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相关知识及实验室检测内容详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应在发病后尽早采 样,必要时可采用多部位、多次取样检 测,以提高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
参考文献
参考材料
36
李珺,刘亚楠,田国保等.临床实验室流感病毒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7,24(5):331-335 ISTIC
检测方法的选择
有研究对流感病毒胶体金抗原快速检测法与核酸 PCR 法比较, 两者之间一致性较差。以咽拭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标准, 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法(胶体金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 别为 27.6% 和 86.9%,其敏感性明显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 水平(40%-85%);
MDCK细胞或鸡胚收获的标本分离物首先用鸡、豚鼠或人红细胞 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HA),确定病毒滴度
原理:流感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蛋白(HA)含有能结合并 识别红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或脂蛋白结构,许多哺乳动 物和禽的红细胞表面均含有这两种成分。因此流感病毒能与其 结合并识别,产生凝集现象。当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与病毒血 凝素结合后,可以抑制凝集现象出现
待鉴定病毒与标准参照血清有交叉抑制,但与一种标准 参照血清抑制效价大于其他参照血清4倍以上时,可以判 定为此型别的流感病毒
参考材料
31
4 实验室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材料
32
约60%-70%不准确的检验结果产生于分析前阶段
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 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影响流感病毒检测的因素也大多出现在分析前
参李考珺文,献刘亚楠,田国保等.临床实验室流感病毒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参J].考国材际病料毒学杂志,2017,24(5):331-335 ISTIC
35
标本采集时间的选择
从标本采集时间上分析,有文献报道,发病后 2d 就诊的流 感样病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发热4 天后就诊患者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最低,随着病程的延长, 咽拭子病毒核酸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参考材料
9
流感的流行病学
1.流感患者 2.隐性感染
者
1.近距离飞 沫传播
2.接触传播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病毒变异快
反复感染 并发症
参考材料
65岁以上老年人、 婴幼儿、 慢性病患者
10
感染流感的一般临床表现:
流感一般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可达39-40℃), 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 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 涕,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参考材料
3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
RNA与NP构成RNP
基因组由8个短的单链 RNA构成,包含11个基因,编码11个蛋白: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核蛋白(NP), M1, M2,NS1, 1(参考聚材料合酶基团1),
PB1-F2和
PB2。 4
NP(核蛋白)和MP基质蛋白(M1)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 将流感分 A(甲)、 B(乙)、 c(丙)三型
C流感病毒
1 流感的相关知识回顾 2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3 流感病毒亚型的鉴定 4 实验室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材料
1
1
流感的相关知识回顾
参考材料
2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简称流感), 属正粘液病毒科,分 A(甲)、 B(乙)、C(丙) 三型,呈球形或丝状,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 流行性感冒的负链RNA病毒。
参考材料
28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步骤
4个凝集单位的配
加入25ul 4个血凝 单位抗原,室温孵
制和检测
育15-30分钟
观察记录结果
稀释血清
每孔加入50ul红细胞
悬液,充分摇匀。室
温孵育参考3材0-料60分钟
29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稀释血清 操作简图
急性期
H1
H3
病 血清 血清
毒 50ul
50ul
B 血清 50ul
流感病毒胶体金抗原快速检测阳性检出率17.6%;核酸检测阳 性检出率为 31.0%;
参李考珺文,献刘亚楠,田国保等.临床实验室流感病毒检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参[考J]材.国料际病毒学杂志,2017,24(5):331-335 ISTIC
37
