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初读古诗,写字词。 1.这 mù( 暮 )色中的江景真美啊,让人不禁想 yín( 吟 )一首奇 丽的小诗。 2.苏轼从远处、近处、正面和 cè( 侧 )面看到的 lú( 庐 )山山峰 的形态各不相同,这是他身处山中的 yuán( 缘 )故。
二 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可.怜.九月初三夜( C )。
5.《雪梅(其一)》后两句把梅和雪作比较,突出了梅_香_的特点和 雪白__的特点,告诉我们事__物__各__有__所__长__的道理。《雪梅(其二)》中作者 追求的美景是_梅__、__雪__、__诗__和__谐__共__存_。
6.下列诗句中“雪”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中不一样的一项是( C )。
A.有梅无雪不精神
四 课内外对比阅读。 雪梅(其一) [宋]卢 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宋]卢 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写出两首古诗分别描写了哪些事物,再根据思维导图把其中 两种事物的关系补充完整。
B.有雪无诗俗了人
C.日暮诗成天又雪
D.雪却输梅一段香
7.两首《雪梅》都是出自诗人卢钺之手,你更喜欢哪一首?请 说明理由。
_示__例__:__我__更__喜__欢__《__雪__梅__(_其__一__)_》_,__因__为__争__奇__斗__艳__的__过__程__更__能__凸__ _显__雪__和__梅__各__自__的__美__。______
A.怜悯
B.可惜C.可爱Biblioteka 2.题.西林壁( A )。
A.书写,题写
B.问题
C.评论
3.梅雪争春未肯降.( B )。
A.投降
B.服输
4.梅须逊.雪三分白( A )。 A.不及,比不上 B.退让
C.降服 C.恭顺
三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真面目”是指庐__山___的__真__实__面__目_。“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是“_只__缘__身__在__此__山__中_”(填诗句)。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和“输”写出了梅、雪各自的不足,但也从侧面表现出 了对方的优__点__,雪胜在“三分白”,梅胜在“_一__段__香_”。
四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连续观察
9 古诗三首
语文要素点对点 感受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和准确生动的表达。 《暮江吟》中诗人描写黄昏江面的诗句是:一__道__残__阳__铺__水__中__, 半__江__瑟__瑟__半__江__红__。诗人还把夜晚的露珠比作珍__珠__,把弯月比作弓__。 《题西林壁》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的诗句是: _横__看__成__岭__侧__成__峰_,_远__近__高__低__各__不__同_。 《雪梅》一诗中,诗人对雪和梅评价的诗句是:梅__须__逊__雪__三__分__白__, 雪__却__输__梅__一__段__香__。
2.“梅雪争春未肯降”一句运用了拟__人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 出了梅、雪的情态。
3.《雪梅(其二)》中阐述了三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只 有三种事物相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十__分__春__”。
4.关于《雪梅(其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诗描写了梅花的颜色与形状。 B.本诗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梅花白雪图,朝气蓬勃。 C.傍晚,诗句落笔写完后,天空又下起了大雪,饶有意境。 D.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