由一个 区域 转移 到另 外一 个 区域 ,有 机地 选 址产 生很 大 的影 响 ,古人 寻 找的最 佳居住 地必然 对多 种状 将 两个 区域联 系在一 起 ,构成 “ 水循 环 系统 ” 。这是水 循环 态 “ 水 ”分 析选配 ,最 终选 择最 佳 的水环境 作为 建造房 屋之
自来水与绿色建筑标准
自来水与绿色建筑标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来水在满足人们日常用水需求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自来水与绿色建筑标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自来水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建筑。
它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理念,通过应用绿色技术和标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标准包括节能、节水、材料使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2. 自来水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1)节水:自来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节水是绿色建筑的一项重要原则。
自来水通过供应清洁用水的方式,为居住者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系统,如低流量水龙头、高效冲水马桶等,将自来水的使用量减至最低,提高了用水效率。
(2)水质保障:绿色建筑要求室内环境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居住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自来水作为室内环境中的重要水源之一,需要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预防污染和细菌滋生。
(3)排水处理:绿色建筑强调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其中涉及到废水的处理问题。
自来水在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绿色建筑通过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环境友好:自来水作为一种资源,需要在生产、输送和供应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绿色建筑中,自来水供应系统需要与其他环保技术相结合,如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 自来水与绿色建筑的协同发展随着绿色建筑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来水供应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自来水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建筑的号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供水质量和用水效率,以适应绿色建筑的需求。
例如,引入先进的供水处理技术,建设智能化的供水系统,提供用水监测和管理服务等。
回收房水的结构 -回复
回收房水的结构-回复回收房水的结构指的是如何收集和利用住房中的废水。
随着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回收房水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本文将一步步回答回收房水的结构及相关技术。
一、废水收集系统回收房水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废水收集系统。
这一系统可以包括屋顶、排水渠道、雨水收集装置和废水排放系统。
屋顶上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渠道收集到雨水收集装置中,废水则通过废水排放系统进入到池塘、下水道或处理厂。
二、水处理系统收集到的废水需要经过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和消毒,以确保其安全可用。
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沉淀池、过滤器、消毒器和再生水储存系统。
在沉淀池中,固体颗粒会沉淀到底部,然后通过过滤器去除细小的颗粒物。
消毒器会使用化学物质或紫外线来杀灭废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处理后的水可以储存在再生水储存系统中,供后续使用。
三、再生水利用系统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可以广泛应用于住房中的很多方面,如冲厕、浇灌、清洗和供暖等。
利用再生水可以大幅度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同时降低水费支出。
再生水利用系统可以包括储水装置、输水管道和相关的设备。
储水装置可以储存大量的再生水,并通过输水管道将其分配到各个使用点。
在需要使用再生水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关设备如冲厕器、喷洒灌溉系统等将其供给到相应的用途。
四、监测和维护系统为了确保回收房水的质量和可用性,需要建立监测和维护系统。
监测体系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监测水质、水位和系统的运行状态。
维护体系则需要定期检修和清洁各个部件,以确保再生水的质量和供给效果。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进行水质检测和分析,以确保再生水的安全可靠。
五、政策支持和社会意识回收房水的结构不仅涉及技术方面,也需要政策支持和社会意识的提升。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住房开发商和个人使用再生水系统。
此外,社会大众需要了解并支持回收房水的理念,提高对水资源的重视,并在生活中逐渐节约用水。
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设计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那么,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究竟有哪些呢?首先,能源效率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
这包括优化建筑的朝向和形状,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建筑物在白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同时,利用自然通风来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大窗户、中庭、通风井等元素,促进空气的流通。
此外,选择高效的能源设备和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使用节能灯具、高效的空调和供暖设备,以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地热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设备,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方面。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如低流量的水龙头、马桶和淋浴喷头,可以显著减少用水量。
