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古建筑关西新围——赣南传统民居建筑经典之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古建筑关西新围——赣南传统民居建筑经典之作
关西新围,位于江西龙南县城东约15千米处的关西圩旁,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于道光七年(1827年)完工,历时近30年,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

据专家考证,关西新围是迄今中国国内发现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客家方形民居,也是赣南传统民居建筑中所称的“九井(幢)十八厅”的典型代表作。

徐老四传奇故事
徐氏家族于南宋理宗帝嘉熙丁酉(1237年)从万安县皂口徙泰和辗转迁入关西。

徐老四,正名徐名钧,字韵彬,号渠园,增贡生,候选布政司理问,诰授奉直大夫,为关西徐姓第14世子孙。

生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十一月,殁于清道光八年(1828)九月,在关西新围建成后一年就去世了。

因兄弟中排行第四,后人俗称之为徐老四。

徐老四曾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

因为子女增多,原居家围屋日显拥挤,于是耗资百万,费时十多年建造了这幢围屋,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应,俗称为“新围”。

他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厚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成为一代名绅,是赣商的杰出代表,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及客家精神的完美体现。

关西新围的选址
关西新围主人徐氏家族出于自我保护而选择的聚族而居也加强了围屋的防御性。

客家人的“聚族而居”不是大家族式的“共财同居”而是一种小家庭式的“异财同居”,虽财产独立,却有许多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如禾坪、水井、厅堂等。

财产独立有利于减少家族矛盾,而拥有不可分割的公共财产则利于联合宗亲、增强家族凝聚力。

当敌人来袭时,徐氏家族就能很好地抵御外敌。

赣南是风水形势宗的发源地,风水观念的影响无处不在。

作为地方大族的家邸,关西新围的设计尤为注重传统风水。

关西新围在建设之初是由堪舆家选择的基址。

堪舆家通过观察山脉的走向和流水的源头,选择了关西新围所在地这样一个“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风水宝地。

新围的方位也是有着风水讲究的,选择了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的地段。

新围现址的地势为“蛤蟆形”。

其后为老围,老围后为层层叠上的小山。

新围的南、西北为农田,农田后为青山聚合环抱,新围东大门面向东南,地势开润,即有望山也有案山。

新围东北向除了一些低矮的小围屋外无地理屏障,地理似有不足,为了补其缺陷,徐名均在小西门前建一大照墙,其墙往东北角延伸,在与东北角敌楼平行位置,与敌楼之间建一道玲珑墙,正中开一大门,面对前方的一大片开阔地形纳东北之气。

即弥补了风水上的一个不足,又成为保障新、老书房、小花洲、梅花书屋等建筑的外围墙,也是新围来往于老围之间的一道外大门,设计合理,巧妙。

而处于“蛤蟆形”位置居中的新围中轴线,恰好距其大哥的围屋很近,按新围的设计图纸放线,新围西北的高大敌楼,竟延伸到其大哥围屋即“大书房围”的旁边,墙角正对大哥的围屋。

但顾及风水,最终还是牺牲了其大哥的利益。

关西新围东大门口的正前十多米处还开挖了一个半月池,象征着聚财。

半月池与东围墙外的水塘相连,恰好在新围与其东南面的大片开阔农田之间形成一道水面屏障,也有利于新围的军事防卫。

从新围的河流水系来说,新围营造者也重视该水流向,关西小河坝溪水从西北流向东南,是天门到地户的理想流向。

关西新围的建筑特色
关西新围占地面积达742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477平方米。

依山傍水,绿竹、池塘、农田、蓝天交相辉映。

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

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呈“国字”形字。

关西新围代表了赣南“国”字型围屋的最高水准,是赣南客家围屋中的精品。

中间的祠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是围内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以其作为中轴线,将围内建筑对称布局。

祠堂,分上、中、下三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而形成“九栋十八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

整栋围屋以廊、墙、甬道联通或屏隔,少奢华装饰,朴素实用。

围内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围内人们过年节、赶集、祭祀等举行各项集体活动的公共场所。

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

其采光、通风、排污都考虑的十分周到。

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功能。

关西新围正厅大门前有一对石狮,左边的公狮昂首张口凶猛威武,右边的母狮雍容大度端庄肃穆,显示出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大门框上八卦中乾、坤两卦的圆柱形石雕,厅内十多根大木柱下的石墩上都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或文字。

厅堂偏院以及厢房都镶嵌有许多龙、虎、麒麟、凤凰等动物木雕。

围屋的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彰显着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墙脚以块石垒砌而成,外墙为夯土墙或泥砖,里面掺进纸浆、黄糖、稻秆、糯米汁等,以增强其牵引力。

屋架门窗以木材为主,遮风挡雨,而且散热快,冬暖夏凉。

与现代的建筑装饰材料相比,更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关西新围集住宅、祠堂、城堡、书院于一体,既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处,碰到战乱时期又可以做据守的城池,集建筑美学、实用学之大成,不愧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

1992年关西新围列为龙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多年的关西新围,向世人诉说着关于它的历史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