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初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初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教学设计我是⼩⼩设计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8章“多媒体作品制作”第2课时“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
对前⼀节认识与体验多媒体技术和后⾯的实际创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显⽽易见,本课时尤为重要,⼀定要让学⽣充分认识到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师⽣的共同学习并分析,学⽣能够通过教师的及时引导,能够归纳总结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五个步骤,并且能初步进⾏规划与设计。
■学情分析
学⽣经过第⼀课时认识并体验了多媒体技术之后,感受到了多媒体技术的强⼤魅⼒,⽏庸置疑会对后⾯实际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学习是⾮常的期待。
希望尽快学习制作过程中需要的技术,规划与设计往往会被遗忘在每个⾓落,直⾄根据需要,真正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时候,才会发现空有技术,却⽆从下⼿,做不出像样的多媒体作品,为时已晚。
教师必须通过语⾔引导与作品剖析,让学⽣明⽩必须要先规划设计出宏伟的蓝图,才能建筑实施出满意的作品。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五个流程;
(2)了解素材采集与加⼯的⼀般途径并初步体会素材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3)掌握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法。
2.过程与⽅法
通过对多媒体作品的剖析,归纳总结出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步骤,并能简单说出每个步骤的作⽤与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对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形成规范化创作作品的理念;
(2)能通过对别⼈的作品的欣赏,学习优点,激发灵感,提升⾃⼰的作品。
4.⾏为与创新
通过现实⽣活中装修房⼦的过程,进⾏知识迁移,制作作品前能从需求出发,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为制作多媒体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五个流程;
(2)掌握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法。
2.教学难点
明⽩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会对多媒体作品进⾏规划与设计。
■教学⽅法与⼿段
1、教学⽅法:游戏知识迁移法、欣赏评价法、⾃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2、教学⼿段:
(1)通过装修房间⼩游戏,通过知识迁移,总结出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
(2)通过对多媒体作品的欣赏,教师的引导,⾃主探究学习,总结出多媒体作品制作每个环节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学习⽹站、学⽣机学习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课堂理论⽣活化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我个⼈理解稍偏理论化,在没有实际制作多媒体
作品之前讲解,有些抽象。
所以我采取与实际⽣活中的装修相联系,对⽐,利⽤实际⽣活中的知识迁移,学⽣能够顺利的总结出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步骤。
理论⽣活化是值得研究的⼀个问题。
2.课堂提问准确性反思
课堂如何提问,直接关系到课前的预设是否能够顺利的⽣成。
每个班级的学情不⼀样,学⽣的思维更不是⽼师能控制的。
⽼师想要学⽣回答什么样的答案,需要⽼师提的问题⾮常的精确。
所问问题必须要“⼩”。
在试讲的时候,我这⽅⾯做的不是很好,⼀个问题抛出去,学⽣没有回应。
经过中⼼组⽼师的点拨,我精⼼设计了我的课堂提问,最后上课的时候效果好很多。
如何进⾏准确的课堂提问是我以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
3.课堂语⾔简洁化反思
试讲时为了启发学⽣说出我预设的答案,我不断的提⽰,意图让整个课堂按照我的节奏顺利开展,于是整个课堂显得啰嗦。
中⼼组的⽼师给出了诚恳的建议,上课要注意语⾔的简洁。
于是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能不说的尽量不说,能让学⽣说的就让学⽣说。
最后,感谢教研室给我这个与⼤家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感谢中⼼组的⽼师对我的指导,感谢六合⽵镇民族中学给予我的⽀持。
谢谢!
