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河南省高二地理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说,占绝对优势的是()
A.科学研究
B.探亲访友
C.猎奇探险
D.娱乐消遣
2.关于旅游活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①能满足人类必要的生存需要②它利于环境保护③它利于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恢复体力和脑力④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可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挤增长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3.下列能够反映旅游活动经济作用的是()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通过旅游,人们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
C.旅游活动能使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交流
D.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4.一般说来,旅游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旅游动机
B.旅游伙伴
C.闲暇时间
D.经济条件
5.关于旅游业经济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A.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地位的作用,发展国内旅游业能增加外汇收入
B.有利于人们恢复体力和脑力,积累文化知识,锻炼身体
C.有利于国家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D.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6.国际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①世界局势日趋稳定②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旅游景点日益增多④旅游资源非凡性日益突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有关旅游活动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活动不是自古就有,而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
B.古代旅游仅局限在个体需求,事务性出游占绝大多数
C.近代旅游也仅局限在个体需求
D.现代旅游是大众需求,处于初级产业化阶段
8.2000年“十一”黄金周全国旅游人数超过5500万人次。
旅游带动了交通运输、商业等服务
行业的火爆发展,经济界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为“假日经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假日经济”有利于消费,扩大内需
②“假日经济”说明我国人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④“假日经济”体现了外因在一定的条
件下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9.近十年到苏杭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主要反映了()
①旅游方式的多样性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③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④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关于旅游的六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B.“娱”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
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D.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1.对于我国的工薪阶层来说,下列旅游形式中最适合在双休日进行的是()A.地方性旅游 B.区域性旅游 C.全国性旅游 D.洲际旅游
五·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
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
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2~15题。
12.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昆明B.海南C.武夷山D.泰山和曲阜
13.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旅游费用B.交通条件C.身体状况D.旅游观光地
14.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娱乐消遣 B.参观学习
C.市场购物 D.接受教育
15.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A.旅行社 B.小明、王浩等
C.旅游景观 D.一千元的花费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16—17题:
16.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17.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 C. 68% D.80%
18.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有: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④人造景观众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自由行”旅游,彰显个性“自由行”是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它综合了组团出游的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
据此回答第19—20题。
19.“自由行”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原因是()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20.“丽江自由行”“成都自由行”“西安自由行”等旅游深受旅友追捧的原因是()A.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好 B.地区接待能力强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 D.旅游地的交通位置优越
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
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行的时间。
回答21--22题。
v
21.从欣赏南、北方山水风景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汤姆应该选择在什么季节出行()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是我国著名“红色"旅游区。
据下图和表格,完成23—24题。
23.关于①旅游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自然风光独特
B.许多旅游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地区接待能力不足是其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D.位于西部经济地带
24.“客源抽样统计情况”表反映了我国两大“红色”旅游地()
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和非凡性 B.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客流量的多少
C.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旅游业发展速度趋缓
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我们应懂得如何欣赏旅游景观的美。
据此回答25—27题。
2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映了旅游景观的()
A.形象美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26.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A.乘船游览 B.适当距离仰观 C.登高远望 D.置身其中仰观
27.下列人文景观的布局,符合我国传统风景美学思想的是()A.在人流密集的闹市修建佛寺,便于人们从事佛教活动
B.在山谷中筑塔,突出山谷的曲线
C.在北方园林建筑中采用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D.在海滨旅游建筑采用白墙青瓦,与其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据此回答28~29题。
28.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9.如果该游客要游览武陵园群峰,应选择的欣赏方式为()
A.适当的距离仰视 B.身临群峰之间欣赏C.在视野开阔处俯瞰 D.在远处眺望
30.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与此无关的影响因素有()
A.自然环境不同B.文化背景不同 C.风俗习惯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个小题,每题1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采摘游”成为城市居民新的休闲方式。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四季采摘园(全年可进行采摘活动)分布示意图。
概述采摘园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市近年来“采摘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2016年成都被评为我国十大古都之一。
成都是有着4 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都城之
一,古蜀文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下表表示成都市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在横断山区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景观。
该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地质遗址、地貌景观和地质现象。
“三江并流”地区还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以占我国不到0.4%土地,孕育着占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三江并流”被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然而,一直以来,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缓慢,没有起到强力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
下图为“三江并流”地区示意图。
评价“三江并流”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及三叠泉瀑布景观图。
材料二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167 m,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 km2,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1)图中仅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2分)
A.庐山B.三清山
C.云居山D.井冈山
(2)在庐山观赏云海,选择__________的时机最佳;从观赏角度来看,三叠泉瀑布宜在适当距离________。
(4分)
(3)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答案
31.
原因:①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对休闲娱乐体验旅游的需求增加;②城市居民收入较高,出行条件较好;③市场距离较短,通达性好;④采用温室大棚生产技术,全年可进行“采摘游”等。
(答出其中3个要点即可)
32. 答案:优势:旅游资源价值独特,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布局在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
不足:距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33. 答案:有利条件: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吸引力强;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知名度高。
不利条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稀少,消费水平低,且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条件差;经济欠发达,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地区接待能力较弱;山高谷深、植被茂密、野生动物众多、自然灾害多发,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开发。
(任答三点即可)
34. 答案:(1)B (2)雨过天晴仰视
(3)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组合好;距客源市场近;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