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桃花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桃花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桃花村位于荆州古城西门外约6km 处,是太湖农场管理区的一个生产队。
1996年几家农户在棉田里套栽桃树收益颇丰。
2001年生产队组织规模栽桃,形成了40hm 2桃园。
得益于桃花盛会品牌效应的推动,目前桃花村已建成80hm 2桃园、100hm 2梨园、33.3hm 2科技示范园、6.67hm 2莲花岛屿、13.33hm 2垂钓基地及58户农家特色餐店,年接待游客规模多达150万人次。
如今的太湖桃花村是一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田园采摘、田园认领、田间劳作及垂钓和水上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胜地,是荆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为了响应国家旅游局打出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2]。
有关部门先后对桃花村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了“五大基础”设施建设,如“六通一平”
(供水、排水、供电、道路、广场、电信、宽带网、平整土地)基
础设施建设,桃花村拥有许多文化品牌,如“桃园三结义”,
还有桃花节与桃花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1年11月获得了“湖北旅游名村”的称号。
2桃花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桃花村“农家乐”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的产物,是以农民家庭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别有情趣的农家生活为特色,吸引游客到此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体验劳作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拥挤的交通、巨大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等让大量城市居民渴望到郊区乡村去满足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逃离喧嚣的都市生活,休闲度假市场需求大幅度上升,这就为桃花村旅游的兴起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桃花村旅游是响应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实施,并且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它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科学的规划,改变了落后的农村面貌。
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解放剩余的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小了城乡差距,同时也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1]。
3桃花村旅游存在的问题3.1思想认识单一
经营管理者缺乏对乡村旅游基本特征的正确认识,忽视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应继续有效地保持“乡村性”和“乡
村意象”[3]。
桃花村顾名思义是以桃花为主,经营管理者就仅仅开展以赏花摘桃为主的旅游活动,特色单一,很难使游客二次或多次旅游。
3.2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桃花村已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仍然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如道路没有明确的分级,仅有主干道和田间小路,主干道狭窄,只能并走2辆车,田间小路坑坑洼洼,不利于游人行走;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就在景区广场或路边停靠,造成旺季交通大拥挤;洗手间设置不够且内部设施不齐全;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或基本没有,缺少一些游乐健身设施;餐馆、酒家设施条件差,难以留住游客。
3.3资金投入不足
乡村旅游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及对外的宣传促销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桃花村引进资金力度不够,导致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旅游经营者无力从事全面的市场调查研究,大大制约了桃花村的发展[4]。
3.4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是大多数景区出现的问题,一到旅游旺季,交通不畅,人满为患。
游客乱丢乱扔现象严重,乱踩乱踏,攀爬现象也很严重,导致许多树木的枯死。
乡村旅游经营者没有很好的分配客流量,影响了游客旅游的心情。
到了淡季,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让在淡季的游客对旅游区的印象大打折扣。
3.5植物配置单一
植物配置主要是桃树和紫叶李,还有少量的樟树、桂花等,灌木就是海桐、大叶黄杨、红继木等。
植物搭配单调导致桃花村的植物季节性非常明显,夏天景色迷人,秋冬季节萧条冷清。
4桃花村旅游发展对策4.1提高认识袁加强管理
一是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二是充分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三是加强景区管理人员对景区管理的认识,组织一些员工到相近或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去考察学习,借鉴创新使桃花村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针对乱踩乱踏胡乱攀爬的游客应给予一定处罚或警告,设置宣传标语,减少游客对环境的破坏,实现游客、景点双赢的局面。
招收专业管理人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5]。
(下转第323页)
摘要分析了湖北荆州桃花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荆州桃花村乡村旅游的可持性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问题;对策;湖北荆州;桃花村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315-01
荆州桃花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阳
张秀娟*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4-01-15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4期315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321页)
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参考文献
[1]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
与开放,2012(16):168-169.
[2]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
想教育:下,2012(6):60-61.
