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2020年新高考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虚线右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边长为L的单匝正方形线圈的中轴线位于磁场边界并与磁场垂直,线圈每边电阻为R,线圈绕中轴线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位置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表达式是
A.
2
sin
2
BL
t
R
ω
ωB.
2
sin
8
BL
t
R
ω
ωC.
2
cos
2
BL
t
R
ω
ωD.
2
cos
8
BL
t
R
ω
ω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距地面高度为h,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mv0=(m+M)v B.mv0cosθ=(m+M)v
C.mgh=1
2
m(v0sinθ)2D.
1
2
(m+M)v2=
1
2
mv02+ mgh
3.如图所示是套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线圈,左线圈与电源、滑动变阻器及开关相连,右线圈与电流计连成一闭合电路.在下列情况下,电流计指针不偏转的是()
A.开关S合上或断开的瞬间
B.开关S合上后,左线圈中通过恒定的电流时
C.开关S合上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增大其阻值时
D.开关S合上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减小其阻值时
4.下列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保持恒定且均不为零
=。

5.如图所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 三点均在y轴上,且OM M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点在y轴的右侧,MP ON
A.M点的电势与P点的电势相等
B.将质子由M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比O、M两点间的电势差大
D.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子,该质子将沿y轴正方向加速运动
6.如图所示,通电导体棒静止于水平导轨上,棒的质量为m,长为L,通过的电流大小为I且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的方向与导轨平面成θ角,则导体棒受到的
A.安培力大小为BIL
B.安培力大小为BILsinθ
C.摩擦力大小为BILcosθ
D.支持力大小为mg-BILcosθ
7.如图所示,小物块随水平转盘一起匀速转动.关于物块的实际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8.根据分子动理论,物体分子同距离为0r等于10-10 m,此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等于0r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间距离等于0r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9.1930年美国物理学家Lawrence提出回旋加速器的理论,1932年首次研制成功。

