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检测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3单元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必修一第三单元)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

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

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

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B)
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解析)题干并没有强调对过去的继承,故A、C两项错误;由题干“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和“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知题干强调和平与渐进,故B项正确;因为题干重心在于强调方式的和平与渐进,首创与示范作用则不是其显著特点,故D项错误。

2.诺曼·戴维斯在《欧洲史》中写到:“(光荣革命)使绝对专制权力已从君主手里转到了从选举产生的议会手中,把绝对主权置于议会之手。

至少在理论上,他赋予议会过去只能由英国国王享有的最高统治权威。

”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导学号42442060(C) A.英国已确立人民主权B.英国君主交出了全部权力
C.英国由专制走向集体统治D.议会成为新君主
(解析)根据材料“转到了从选举产生的议会手中”“绝对主权置于议会之手”“赋予议会过去只能由英国国王享有的最高统治权威”可知作者意在强调英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A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B项“交出了全部权力”说法不准确;D项表述本身有误。

3.恩格斯曾说:“(英国19世纪初)下院通过它的贿选问题委员会宣布,下院是靠贿赂选出来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不是靠贿赂而是由选民自由地选出来的。

”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导学号42442061(B)
A.营私舞弊充斥各个社会领域
B.代议制民主仍受制于财产多寡
C.腐败已成为主要的社会问题
D.基层民众仍不享有民主权利
(解析)材料仅仅说明英国的下院是靠贿赂选出来的,并不能说明营私舞弊充斥各个社会领域,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自己不是靠贿赂而是由选民自由地选出来的”说明当时能否当选为选民与财产关系重大,体现了代议制民主仍受制于财产多寡,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腐败问题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下院仍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故不能说基层民众仍不享有民主权利,故D项错误。

4.18 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商业和工业扩张以及城镇化,英国的许多人从南部迁移到中部,市镇席位分配的不平等状况愈加突出。

民间组织呼吁政府肃清选举中的不正当行为,重新分配选区票数,对获得选举权所需的财产资格做出统一规定。

这些情况反映出导学号42442062(C)
A.光荣革命以来英国政权归属问题已解决
B.英国社会对工业资产阶级政权极为不满
C.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
D.英国公民的选举权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
(解析)英国内阁制行使行政权,材料没有提到行政权归属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市镇席位分配的不平等状况愈加突出”和“选举中的不正当行为”,社会并没有对资产阶级政权极为不满,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后,英国部分市镇慢慢发展,市镇席位分配不平等状况日益突出,从而需要重新调整选区票数和对选举权重新规定,这些情况与C项表述相符,故C项正确;英国公民选举权没有得到法律保护,材料未涉及,也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5.在1787年宪法制定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

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

这则小故事表明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B)
A.限制民主B.防止谬误
C.强化中央集权D.保障国会权力
(解析)题干中“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说明其目的并不是要限制民主,故A项错误;题干中“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
其寓意是参议院可以对法案进行进一步的审核,从而避免失误,故B项正确;题干中“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并不能体现出中央集权的观点,故C项错误;题干中“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嘛”并不能体现出保障国会权力的观点,故D项错误。

6.约翰·麦克里兰说:“民主开始得势之后,想提出限制国家权力的论点,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国家的行动已经愈来愈被看成我们透过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而产生的行动:代表们的行动就是选民的行动,因为那些行动是他们授权的。

”作者意在说明(C) A.权力无法得到有效限制B.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完善
C.宪政与民主的内在冲突D.民主制度建立的艰难过程
(解析)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限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显然是评价民主制度的不足,故B项错误;民主的发展,出现限制国家权力的有限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民主开始得势之后”可知民主制度已经确立了,不能得出建立的艰难,故D项错误。

7.美国独立战争前夕,潘恩在《常识》中介绍英国政体时说:“君主政治的体制首先使一个人无从广闻博见,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

国王的身份使他昧于世事,然而国王的职务却要求他洞悉一切。

”潘恩这样说的目的是(B) A.赞成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为独立以后的政体提供借鉴
C.认为美国应效仿英国制度
D.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现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根据材料“君主政治的体制首先使一个人无从广闻博见,然而又授权他去解决那些需要十分明智地加以判断的问题。

国王的身份使他昧于世事,然而国王的职务却要求他洞悉一切”可知,潘恩反对君主制,为美国的民主制共和制提供了借鉴,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8.有学者说,“美国的国家结构并不是单纯的联邦制,而是一种联邦制复合政体,既具有联邦制的特点,又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点。

”此观点主要依据美国导学号42442063 (D)
A.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C.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制约
(解析)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只体现在宪法规定范围之内,不是所有的联邦权力都高于州权,故A项错误;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符合美国政治的实际情况,但是不能全面说明材料观点,故B项错误;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美国各级政权的权力分配原则,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联邦制是地方各州具有高度自治权力,单一制下国家对地方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力,而美国的联邦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有一定的管理权力但是不能完全控制地方,从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故D项正确。

9.在审判国王路易十六时,罗伯斯庇尔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

罗伯斯庇尔说:“他们不下判决,他们像闪电一样予以打击;他们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