■教学点评
宁海分校唐江炜:
本节课是⼀个⽐较难上的内容,徐⼩娟⽼师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个样板。
在软件⼯程领域,需求分析是⾮常重要的⼀个步骤,分析不⾜有可能导致最终的软件产品推倒重来。
缩⼩到⼀个电脑杂志、
⼀个多媒体作品,我们的学⽣对于如何规划却没有任何概念,往往拿到素材就动⼿制作,不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作品往往不尽如⼈意。
本节课徐⽼师从分析已有作品的结构、版⾯、风格⼊⼿,穿插⾊彩搭配、素材加⼯软件回顾等内容,培养学⽣的规划意识,提⾼学⽣的⾊彩搭配能⼒。
最后的课堂任务,徐⽼师设计了⼀个规划ppt作品版⾯的任务,该任务更多的是版⾯设计的内容,如果能够增加规划ppt内容的任务就更完美了。
⾦⽜湖中学宋建年:
对于徐⽼师的课个⼈感觉第⼀感觉是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对学⽣的学习指导性强。
徐⽼师通过FLASH⼩游戏“我的房间我作主”引⼊课堂教学,通过分析家庭装修的⼀般过程,指出多媒体作品制作流程与⼀般步骤。
在教学过程徐⽼师通过展⽰两个优秀的多媒体作品。
请同学分析这些作品的元素,⽼师进⼀步总结好作品的标准:⼀、⽂字清晰明了;⼆、⾊彩搭配和谐,颜⾊突出;三、版⾯布局合理;四、内容安排丰富。
然后让学⽣搭建结构图,引导学⽣思考⾃⼰如何规化设计出优秀的多媒体作品。
最后徐⽼师安排学⽣对照样张⾃⼰尝试完成绿⾊⽣态之旅多媒体创作。
整节课讲练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埠镇中黄建年:
徐⼩娟⽼师的多媒体的制作流程。
贴近学⽣⽣活的情境导⼊,让学⽣可以很快进⼊状态,让“理论⽣活化”,让学⽣⽤⽣活中的⽅法去解决课本上的知识,这样就消除了本课知识的单调,激发了学⽣
的兴趣。
详细的学件,让学⽣的⾃主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在最后的课堂任务中,达成率很⾼,部分学⽣的做品很有创意。
不过,在作品的评价⽅⾯还有些不⾜,学⽣对制作的⽬的性还是不够明确,模仿,照葫芦画瓢的现象还是很多,教师对“规划和设计”强调的很多,其它四个步骤提到的较少,其实第⼀步需求分析也很重要,这步就是在告诉学⽣,我为什么要进⾏“规划和设计”。
六合区新集中学赵晗
⼀、关于课堂观察中教师如何提问反思:(1)站在学⽣的⾓度来设计问题,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通俗易懂。
(2)提出的问题应该建⽴在具体的素材上,要具体准确表达问题内容,具有指向性。
(3)开放性的问题提问,应该设计提纲,不能空泛,不着边际。
如《制作卷⾸语》要求学⽣说说⾃⼰或别⼈的作品有缺点时,⽼师该怎么问?通常会说:“你觉得好在什么地⽅呢?”学⽣可能⽆从回答,这就要求⽼师设计评价提纲,例如,图⽂混排、颜⾊搭配、结构布局、技术应⽤、技术创新等⽅⾯。
(4)问题的设计还是要遵循层层递进与⼤事化⼩的原则,尽量根据课堂上学⽣的认知能⼒,将问题分开说,逐步解决问题。
如《我是⼩⼩设计师》中的提问很好,其中⽼师问:近三年来,你家⾥有没有装修?你⾃⼰的房间你做主吗?学⽣⾃主设计flash⼩游戏后,问:有没有完全⼀样的房间设计?为什么呢?因为需要不同,风格不同……⼜问:制作多媒体与装修房⼦是否⼀样呢?其实⽼师就想问⼀个问题:多媒体制作的⼀般流程是什么?但是,⽼师没有这么问。
⼆、关于教材中如何开展理论课的学习的反思:(1)理论课其实是能够充分展⽰教师创新能⼒的发挥。
反⽽不局限于教材。
教师可以灵活安排更富有活⼒,有趣,代表时代观念的素材的选取。
如《信
息与信息技术》中,围绕⼈类借助⼯具认识世界,有效地开发利⽤信息资源,为⼈类服务。
这是⼀条本质主线,围绕它我们设计素材活动有很多,尤其是现代科技观念的阐述素材。
不必去纠结“信息、信息技术的理论概念”学⽣重点在体验与思考。
(2)理论课是理论性强的东西,它来源于作品,⼜⾼于作品。
这就要求我们⼀定要基于有效的具体的素材来学习理论知识。
如多媒体制作、⼩报设计、⽹页制作等,都在章节前⾯设计了规划或者流程设计,⽬的是利⽤素材进⾏创作,⽽后,技术显得次要。
以此来看,理论课很重要,它指导了作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