如图所示为两个半径为R的中空半圆金属盒D1、D2置于真空中,金属盒D1、D2间接有电压U的交流电为粒子加速,金属盒D1圆心O处粒子源产生的粒子初速度为零。

匀强磁场垂直两盒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粒子运动过程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忽略粒子在两金属盒之间运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流电的周期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相同
B.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最终射出D形盒时的动能就越大
C.粒子最终射出D形盒时的动能与加速电压U无关
D.粒子第一次加速后和第二次加速后速度之比是1:2
10.如图所示,一个电阻值为R,匝数为n的圆形金属线圈与阻值为2R的电阻R1连结成闭合回路.线圈的半径为r1.在线圈中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2和B2.导线的电阻不计.则()
A.流经电阻R1中的电流方向为b到a
B.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2
01
n B r
t
π
C.回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
2
02
3
n B r
Rt
π
D.a与b之间的电势差为
2
02
2
3
ab
n B r
U
t
π
=
11.如图所示,光滑直杆倾斜固定在竖直面内,一个圆环套在杆上,环可以在杆上自由滑动,绕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在环上,对绳施加拉力,使连接环部分的绳处于竖直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绳的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环的重力
B.改变对绳的拉力,使环沿杆缓慢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杆对环的作用力一定垂直杆向下
C.改变对绳的拉力,使环沿杆缓慢向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绳的拉力一直增大
D.改变对绳的拉力,使环沿杆缓慢向上运动,环可以运动到绳与杆垂直的位置
12.在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矩形abcd,直线MN分别过ad、bc的中点,在直线MN上有A、B两点分别固定两个点电荷Q1、Q2,A、B两点到矩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0的距离相等,a、b、c、d四点的场强和电势分别为E a、E b、E c、E d;φa、φb、φc、φ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Q1=Q2,则φa-φb=φd-φc
B.若Q1≠Q2,则φa-φb≠φd-φc
C.若Q1=Q2,则E a=E c
D.若Q1=-Q2,则E a=E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3.根据要求,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
(1)如图甲所示,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后,再把木板竖立在桌面上,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B连接两条轻绳,跨过定滑轮后各拴一细绳套,分别挂上3个钩码和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 N),调整滑轮的位置,稳定后结点B位于O处,记下_______和两条轻绳的方向,取下滑轮及钩码.
(2)如图乙所示,取某单位长度表示1 N,用力的图示作出两条轻绳的拉力F1和F2;再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把结点B也拉至O处,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取下测力计.
(3)在图丙作出F1和F2的合力F及拉力F′的图示.
(4)对比F′和F 的大小和方向,发现它们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一个原因).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 挂于固定点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图中A 的示数为_______N .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M 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 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
15.如图所示,一个绝热的气缸(气缸足够高)竖直放置,内有一个绝热且光滑的活塞,中间有一个固定的导热性良好的隔板,隔板将气缸分成两部分,分别密封着两部分理想气体A 和B .活塞的质量m=8kg ,横截面积210S cm =,与隔板相距h=25cm ,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A 气体吸收热量Q=200J 时,
活塞上升了'10h cm =,此时气体的温度为127t =℃,已知大气压强5
0110P pa =⨯,重力加速度
210/g m s =.
①加热过程中,若A 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5U J ∆=,求B 气体的内能增加量2U ∆;
②现在停止对气体加热,同时在活塞上缓慢添加沙粒,当活塞恰好回到原来的位置时,A 气体的温度为
230t =℃,求此添加砂粒的总质量M .
16.如图所示,水平固定足够长平行直轨道MM′N ,PP′Q 间距l=2m ,M'P'为磁场边界,左侧粗糙无磁场,
右侧光滑且有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B=2T.导体棒ab、cd质量、电阻均相等,分别为m=2kg,R=2Ω.现让cd棒静止在光滑区域某处(距M'P'足够远),ab棒在与磁场边界M'P'左侧相距x=3.6m处获得初速度v0=10m/s.整个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ab棒与粗糙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b导体棒刚进入磁场瞬间回路的电流;
(2)求ab、cd最终的速度及ab进入磁场后系统产生的焦耳热.
17.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的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5 m/s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的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度地在木板的最右端放上第2块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 就在木板的最右端无初速度放一铁块.(取g=10m/s2)试问:
(1)第1块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了L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最终木板上放有多少块铁块?
(3)最后一块铁块与木板右端距离多远?
18.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m=2kg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s末物体到达B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g=10m/s2,求:
(1)小物体在传送带A、B两端间运动的平均速度v;
(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传送带的倾角θ;
(3)2s内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E及电动机因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E.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B 【解析】
只有线圈的一半产生感应电动势,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
m BS E ω
=
,故感应电动势为:2m BS e E sin t sin t ωωω==,故故时刻t 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48e BS i sin t R R
ω
ω===,故选B .
【点睛】线圈中只有右半边有磁场,故是全部在磁场中情况下磁通量的一半,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同时要知道最大值如何求解. 2.B 【解析】
小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与楔形物体的速度相同,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全过程机械能也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小物块上升过程中,由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得:mv 0cosθ=(m+M )v ,故A 错误,B 正确;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
12(m+M )v 2=12
mv 02
;故CD 错误;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知道小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难度适中. 3.B 【解析】 【详解】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改变时,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左侧电路中的电流恒定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 正确ACD 错误 4.C 【解析】
试题分析:若速度与加速度反向,则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会减小;故A 可能出现;速度为零时,可能存在速度的变化,故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B 可能出现;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则物体的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故C 不可能出现;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保持恒定且均不为零,可能是速度的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D 可能出现;本题选不可能出现的,故选C 。

考点:速度和加速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5.D
【解析】 【详解】
A 、过M 、P 、N 做等势线,可得到过P 点的等势线通过M 、N 之间,因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则有:
O
M P N ϕ
ϕϕϕ>>>,即M 点的电势与P 点的电势不相等,故A 错误;
B 、由M 到P 电势降低,故将正电荷从M 到P 电势能减小,则可知电场力做正功,故B 错误;
C 、虽然MN OM =,但MN 区域的场强小于OM 区域的场强,根据U Ed =可定性判断:MN OM U U <,故C 错误;
D 、带正点的质子从O 点由静止释放后,受电场力方向沿y 轴正方向,所以将沿着y 轴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但由于场强越来越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也是越来越小,故D 正确。

6.A 【解析】 【详解】
AB.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 A =BIL ,选项A 正确,B 错误; CD.以导体棒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G+F A cos θ=F N …① f=F A sin θ…②
由①得:F N =G+F A cos θ=mg+BILcos θ 由②得:f=BILsin θ 选项CD 错误。

7.C 【解析】 【详解】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

受力如图所示:
小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由静摩擦力提供。

8.B 【解析】 【详解】
r >r 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 <r 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 从无穷大开始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 减小到r 0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在r 0处有最小势能.分子间距离从r 0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故B 正确,ACD 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分子力的特点:r >r 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r <r 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以及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9.ACD 【解析】 【详解】
A .为了保证每次带电粒子经过狭缝时均被加速,使其能量不断提高,要在狭缝处加一个与粒子运动的周期一致的交变电压,A 正确;
BC .粒子射出时圆周运动半径为R ,有:
2m
m mv qv B R
= 解得最大速度为:
m qBR
v m
=
所以最大动能为:
222
2122km
m q B R E mv m
==
与加速电压U 无关,B 错误,C 正确; D .第一次加速:
2112
qU mv =
解得:
1v =
第二次加速:
22211122
qU mv mv =
- 解得:
22
qU
v m
= 所以粒子第一次加速后和第二次加速后速度之比是:
12:=1:2v v
D 正确。

