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03T10:05:47.4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作者:黄明晶
[导读] 环境质量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导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这主要是人类在平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不正当行为所导致的。

黄明晶
贵州省金沙县教育科技局教研室 551800
摘要:环境质量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导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这主要是人类在平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不正当行为所导致的。

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首要关注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将环保教育进行有效地渗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物理;渗透;环保教育
引言: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思考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现在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激化,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手段积极应对是其首要任务。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进去,发挥学科优势,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实际的物理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下面将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更好得渗透环保教育展开详细分析,希望本篇文章的写作,可以给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环保教育的优势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人们发展的根据地,加强环境保护,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不仅可以有效的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还能够给人类的世代生存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而教育教学是培养人们知识、能力的重要场所,将环保教育融入到现在的教育体系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在教育体系中,很多学科都没有涉及到环保理念,而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就有很多的内容与环境保护有关,所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不仅可以给学生更好的普及环保理念、拓展素质教育,还可以将更多环保教育案例融入到物理教学中,既可以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对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中新要求的提出,现在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物理学科中也提出了,物理学科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为了贯彻落实学科融合这一要求,学校首先应该对此有着正确的认识,能够知道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及人类生活的影响,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积极地融合,以此来提高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给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以此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环境教育这两方面进行融合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积极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环境保护教育。

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关键,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发展,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极有必要,教师应该深人的挖掘教材和环境保护之间有联系的相关内容。

并加以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

例如,在学习电磁波及核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对电磁波泛滥的危害以及核电站的核泄漏将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讲述。

通过这种方式,将物理课堂教学与现实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从其内容出发,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及时地融入环境保护教育。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教育模式的改革中,渗透环境保护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再适用当今新课标及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也是当前新课标的一项首要任务。

对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能通过物理教学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环节。

实验教学要比理论课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例如,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要正确地使用这些试验仪器,对实验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养成学生对实验器材保护的意识。

除了这一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一些废弃物来制作实验器材,变废为宝,加强这些废弃物品的循环使用。

不少学生对课外活动兴趣较高,所以,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有效利用各种实践互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除了上述两种有效方法外,有效的利用物理教育中的各项实践活动,经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应该被忽视。

环境保护离不开具体的实践。

因为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将环保意识充分的体现出来。

如果只是单纯将保护环境、热爱环境挂在嘴上。

不付诸于行动,不参加任何环境保护的活动,那么环境保护只能沦为空谈。

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在加强环境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当中。

例如在学习电流的磁效应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对电磁的污染、利用以及危害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同学们意识到科技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像现在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脑以及无线电发射台等很多都可以带来电磁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对于这一问题,一定要要求学生对此进行科学的使用和规划,趋利避害,尽可能的减少生活中的电磁污染。

所以,可以结合学校的绿色教育,开展相关环保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制作一些物理实验仪器。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物理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国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四)充分挖掘初中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最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能够找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内容,利用起来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点。

所以这就要求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对于环保教育进行有意识的渗透,在备课阶段就要对当前要学习到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掌握,仔细分析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

在当前的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章节都涉及到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多方面内容。

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内容与环保教育有效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揭示物理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是一项能够积极拓展学生环保思维的新方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可以认识到环保理念、环保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融入环保理念,能够积极的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利用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来保护环境并爱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妃.刍议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7):178.
[2]顾文权.环保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的探索——从太湖环境的保护谈起[J].黑河教育,2013(06):61.
[3]刘昌谋.环境保护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探析[J].艺术科技,2016(03):385.
[4]王雷.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5(09):1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