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1.1一棵顽强的小树湘教(00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总结植物的向性运动。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求 体现以学生活动,组织教学获得知 识。通过学生的观察去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并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 案,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探究 问题、得出结论。
观察自然现象
请仔细观察,倾倒后的小树很“顽强” 地生长着,它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类似的情况?你的 猜想是什么?
思考
哪些因素造成了植物的这些生长 变化?
讨论
观察பைடு நூலகம்现象:
1、植物的根向着地下生长。 2、植物的根要向着有水的地方 生长。
3、植物的茎、叶向着有光的方 向生长。
………………
实验一: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在水中浸泡了一天的菜豆种子4粒、纸巾、 不干胶、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将1张纸巾卷成筒状,并贴着玻璃杯的内壁放入 杯中,将几张纸揉成一团塞在玻璃杯内,使先前 放下去的纸巾能紧贴着玻璃杯内侧。
2、把菜豆种子安放在杯子和纸巾之间,使菜豆的 “脐”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3、经常往杯子内的纸巾上浇些水使纸巾保持潮湿, 观察菜豆种子根的生长方向。
4、几天后将杯子侧卧,继续观察菜豆根的生长方向。
2、过几天改变为用餐巾纸的另一端接触棉 条,继续观察豆苗根的生长方向。
观察记录表
浸湿棉条的位置 豆苗的生长方向
结论:
实验三:植物的茎、叶总是朝着
有光的方向生长吗?
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小麦幼苗、火柴杆、小花盆(带培养 土)、不透光的纸盒、剪刀
实验步骤: 1、用剪刀在纸盒的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
孔。 2、将几株长势相同,但其叶尚未出胚芽胞的小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师生共同交流、归纳、总 结出植物的向性运动即
1、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2、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3、植物的根具有向光性。
板书设计
第1课 一棵“顽强”的小树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植物的茎、叶总是向着有光的方向生长 (植物的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统称为植 物的向性运动)
推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坚持完成中长期观 察实验能力,并做好观察 记录的习惯。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 与探究。
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 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使学生知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够
一棵“顽强”的小 树
一、课文分析
《一棵“顽强”的小树》是科教版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它从植物的生存角度 谈起,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起着统 领本单元的作用。本课是从“河边一棵顽强 的小树,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一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去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分析比较—— 获得结论”这样的过程,揭示出植物的向性 运动(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麦幼苗,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幼苗的旁边 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此的参照物。 3、用纸盒将花盆扣住,白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 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通过小孔 射入纸盒)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生长的方向。
小麦幼苗生长方向观察记录表
时第第第第第第
2
3
4
5
6
7
间天天天天天天
幼苗 生长 方向
我的结论:
本课由4个活动构成。分别是: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植 物的根总是朝着有水的地方生 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是朝着 有光的方向生长吗?和调查自 然界中的植物。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 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3、能够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
观察种子的生长
结论:菜豆种子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植物的根生长方向观察记录表
菜豆“脐”的 ↑ 指向
第2天 根 第3天 的 第4天 指 第5天 向 第6天
第7天 我的结论:
→←↓
实验二:植物的根总是朝着有水的地
方生长吗?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几粒已尼发芽的豆苗、浅口盘、 餐巾纸、一杯水
实验步骤:
1、将豆苗按同一方向放在浅口盘中的餐巾 纸上,餐巾纸的一端浸入水中,观察豆苗 根的生长方向。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力求 体现以学生活动,组织教学获得知 识。通过学生的观察去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并积极地去设计实验方 案,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去,探究 问题、得出结论。
观察自然现象
请仔细观察,倾倒后的小树很“顽强” 地生长着,它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类似的情况?你的 猜想是什么?
思考
哪些因素造成了植物的这些生长 变化?
讨论
观察பைடு நூலகம்现象:
1、植物的根向着地下生长。 2、植物的根要向着有水的地方 生长。
3、植物的茎、叶向着有光的方 向生长。
………………
实验一: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在水中浸泡了一天的菜豆种子4粒、纸巾、 不干胶、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将1张纸巾卷成筒状,并贴着玻璃杯的内壁放入 杯中,将几张纸揉成一团塞在玻璃杯内,使先前 放下去的纸巾能紧贴着玻璃杯内侧。
2、把菜豆种子安放在杯子和纸巾之间,使菜豆的 “脐”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3、经常往杯子内的纸巾上浇些水使纸巾保持潮湿, 观察菜豆种子根的生长方向。
4、几天后将杯子侧卧,继续观察菜豆根的生长方向。
2、过几天改变为用餐巾纸的另一端接触棉 条,继续观察豆苗根的生长方向。
观察记录表
浸湿棉条的位置 豆苗的生长方向
结论:
实验三:植物的茎、叶总是朝着
有光的方向生长吗?
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小麦幼苗、火柴杆、小花盆(带培养 土)、不透光的纸盒、剪刀
实验步骤: 1、用剪刀在纸盒的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小
孔。 2、将几株长势相同,但其叶尚未出胚芽胞的小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师生共同交流、归纳、总 结出植物的向性运动即
1、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2、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3、植物的根具有向光性。
板书设计
第1课 一棵“顽强”的小树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 植物的茎、叶总是向着有光的方向生长 (植物的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统称为植 物的向性运动)
推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坚持完成中长期观 察实验能力,并做好观察 记录的习惯。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 与探究。
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 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使学生知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能够
一棵“顽强”的小 树
一、课文分析
《一棵“顽强”的小树》是科教版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它从植物的生存角度 谈起,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起着统 领本单元的作用。本课是从“河边一棵顽强 的小树,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一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去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分析比较—— 获得结论”这样的过程,揭示出植物的向性 运动(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麦幼苗,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幼苗的旁边 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此的参照物。 3、用纸盒将花盆扣住,白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 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通过小孔 射入纸盒)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生长的方向。
小麦幼苗生长方向观察记录表
时第第第第第第
2
3
4
5
6
7
间天天天天天天
幼苗 生长 方向
我的结论:
本课由4个活动构成。分别是: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植 物的根总是朝着有水的地方生 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是朝着 有光的方向生长吗?和调查自 然界中的植物。
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 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3、能够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
观察种子的生长
结论:菜豆种子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植物的根生长方向观察记录表
菜豆“脐”的 ↑ 指向
第2天 根 第3天 的 第4天 指 第5天 向 第6天
第7天 我的结论:
→←↓
实验二:植物的根总是朝着有水的地
方生长吗?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几粒已尼发芽的豆苗、浅口盘、 餐巾纸、一杯水
实验步骤:
1、将豆苗按同一方向放在浅口盘中的餐巾 纸上,餐巾纸的一端浸入水中,观察豆苗 根的生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