”这一主张(C)
A.体现了司法制衡民主的理念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
C.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
D.蕴含了坚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
(解析)“不裁判国王,他们把国王化为乌有”,司法本身受到制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向欧洲的蔓延,故B项错误;“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而应该适用人民审判”,反映了民主主宰司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这一主张“对国王不应该适用法庭审判”,不符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10.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

由此可知“人民”一词(B) A.范围随时代发展而扩大B.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
C.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D.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
(解析)按照材料意思,人民的范围并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扩大,故A项错误;从材料所述四则信息来看,人民具体所指的人物或群体的性质或社会地位不是固定的,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故C项错误;希特勒的统治是法西
斯独裁政治,不是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11.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对军队及其价值观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许多企业家大致按照军队方式经营生产……富有的资本家们在贵族军官中间为自己的女儿寻求女婿……以便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反映出德国导学号42442064(B) A.是军人专制的政体B.军国主义氛围浓厚
C.民众普遍崇尚战争D.新旧阶层进行联姻
(解析)德国属于君主立宪制,其民主立宪为虚,君主专制为实,故A项错误;德国对军队及其思想的羡慕和崇尚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企业家的经营生产和富有资本家的择婿,充分体现军国主义盛行,故B项正确;军国主义一般属国策,即军国主义行为一般体现国家层面,同时,材料也未提到民众尚战,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资本家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而选贵族军官为婿,主要反映德国军国主义,联姻不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故D 项错误。

12.1896年,俾斯麦接受了李鸿章的拜访。

他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朝廷是不行的。

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

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导学号42442065(D)
A.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B.统治者强烈主张国家统一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德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德国实现统一,故B项错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材料“反朝廷是不行的。

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

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表明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计52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一举扫除了封建式的中央集权的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确定法兰西
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建立了新的国家行政区。

根据新的规定,全国分为83个人口大致相同的省,省下面再设立区、县和市镇。

与此同时,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允许选出地方代表进行自治,给予地方民选机构许多权力以便独立管理本地事务。

新的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取消了关卡,统一了税收,打通了商品和贸易渠道,大大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兰西语言和文化逐渐普及,地方风俗习惯的差别逐渐缩小,种族逐渐同化,从而加速了法国政治的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最后形成。

——穆陵《法国地方政府制度的沿革与改革》材料二(美国)联邦制像宪法一样,也是在反对中央集权的气氛中发展起来的。

因为新兴各州都奉行分裂主义,在1789年之前,合众国是一个由13个独立共和国组成的联盟,这一结构的缺点变得日益明显。

于是,1787年在费城拟定了一部宪法,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

可见,构成联邦共和国的首先是人,而不是州。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一个国家倘若希望寻求一种最能促进自由的政府形式,那么,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

——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法国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分析新地方管理制度确立的影响。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形成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的历史背景,并说明为什么“联邦制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榜样”。

(15分)
(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4分)
影响: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统一;经济上,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促进法兰西民族的形成,形成了统一的文化认同心理。

(6分)
(2)背景:美国刚建立起来,采用的邦联体制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7分)
原因: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联邦和州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实践了人民主权原则。

(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建立了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允许选出地方代表进行自治,给予地方民选机构许多权力以便独立管理本地事务”可知法国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新的
地方管理体制和制度取消了关卡,统一了税收,打通了商品和贸易渠道,大大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使法兰西语言和文化逐渐普及,地方风俗习惯的差别逐渐缩小,种族逐渐同化,从而加速了法国政治的统一,促进了法兰西民族的最后形成”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分析新地方管理制度确立的影响。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新兴各州都奉行分裂主义”“这一结构的缺点变得日益明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形成新国家结构形式的背景是美国成立之初采用的邦联制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第二小问实际上是回答美国联邦制的优点,根据材料“构成联邦共和国的首先是人,而不是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在规定中央权力的同时,确保地方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联邦和州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实践了人民主权原则。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

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美国的三权分立
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

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他们都要对人民负责。

示例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国王世袭,但他没有实际权力,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充任;英国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

1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材料二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但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
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

……它不仅要解决一般的政策性问题,还要对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所有活动做出详细决定。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7、18世纪,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显得格外狭窄。

政府的职能范围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财产不受侵犯等,政府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摘编自黄旭《现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

(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及组成方面的不同。

(6分)
(答案)(1)结构: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

(2分)
影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专制制度下的政府,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变。

(4分)
(2)共性:政府职能受到其他公共机关的严格监督和制约。

(3分)
(3)不同:古代中国的政府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机构,是由君主及其选派的幕僚组成;西方国家的政府是由代表国家执政的群体组成,官员是由选举产生,具有民主的特点。

(6分) (解析)(1)第一小问结构,材料一中“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是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特点的概括。

第二小问影响,从正面的促进国家统一发展,以及负面的阻碍社会转型两方面分析。

(2)古代雅典与近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共性,材料二中“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雅典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材料三中“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显得格外狭窄”,可见政府职能受到其他公共机关的严格监督和制约。

(3)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政府的性质特征不同,围绕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的区别分析;分析组成方面的不同,围绕官僚制度与代议制的区别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