故选ACD 。

10.AC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分析可知,2至t 1时间内有,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B
E n
n
S t
t
ϕ
==,面积为:s=πr 22,得2
020
nB r E t π=
,故B 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1=1E
R R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通过电阻R 1上的电
流大小为:I 1=2
0203n B r Rt π;故C 正确;由楞次定律可判断通过电阻R 1上的电流方向为从b 到a ,故A 正确;
线圈两端的电压大小为U=I 12R=202023n B r t π,电流方向为从b 到a ,所以2
020
23ab nB r U t π=- ,故D 错误;
故选AC . 【点睛】
此题考查楞次定律来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求出感应电动势大小.还可求出电路的电流大小,及电阻消耗的功率.同时磁通量变化的线圈相当于电源. 11.ABC 【解析】 【详解】
A.由于杆是光滑的,且连接环部分的绳处于竖直状态,因此绳对环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由于环静止,因此合力为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果杆对环有弹力,则环的合力不为零,与环处于静止的条件矛盾,因此环此时只受两个力的作用,由此可见拉绳的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环的重力,故选项A 符合题意;
B.改变对绳的拉力,使环沿杆缓慢向上运动,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在运动过程中杆对环的作用力一定垂直于杆向下,故选项B 符合题意;
C.设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绳与杆上段的夹角为,则有,在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不断增大,绳的拉力不断增大,故选项C 符合题意; D.由可知由于拉力不可能达到无穷大,因此不可能达到,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