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手段,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洗厕所等非饮用用途。
此外,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材料的选择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同样关键。
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既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又能降低建筑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例如,使用木材、竹子等可再生材料,以及回收的钢材、混凝土等。
同时,要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如甲醛、苯等,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健康。
绿色建筑还注重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化。
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装修材料、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以及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此外,减少噪音污染也是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
采用隔音材料、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降低外界噪音对室内的影响,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空间。
水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
水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程婧媛【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水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水具有灵活性,巧于变化.居住区的水景设计是结合居住区景观的特性,将水巧妙的融合进去,在居住区内形成各种形态的水元素景观.【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6(000)038【总页数】1页(P69)【关键词】居住;水;景观【作者】程婧媛【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2由于中国居住环境飞速发展,日渐成熟,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地位已经相比从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举足轻重。
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
居住区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质的构成;一种是精神文化的构成。
这两大构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文化意境提供了居住环境最理想的模式。
近年来,随着一股“绿色”热浪的兴起,有些小区的开发似乎进入了误区,片面地追求“绿化率”。
殊不知,单纯的有山有树有草有花而缺少水的景观,虽然元素丰富,却缺少了些许的灵性。
水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特征,它既可以是平缓的溪流,也可以是跌宕的叠水瀑布;不但能营造出静谧的氛围,也可以喧嚣吵闹;景物在水中色彩斑驳的倒影,也为景观设计增添了一抹色彩与生机。
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水的存在必不可少,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现代城市设计应尽可能创造亲水环境,使人们从接触水中活的良好的心理感受。
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溪水的流动营造出的潺潺水声都会给人以温馨、安定、回归自然的感觉。
而人工瀑布、喷泉又能给人以活跃与激情。
居住区中可以利用水体造景、调节小气候或作为儿童戏水场所,还可以供蓄水、消防只用。
水,可以以各种形状存在子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水元素在传统景观中的应用形式大致有静水、流水、落水和喷泉等几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建筑中水的循环与利用
摘要:在居住建筑的建设中简要的对使用节水,污水回用与雨水收集的措施进行介绍。
内容包括:1.节约室内用水的措施分别为审计方案、革新措施、改善卫浴设施等;2.污水回用技术的概念、优点及工艺流程;3.雨水回收与利用的示意与构造。
关键词:节水设备运用;污水回用;雨水收集
众所周知,中国许多地区饱受水资源短缺之苦,今年(2010年)的云南大旱更是让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对于我们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而言,在居住建筑的建设中就必须更加重视对污水的回收、对雨水的收集利用以及对节水设备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确保水的正常高效供给。
并且,在设计时需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保证安全的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和娱乐景观用水,制定相应的节水、污水处理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
图1普通家庭内水的消费状况。
资料来源《可持续建筑》
对于以往的居住建筑,与水的循环与利用及相关的生态化技术主要集中在节水方法上,大量的宣传报道均是要求百姓们养成节水的生活习惯,却往往忽视技术上的革新与设备上的更新。
污水回收一直是被大众所忽视的领域,而此方面的水资源浪费是巨大的。
由图1所示,普通家庭内水的消费状况:居住用水中只需2%的用水量需要达到饮用水标准,而绝大部分非饮用水大大低于的饮用水标准也可满足日常生活要求。
而现在国内(不含港澳地区)居住建筑用水饮用水与生活用水并没有分开,这必然造成用水的浪费和净化制
备的较大花费。
如果利用回收污水的措施,使得这些98%的污水能再次利用,将大大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对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使用雨水不仅可以作为中水使用,还可以冷却建筑外围护结构或建筑构成元素。
表面积水则有利于促进自然通风,利用蒸发效应制冷。
以下分别对使用节水,污水回用与雨水收集的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一、室内节水措施
节约室内用水的住宅区措施也减少了排出户外的废水流量,如果是节省热水还可以节省电能或煤气。
下面列举几个措施。
(一)审计方案:该措施包括确定用水量大的用户。
通过审查其建筑物,评价他们的用水和用水的器具。
根据用户水表记录的用水量,或仅仅是对某些住户进行目视检查来确定高用水量用户。
根据最高用水量,审计员可要求用户作一些改变,使水(或能量)的利用率达到更高。
这种措施的困难在于用户要让陌生人进入他们的房间进行检查是很敏感的。
因而解决的方式应根据当地的习惯进行。