2017年 金标法 FLUA
标本例 阳性例数 阳性率 合计 数
12738 1393
10.9% 16.4%
文献报 道
17.6%
FLUB
核酸检 FLUA 测
FLUB
2018年 金标法 FLUA 1-4月
FLUB
1163 7607
697 41 16 90 1620
5.5% 3.5% 4.9%
31%
1.4% 1.2%
22.5%
21.3%
FLUA 200 5
核酸检
测
FLUB
致病性强 哺乳类动物(猪,鲸鱼, 马,海豹和猫)或禽类 都会被广泛感染 容易发生突发性变异, 从而引起普遍性流感, 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 流感
以散在形式出现, 主要侵袭婴幼儿, 一般不引起流行。
甲型 流感
只 会 感 染 人 类 和 海豹 有 限 的 宿 主 导 致 不会发生重大突变, 呈局限性流行
丙型 流感
不仅在中国,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今冬流行的流感病毒 优势毒株是B型(Yamagata),这一毒株沉寂已久,普通人群 对它的免疫基本缺失
参考材料
7
图. 中国流感病毒检参考出材料率及其亚型分布
8
流感的季节性流行 流感病毒在我国的活动规律南北存在明显的差异。
冬春季 夏季
高峰期 冬春季
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
参考材料
14
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 液有:PH 7.4-7.6的Hank’s液或MEM
标本应在4℃保存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实验室对收到的标本最 好24~48小时内进行检测或接种。
如不能在48h内检测或接种,标本应置于-70℃保存
参考材料
15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50ul PBS
H1 H3 血清 血清 50ul 50ul
B 血清 50ul
液
恢复期
25ul
25ul 25ul
25ul
25ul PBS 25ul
25ul
25ul
25ul
1 2 3 4 5 6 参考材料 7 8 9 10
30
流感病毒的型别判定
标准参照血清对待鉴定病毒的抑制效价≥20才可以算为阳 性
一个待鉴定病毒不能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准血清 抑制
红细胞凝集试验
PCR鉴定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鉴定病毒
参考材料
19
3
流感病毒亚型的鉴定
参考材料
20
流感病毒亚型的鉴定
1 红细胞凝集试验 2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参考材料
21
流感病毒亚型的鉴定流程
红细胞凝集试验 4个凝集单位配制“回滴”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判定流感病毒型别
参考材料
22
红细胞凝集试验(HA)
参考材料
5
甲乙型流感主要亚型
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结构极易发生变异,有亚 型的特异性,是甲型流感病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甲型流感 命名通常会遵照 HN的规则命名,H代表血凝素,可分为16个 亚型;N代表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会季节性在人群中出 现的亚型通常为H1,2和3,以及N1和2
高
(RT-PCR)
培养法
低
(细胞培养法、
鸡胚培养法)
快速试纸条法 较低 (金标法)
血清学检测 高
(血凝抑制试 验)
特异性 高 高
较高
高
参考材料
优点
缺点
病毒含量低的 标本检出率高, 耗时短
在分子生物学 阳性检出率低, 问世前,一直 漏检率高,耗 是流感实验室 时长,技术要 诊断的金标准, 求高 至今仍不可取 代
/0.5(1%) /0.5(1%)
U或V型
U型
U型
U型
30min
45min
细胞沉积 细胞沉积成
成 圆 点 状 , 环状
倾斜时细
胞向下流 成泪滴状
45min
细胞沉积成 环状
60min
细胞沉积成 环状
参考材料
24
操作简图
50ulPBS
100ul病毒液
稀释病 毒
50ul
50ul 50ul
50ul
50ul 50ul
核酸检测的检测样本例数远远小于金标法
参考材料
39
其他因素
体温 2
1 年龄
3 标本储存温度
- 有研究发现:年龄 >60 岁、体温在 38.0℃ ~38.9℃之间, 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组;
- 有文献报道:不同的放置时间和温度会影响RNA提取的质 量浓度,但对RNA纯度和完整性无明显影响。
HA滴度≥8,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
HA滴度<8者,继续在敏感的MDCK细胞系或鸡胚上进行传代 培养,使其HA滴度≥8后,再进行HI测定
若传1~2代后,HA滴度仍<8者,可应用核酸检测方法进 行鉴定
参考材料
27
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
HA试验完成后,用国家流感中心每年提供的抗A(H1N1)、抗A (H3N2)、抗B(Victoria系)和抗B(Yamagata系)4种标准 参照血清,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确定病毒的型别 和亚型,进行HI试验时,需同时进行4种标准抗原对照。
01
季节性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在生物安全Ⅱ
级实验室进行。
02
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它检测过程中所有能
够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过程必须在生物安全
Ⅱ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里操作。
03
用灭活的0抗3 原进行血清学检测时可以在
生物安全Ⅰ级实验室进行
参考材料
16
常见的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参考材料
17
检测方法
灵敏度
分子诊断
根据乙型流感病毒表面血凝素蛋白的抗原特征主要分为B型 (Yamagata)和B型(Victoria).
