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安装与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系统安装与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供配电系统安装与维护批准人:
制定人:潘庆、唐冬雷、史美娟、陈声轩制定时间:2010.11.01 二、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专业技术课学时:72
本课程位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中后期,在整个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先修知识:《电工基础》、《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机床电气线路维修》、《用电管理与电能计量》等。
后续课:《电气控制柜装配》、《高电压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维护》、《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等。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广泛。
它与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变电站直接对应,主要介绍企业供配电系统和变电站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与检修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着眼于电力安全意识的建立,敬业爱岗、求新务实、团结协作、相互沟通、刻苦钻研等职业素质和养成习惯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为工矿企业供配电技术岗位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学习能力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适应电力行业及其他行业电气化发展的需要,掌握供电和配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供配电系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相关技能的专业应用能力,具备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等能力,针对企业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勇于创新、敬岗乐业、严谨精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1能力目标
(一)专业能力
(二)方法能力
(三)社会能力
3.2知识目标
3.3其他目标
3.4 课程内容教学设计
课程理念:本课程一直强调“学校与企业共建”。
按照“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思路,与地方企业——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电网柳州供电局、广西西能
电气有限公司、广西柳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
聘请了企业生产一线的供配电专家组建课程建设团队,举行了课程工作分析会,以“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案例应用、注重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基本原则,明确了本课程在柳州企业中的主要岗位,按照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循序渐进编排教学顺序,不断营造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相融的氛围,创设生产与教学相一致的场景,全面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改革。
作为学生技能掌握的实战训练,充分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并用企业的标准来检验学生。
设计思路:本课程分为“六个学习单元”。
本课程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广泛。
按照“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教学一体化”的思路,遵循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通过分析本课程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对本课程所需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要求,结合柳州工业发展对本课程人才的需要, 与企业供配电技术专家一起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围绕供配电系统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要求,从适用的角度出发,共同制订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工作任务。
在教学内容上简化了一些与生产实际应用关系不大的理论知识和繁杂计算, 实现知识结构的打散与重构,通过项目教学的形式把各章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各个项目中,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供配电系统安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实际应用。
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迅速理解掌握供配电系统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使学生对供配电系统能做到:说原理、懂计算、知选择、会画图、熟安装、能运行维护,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模块名称主要学习内容学时
1 电力工作现场的安全操作常识8
2 电力负荷的调查分析与计算12
3 0.4kV电力线路的选择与敷设12
4 供配电系统的短路与保护10
5 常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操作维护18
6 10kV供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与维护12
四、课程教学内容框架和学时安排
五、单元学习实施方案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内容包括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两大部分,涉及课程内容较多,不易掌握。
根据职教规律、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课程特点,课程教学尽量安排在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现场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的现场教学环境下,迅速理解掌握供配电系统的有关知识技能。
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用中学,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逐步的提升,为他们尽快熟悉电力岗位提供有力保证。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全程贯通项目教学,项目选取来自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采用“教授+企业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辅之以案例分析、现场安装、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二)操作指导法
图片一箭盘山变电站专家进行案例分析图片二供配电专业教师现场操作指导教学
(三)演示教学法(四)角色扮演法
图片三企业电力专家与供配电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现场教学图片四学生在完成高压配电柜倒闸操作的工作任务
(五)现场安装教学法
图片五避雷器安装过程
七、教学评价考核设计
(一)考核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内容对学生的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如下:
1.专业能力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学生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方法能力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工具使用、计划制定、方案选型、分析问题、组织实施、技术手段选择以及现场突发事件的应变等方面的能力。
3.社会能力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学生在认真细致地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交流沟通、团结协作、安全节能、环保低碳、抗挫折等方面的能力;
(二)考核方式和配分方式:
1.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表现考核、项目能力考核、综合项考核等方式。
2.配分方式:平时表现10%、项目能力考核60%、综合项考核30%。
评价内容自评班组教师评分
1.项目能力考核标准
出满勤,学习态度好,认真完成工作任务,记8-10分;
缺勤达六分之一学时,学习态度一般,记4-7分;
缺勤达五分之一学时,学习态度较差,记1-3分;
缺勤达三分之一学时,不予参加综合考核,课程总成绩取消。
3.综合项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