12.AD
【解析】
若Q1=Q2,则由对称可知,a、d两点电势相等,b、c两点电势相等,即φa-φb=φd-φc,选项A正确;若
Q1≠Q2,则由对称可知,a、d两点电势相等,b、c两点电势相等,即φa-φb=φd-φc,选项B错误;若Q1=Q2,则由叠加原理可知,a、c两点的场强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即E a≠E c,选项C错误;若Q1=-Q2,则由叠加原理可知,a、c两点的场强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即E a=E c,选项D正确;故选AD.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3.(1)O的位置(2)5.0 (3)合理选取标度,作出两分力,再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如图所示:
(4)F′和F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可能的原因是测量存在误差;作图没有画准;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的影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力等
【解析】
(1)稳定后结点B位于O处,记下O的位置和两条轻绳的方向,取下滑轮及钩码.
(2)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0N.
(3)如图所示(注意画F1和F2的合力为F,画好了平行四边形后应画出对角线,应用三角板画平行线而不能出现曲线,沿AO画力F′).
(4)对比F和F′不重合存在原因有:说明测量存在误差.作图没有画准;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的影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力等;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合力与分力间“等效替代”关系,要求实验中要求橡皮条的节点必须达到同一位置.因此掌握实验原理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
14.(1)3.6 (2)D (3)改变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或减小重物质量、或将A换称量程较大的测力
计、或改变B 的方向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 ,则读数为3.60N
(2)重物的重力是合力,则应测量重物M 所受的重力,选项A 正确;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以免产生误差,选项B 正确;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选项C 正确;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 点位置可以变化,选项D 错误;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3)改变弹簧测力计B 的拉力大小(或减小重物质量、或将A 换称量程较大的测力计、或改变B 的方向等)
四、解答题:本题共4题
15.①127J②7.5kg M =
【解析】
试题分析:①B 气体对外做功0()18J W pSh p S mg h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12U U Q W ∆+∆=-,21127J U Q W U ∆=--∆=
②B 气体的初状态510 1.810Pa mg p p S
=+=⨯ 431() 3.510m V h h S -=+=⨯',127273300K T =+=
B 气体的末状态20()m M g p p S
+=+,432 2.510m V hS -==⨯,230273303K T =+=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12
p V p V T T =,代入数据得:7.5kg M = 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名师点睛】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正确解题;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时,要注意各符号正负的含义
16.(1)8A (2)32J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ab 棒刚进入瞬间速度为v 1,则从开始到刚进入过程:
221011-22
mgx mv mv μ=
- 解得
v 1=8m/s 进入瞬间,电动势
E=BLv 1
解得
E=32V
电流:
82E I A R
== (2)ab 进入后,ab 、cd 两棒系统动量守恒:
mv 1=2mv 2
解得:
v ab =v cd =4m/s
由能量守恒定律:
221211222
Q mv mv =-⋅ 解得
Q=32J
17. (1)1/v s =
(2)最终有7个铁块能留在木板上 (3)47
d m = 【解析】
【详解】
(1)木板最初做匀速运动,则:
F Mg μ=
解得:
0.5μ=
第l 块铁块放上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即有:
1mg Ma μ=
221012a L v v =-
代人数据解得:
1/s v =
(2)设最终有n 块铁块能静止在木板上.则木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n nmg
a M μ=
第1 块铁块放上后:
221012a L v v =-
第2 块铁抉放上后:
222122a L v v =-
第n 块铁块放上后:
2212n n n a L v v -=-
由上可得:
220(123)2n mg
n L v v M μ+++⋯⋯+⋅=-
木板停下时,0n v =,解得:
n=6.6
即最终有7 块铁块放在木板上.
(3)从放上第1块铁块至刚放上第7 块铁块的过程中,由(2)中表达式可得:
22066(61)22mg L v v M
μ⨯+⋅=- 从放上第7 块铁块至木板停止运动的过程中,设木板发生的位移为d ,则:
26720mg d v M
μ=- 联立解得: 47d m =
18.(1)8m/s ;(2)μ是0.5,θ是37°(3)△E 是48J ,E 是0
【解析】
【详解】
(1)前2秒内物体的位移:11212()16 m 22v t v v t s +=
+= 平均速度:12
8 m/s s v t t ==+ (2)在第1 s 内,物块的加速度: 211110 m/s v a t =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sin cos ma mg mg θμθ=+
在第2s 内,物块的加速度:22122
2 m/s v v a 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sin cos ma mg mg θμθ=-
联立解得:0.5μ=,37θ=︒
(3)取B 端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221sin 48 J 2
E mv mg s θ∆=-⋅=- ,其中负号表示机
械能减少
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前1 s 内相对位移沿皮带向上,大小1111 5 m 2
s v t ∆==,后1 s 内相对位移沿路皮带向下,大小为:22121() 1 m 2
s v v t ∆=-= 则摩擦产生的内能:12cos ()48 J Q mg s s μθ=∆+∆=
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于产生的内能和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之和:0E Q E =-∆=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l,若磁感应强度增为1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1.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1之比E l∶E1分别为
A.c→a,1∶1 B.a→c,1∶1 C.a→c,1∶1 D.c→a,1∶1
2.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原子核内部放出的β射线
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建立了氢原子量子化模型
C.卢瑟福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发现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
D.贝克勒尔研究了铀的天然放射性,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如图所示,B、C两个小球用细线悬挂于竖直墙面上的A、D两点,两球均保持静止,已知B球的重力为2G,C球的重力为3G,细线AB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37°,细线CD与竖直墙面之间的夹角为53°,则
A.AB绳中的拉力为5G
B.CD绳中的拉力为3G
C.BC绳中的拉力为2G
D.BC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53°
4.为了测出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由于线圈自感系数很大,为了保护电表和各元件,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应该
A.首先断开开关B.首先断开开关
C.首先拆除电源D.首先拆除安培表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B.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C.由于能量的耗散,虽然能量总量不会减少,但仍需节约能源
D.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6.关于饱和汽及饱和汽压的正确说法是( ).
A.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待稳定时, 蒸汽的压强一定会减小
B.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饱和汽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都相同
7.参考以下几个示意图,关于这些实验或者现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核反应堆中控制棒插入,则多吸收中子让反应减弱
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D.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认识到原子的复杂结构
8.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25 km/h
B.35 km/h
C.34 km/h
D.38 km/h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9.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m(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子的平均质量先减小后增大
B.原子核E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F的比结合能大
C.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D.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
10.如图所示为a、b、c三个质点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若三个质点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则关于三个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a在最前面,c在最后面
B.t1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0- t1时间内a、c速度减小,b速度增大
D.0- t1时间内,a、b、c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减小
11.一个足够长的绝缘斜面,倾角为,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与水平面平行,如图所示,现有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A.如果小球带正电,小球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为
B.如果小球带正电,小球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为
C.如果小球带负电,小球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为
D.如果小球带负电,小球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为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绝缘足够长的木板Q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物块P叠放在Q的
左端,PQ所在空间存在着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带正电,电荷量为q,Q不带电,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Q上,使P、Q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和Q一起运动时,PQ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B.P刚好脱离Q时,P的速度大小为
C.P脱离Q后,Q做匀速直线运动
D.P、Q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P的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3.(1)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
①小李同学用绿光作为入射光,发现干涉条纹的间距太小,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
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更换间距更大的双缝
C.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②小胡同学把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的中央对齐,此时10等分的游标卡尺如
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
14.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