(二)革新措施:这个措施建议将室内给排水节流配件(如龙头、淋浴头、厕所水箱显示装置和厕所防漏装置)用于全体住宅用户。
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使用这些节流配件。
一个方法是在重要的地方,如商店或政府部门供应这种装置。
第二个方法是每用户发生设备损坏后的自然更换法。
第三个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派人去每家为用户安装其器具。
如果是采取大规模措施,可要求节流装置的厂在你的城市里开辟制造厂从而达到更经济。
(三)厕所:“西方”厕所用水量很大,因人们每天冲洗3~5次,因此应改进和更换厕所设备以使用更少的水。
就大便器而言,质量更重要。
改进的大便器或新型大便器必须比现存的西方厕所有相同或者更好的功能。
一些装置能有效改进冲洗水量、时间和效率。
修理大便器(一种冲洗固体,一种冲洗液体),或更低容积的水箱,或改进了容器设计。
换代的大便器有时是较贵的,因此水厂应提供一些钱给将要更换大便器的用户帮助他们付一定的费用。
确保更低流量的大便器的另一种方法是改造,以使其更为有效。
如果要大量更换大便器,在该区域要求卫生器制造商在你的地区建设制造厂,这将节约用水,减少购导费用和促进当地企业发展。
厕所通过改造后,如果每次冲洗最多用7.26L水的话,可以减少60%甚至更多的厕所用水。
这样可以降低污水量,在很多地区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图2真空厕所示意
(四)龙头:龙头是另一种用水量大的用具,洗涤盆的龙头能够被改进可明显降低流量。
低流量龙头有低流量管嘴,向水流中充入空气和肘节开头等形式,肘节开头供使用者调节冷热水温度,然后仅触及一个按钮便能暂时关闭水(已调节好温度的水),由于它们并不需花费很多,因此,这些装置可以免费赠给,或者在水的记量上建议采用并提供该装置,或作为改进方案的一部分,或要求在新的建筑中使用该装置。
(五)淋浴器:人们通常淋浴5~15min,这样淋浴器要使用大量的水和能量。
人们也可能习惯淋浴器不仅是为了清洁,这就意味着该器具使用的时间更长。
基于这个原因,高质量、低流量淋浴器显行更为重要。
建议不要使用限制流量堵头的淋浴头,而要使用有强的喷流又同时节省水量的高质量淋浴器,这些通常为夹气淋浴头。
淋浴头装置的推广使用类似于龙头,水厂也可以同煤气厂或电厂合作,因为这个装置用于加热水也要用掉(或节约)大量的煤气或电。
二、中水回用技术
(一)中水回用的基本概念:
建设部《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将中水定义为: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指标》(CJ25.1-89),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其实就是再生水,之所以叫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说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
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
中水回用的对象分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和工业用户。
市政杂用水包括公园绿化及河湖用水、城市绿化用水、道路路面喷洒用水等;生活杂用水包括厕所冲洗、汽车洗涤;工业用户是重点。
中水回用工程是居民生活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为进水水源,出水要达到中水回用标准,既然是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生活中就不可避免地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如果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这样就会对周围的
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水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非常有必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也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非常有必要对社区居民排放的污水进行以中水回用为目标的深度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应能达到国家中水回用标准,处理后的水主要用于社区内各用户冲厕、拖地、浇花草树木、洗车及其它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优点: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出水水质符合国家中水回用标准,具体来说有以下优点:1.节省占地面积;2.提高出水水质;3.保证运行效果;4.易于操作和维护(三)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雨水回收与利用
(利用)雨水利用是指居住区内建筑物屋面和地面的雨水,经过收集、处理、储存、回用等过程,达到规定的非饮用水水质标准。
(收集)雨水收集系统应结合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地形地貌进行组织,宜采用暗渠收集雨水。
雨水经处理后,应归入中水系统使用。
图4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
(渗透)对不便收集的雨水应尽量采用渗漏措施和地面构造层处理,促进水土保持,改善住区小气候。
绿地中硬铺装、路径及院落中次干道应铺装可渗透的或具有一定含水率地面铺材,以尽量保持水份。
图5雨水渗透构造
以上本文就居住建筑中水的循环与利用进行初步的整理与分析,显然,这些内容不可能涵盖此领域的全部内容,它们只是展示了居住建筑的水的循环与利用发展的一个阶段。
由于时间仓促,文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与片面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认识,作更多的补充。
参考文献:
[1]建筑节能各期.涂逢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李升峰.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10
[3]德国生态村启示.袁镔.世界建筑.p18.2002/12
[4]J.巴尔巴及其“整合生物气候建筑”.曹伟.建筑学报.2003.7
[5]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夏云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7]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董卫王建国.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8
[8]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手册.杨善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9]绿色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0]建筑节能技术.房志勇.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11]生态设计新论.周曦李湛东.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
[12]TheGreenSkyscraper.KenYeang.Munich.London.NewYork.1999
[13]可持续建筑.英国.布赖恩•爱德华兹.周玉鹏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