参考材料
6
我国流感流行现状及亚型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报道,今年监测到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亚 型和乙型(Yamagata)系为主,并且总体上甲型H1N1亚型的比 例超过B(Yamagata)系。甲型H3N2亚型和B(Victoria)系以 低水平共同流行。
参考材料
23
红细胞
适用范围
终浓度 (%) 孔底部形 状 孵育时间 细胞对照
鸡
流感和禽流 感病毒 0.5(1%)
U或V型
30min 细胞沉积成 圆点状,倾 斜时细胞向 下流成泪滴 状
火鸡
流感和禽 流感病毒
豚鼠 流感病毒
人O型血红 细胞 流感病毒
马 禽流感病毒
0.5 ( 1% ) 0.75( 1.5%) 0.75( 1.5%) 0.5(1%)
采集标本类型: 常规
➢ 咽拭子 ➢ 鼻拭子
➢ 血清
特殊 鼻咽/呼吸道吸取物 鼻洗液、含漱液
呼吸道灌洗液
参考材料
13
咽拭子采集
咽拭子 用灭菌棉签(最好用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擦拭双
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棉签头部浸入含3-4ml采集液的 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注意:采样前1h内不要进食和饮水,采样液中严禁加入抗 生素
50ul 50ul 50ul
50ul 50ul
50ul
加入配 A
制好的
红细胞 B
悬液
C
充分混
匀,置 D
室温孵 育30-
E
60分钟
F
观察记 录结果
G
H
稀释完病毒液后加入参5考0材u料l红细胞悬液
25
病
毒 原
1:2
液
1:128
HA: 32
HA>128 HA:4
参考材料
26
红细胞凝集试验(HA)结果判读
12
2.5% 8.5% 6%
我科2017年和2018年参考1材-料4月流感阳性率统计
38
导致我科流感核酸检测检出率与文献报道不符的原因分析?
文献报道筛选的病人是高度怀疑流感病人,用于进行方法 学比对试验,与我们的统计人群无可比性
我院进行流感核酸检测的病人大多是儿科具有呼吸系统疾 病的儿童,医生主要用于排除诊断
参考材料
33
影响流感检出率的因素
采样部位的选择
标本采集时间的选择
检测方法的选择
其他因素
参考材料
34
采样部位的选择
就不同采样部位而言,国内外关于采样部位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鼻拭子、咽拭子和下呼吸道吸取物, 一般认为鼻拭子因 含有较多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流感病毒检出率高于咽拭子
标本采集后获取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含量决定着采样质量;而有研 究提示,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对于定居部位有着一定的嗜性,虽 然都是入侵呼吸道上皮细胞,但是选择的部位可能有所不同,导 致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在不同的采样部位检出率不同
一般来讲,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流感为自 限性疾病,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 好转。重症病例可导致慢性基础病加重,也可出现 病毒性肺炎、心脏和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
参考材料
11
2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参考材料
12
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
实验前处理
流感标本采集 采集时间:病人发病的头3天内采集,最好是24h内
操作简单,耗 时短,不需仪 器设备,适用 于快速筛查
存在假阴性, 漏检率高,只 能鉴定出流感 病毒A、B型, 不能进行亚型 鉴定
能够鉴定亚型
要求急性期和 恢复期双份血 清,对于季节 性流感仅限于 流行病学调查 及回顾性诊1断8
季节性流感检测流程
临床标本采集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接种MDCK细胞
接种鸡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