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课件10: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 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 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 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即我国现阶段 的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比较
1、存在的范围不同: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要素存 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 2、分配的方式不同:按劳分配是作出各种扣除以后,以提供的劳动 为尺度分分配个人消费品。而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按劳动力的价格分 配,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以劳动者的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动报酬。 3、体现的性质不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 社会地位,体现了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劳动 者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雇主必然要无偿占有劳动者的一部分剩 余劳动,存在着不平等性。 4、共同点:都是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上有什么特点? (2)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建国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的变迁
1、建国初期把按劳分配作为唯一的分配制度。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允许把其他分配方式作为按劳分配这一主 体的补充。 3、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确立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制度,并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4、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 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 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 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①实行范围 ②分配依据 ③分配内容 ④分配结果 ⑤地 位
从我国分配制度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我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 不断完善我们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按劳分配为主体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客观必然性 (3)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分配)
我是外资企业工程师,除了工资,我还利用双休日 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
工资属按劳动要素分配,当技术顾问的报酬 属于按生产要素(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张师傅的母亲
我每月靠出租房屋也能获得 600元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房屋出租或土地要素)分配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集体经 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等) 劳动(数量、质量)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主体,基本原则
特别提醒:我国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既不是按需分配也不 是平均分配。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产品还不够丰富,所以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2)平均主义是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必然养 “懒汉”,导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它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最终会导致普遍的贫穷,所以不能实行平均主义。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根本原因 我国现在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不 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 (2)所有制结构的特点——直接原因 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必然成为主体分配方式;还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 必然使劳动者的收入来源多样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客观原因 只有让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才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提高生产要素的 利用效率,保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分配制度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巨大作用。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首先: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 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其次:体现了国家对公 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最后:有利于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土地、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试一试:请判断张师傅一家人的收入分别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张师傅的父亲
承包了村里的五亩责任田, 收入还不低。
张师傅本人
按劳分配
我是国有企业的职工,每月 除工资、奖金、津贴外,我 炒股还赚了不少钱。
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炒股 属于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
张师傅的妻子 张师傅的女儿
我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收 入比老张还高哩!
(1)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 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
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 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 分配的形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1课时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张师傅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和奖金,该 企业在分配上实行向效率高、创利多的车间和工人倾斜。近几年来, 该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购买了内部 职工股,年终可以按股份分红。同时张师傅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 术,发明了一项新的技术他把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投入该公司入股, 获得了很高的收入。
(2)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实行按 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结论:由我国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特点
① 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与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