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与黔西地区晚古生代煤层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及来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与黔西地区晚古生代煤层中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及来源
代世峰;任德贻;张军营;李生盛;张霞
【期刊名称】《地质论评》
【年(卷),期】2003(049)004
【摘要】运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中国华北和黔西地区晚古生代煤系中54个样品的铂族元素(PGEs)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中铂族元素主要
是通过岩浆热液活动、低温热液流体、同沉积火山灰、陆源碎屑输入和海水等诸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前3种作用是造成煤中铂族元素异常的主要原因.低含量的铂族元素(正常背景值)主要来源于硅质陆源区,煤中铂族元素的背景值
为:Ru=0.005μg/g,Rh=0.014 μg/g,Pd=0.181μg/g,Ir=0.001
μg/g,Pt=0.037μg/g.煤中铂族元素以Pt-Pd分配模式为特征,并且Pd>Pt,Pd>Ru、Rh、Ir,其中Pd在煤中的背景值约为地壳平均值的18倍.Pd、Pt与煤灰分呈正相关,表现出它与无机矿物的亲和性.
【总页数】6页(P439-444)
【作者】代世峰;任德贻;张军营;李生盛;张霞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0008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00083;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
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华北晚古生代煤中硫及微量元素分布赋存规律 [J], 刘大锰;杨起;汤达祯;康西栋;黄文辉
2.华北若干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 [J], 代世峰;任德贻;李生盛
3.华北晚古生代煤中黄铁矿赋存特征与地质成因研究 [J], 刘大锰; 杨起
4.华北晚古生代煤中有机硫的赋存状态及其成因 [J], 康西栋;杨起;张瑞生;周春光;汤达祯;刘大锰
5.内蒙古阿刀亥矿晚古生代煤中矿物的赋存状态及成因 [J], 邹建华;李大华;刘东;程礼军;朱长生;任世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