[4]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
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
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
教育,2012(2):75-76.
[7]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
料科学,2009,30(5):149-150
[8]崔一喆,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
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9]吐尔逊,贺建忠,陶大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电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
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7-29
[10]谢翠丽,倪玲英.构建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J].科技创新
导报,2011(32):177-178.
(上接第315页)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修建一些宽阔的主干道,设立分级公路,减轻旺季客流量的负担。
在旅游旺季可以分派工作人员免费充当导游,有意识的进行分流管理,大大减轻人满为患的局面,也提高了游客的旅游质量[6-7]。
桃花村应多引入一些观叶观花植物,改善目前植物配置较少的现状。
植物选择时应注意做到体现植物春华秋实的本质,无论游客什么时候来到这里都感觉到强烈的季节变化。
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道路两旁的绿化,如在人工桥边种上迎春花,路旁可规划出2~3m宽的绿化带,由高大的乔木到低矮的灌木,层次分明,增加绿量以达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效果。
4.3开发新型旅游项目
桃花村的主要项目是观赏桃花和采摘活动,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季节性。
旺季很旺,淡季游人稀少。
开发一些娱乐活动如土壕对战、骑马游桃花村这样的野趣活动在淡季也能够很好地吸引游客到来。
建设农业研究基地,不光是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而且那些新型农产品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5参考文献
[1]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
刊,2006,21(3):12-19.
[2]张文,安艳艳,李娜.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问题及对
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17-24.
[3]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
的比较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5,20(3):63-68.
[4]林伯明.关于发展桂林乡村旅游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1999(4):75-77.
[5]刘爱服.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学刊, 2005,20(1):68-71.
[6]贾俊.城郊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7]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 (9):75-79.
赏花卉、了解花卉及生产。
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即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的优势,如在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同时,采用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等,改变以前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学方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针对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课堂上学生忙于记笔记无睱思考的现象,可利用校园网或建立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关键技术操作及有关的问题、作业、文章、网址上传,学生也可把好的学习材料、发现的问题、学习的感受上传以交流学习,使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知识等与网络平台相结合,促进学生在课后学习知识,进一步强化知识[5-6]。
教师还可以根据观看视频材料如关键技
术或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总结结论相互交流。
还可把现场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提问等过程及时录制下来,之后再回放加深印象,以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3调整教学内容袁突出实践性教学
在花卉学教学内容上做尝试性调整,针对花卉生产的特点,增加实用性较强的内容,如常见花卉的栽培与养护、温室设施栽培技术,对花卉前沿部分进行讲解如花卉无土栽培、花卉控制栽培、花卉周年生产等。
另外将部分理论知识在实习课上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有更新的认识。
规定时间将温室栽培的盆花带进宿舍,自己进行栽培和养护管理,或者自己联系到温室观察和操作,并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到时间把学生栽培和养护结果作为考察学习成绩的依据。
这样让同学对整个栽培环境和技术有全面和详细的了解。
也从中体会到园艺师工作的辛苦和技艺,又体会到花卉产品的精致和美丽。
在教材的选用上,尽量选用面向21世纪教材。
目前山西师范大学选用的是包满珠主编的教材园林花卉学,这部教材基本上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在新技术及新应用上存在不足,可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编写花卉指导教材,增加新的花卉生产技术、花卉的应用等实验实习内容。
这样可弥补原教材中不足的部分,同时满足教学需要,也提高学生对花卉生产新知识的掌握。
3参考文献
[1]刘贵锋,刘玉平.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2):149-250.
[2]李保印,周秀梅,刘用生,等.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科技学
院学报,2010(12):81-82.
[3]王彩云,包满珠,胡惠蓉,等.花卉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4):83-85.
[4]冯莹.对《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19871-19872.
[5]蓝蔚青,谢晶,张饮江,等.高校花卉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的实践探
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15995-15996,15998.
[6]陆万香.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1(1):245-248.
任晓丽:对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32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