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第123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 2020.03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睁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

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

实脸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所有的车窗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

其结论可以归结为: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会加大其损坏的程度,因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被称为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但不论是《庄子》还是《边城》,不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四大名著,都自有它们产生的背景。

有位作家感叹:时代的变迁和经典背景的消失,使人们越来越远离经典。

在阅读越来越呈现碎片化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要重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请任选一部经典,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猴年到了,猴子想要变成人。

当它穿上人的衣服后,发现还拖着一根尾巴,他想要成人一定得砍掉自己的尾巴,因为人没有尾巴。

于是猴子拿起了砍刀,但动手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扰住了:
一是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
二是尾巴砍了以后身体还能不能保持平衡?能不能保持灵活性?能不
能活的长久?
三是尾巴一生下来就和自己在一起,跟了自己很多年了,不忍心抛弃它。

自己能适应没有尾巴的生活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
1, 【答案】【习作例文】
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
都台长官王廷相,曾给《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讲了个故事。

一天他乘轿进城,刚好下大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一开始他小心翼翼的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中,之后,轿夫便“不复顾惜”了。

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由此可见,为了拒绝“无所不至”的灾难,我们必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要轻易打
破生活中任何一扇“窗户”--人生的高贵,在于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

为什么要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呢?
首先,从人们的心理惯性来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人们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

著名的破窗理论揭示了“墙倒众人推”的深层心理。

其次,从我们自身来看,因为人们业已产生的心理惯性,因为等而下之的社会评价,因为铄金的众口,可畏的人言,我们常常要为自己打碎的“窗户”,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

而且,很可能就此一错再错,破罐子破摔,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从哲学上来说,任何的大错、大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有了战战兢兢的第一次,很可能就会有心安理得的第二次,习以为常的第三次,理直气壮的第四次……以致于身在恶中不知恶!
为了人高贵地活着,请守好你心灵的第一次!
嗜鱼如命的子产做了相国,有人给他送了一条好鱼。

子产坚决不接受。

来人很不理解,子产说,我今天接受了你的鱼,将来我就很可能吃不到鱼了。

我们可能会问,一个堂堂的相国,接受一条小小的鱼,何至于将来吃不到鱼呢?但子产的智慧就在这里,他明白“祸患常积于忽微”,任何一扇“窗户”的打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果今天能接受这一条鱼,就意味着明天能接受无数条的“鱼”;而拿了人家的这条鱼,将来人家的“银”鱼、“金”鱼就会照拿不误。

如此,行贿的人就会接踵而至,自己的贪欲也会无限膨胀,多年的美好清誉毁于一旦!鉴于此,子产才一定要坚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以防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还记得寓言中那个说谎的孩子吗?一句“狼来了”的戏语,打碎了他诚信的“窗户”,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一个说谎的孩子,于是,狼真的
来了,而人们却不再相信他。

最终,孩子遭到了报应。

在这个童话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两个道理:第一,一旦你打碎了人生中的“窗户”,你就可能造成了破窗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做错任何事,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哪怕你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句玩笑话。

事实也正是如此。

如果李白不能守住心灵的傲骨,就不会“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的凛然正气,如果于谦不能守住心灵的纯正,就不会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壮怀激烈,如果方孝儒不能守住心灵的气节,就不会有“死即死耳,诏不代草”的慷慨悲歌。

是啊,无论是“故将愁苦而终身”决不随波逐流的屈原,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无论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深明大义的刘皇叔,还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纪如山的人民军队,他们共同的选择告诉我们--守住心灵的第一扇窗,是走向高贵的第一步。

当然,不轻易打破人生的任意一扇窗户,不等于就一定能防患未然,坚守住心灵的第一条防线,不等于就一定能守住。

那么,一旦打碎了怎么办?如果失守了怎么办?
这时候请一定要记住: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知耻而后勇,骄傲自大的廉颇,变成了“以国为重、以民为天”的重臣;知耻而后勇,危害乡邻无恶不作的周处,变成了鞠躬尽瘁战死沙场的英雄;知耻而后勇,一意孤行自私自利的王郅治,变成了幡然悔悟重新为国效力的男篮国手……而这一切都在于破窗之后的能“补”,失守之后的“追回”。

陶潜说得好:失迷途其未远,知来者犹可追!
为了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
我们就要做梅花--零落黄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就要做胡杨--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
就要做苍鹰--为了不做鼠辈的食物,宁肯把自己撕成碎片,葬在浩淼的长空……
【解析】
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

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立意示例:
(1)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2)善始善终
(3)及时弥补人生的残缺
(4)勿以恶小而为之
(5)量变引起质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答案】读经典可改变气质
读经典可改变气质
①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

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

②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

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
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

③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

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

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

汉代的《礼记》里的《中庸》和《大学》不能不读。

当然宋明儒的书,还是要读一些的,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的著作。

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

④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

一般阅读,光读《史记》就可以。

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

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

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李白、杜甫的诗,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都是不能不读的。

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奇特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

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都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

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

至于道家,老庄足矣。

佛学可读《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获得佛学的可靠知识,《坛经》《金刚经》《心经》则能够引导进入佛理的信仰层面。

⑤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然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
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

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⑥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解析】写作提示:应该重视对经典作品的阅读。

因为虽然经典产生的背景已经消失,但经典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将会永远地光照人间。

论据选取:题目材料中所列举的经典名著皆可作为论述对象。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
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此题注意围绕对“经典”的看法立意行文。

3, 【答案】要成人,就得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
--由“猴子砍掉尾巴”想到的
困扰和顾虑太多是成人和成功的大忌。

--题记
猴年到了,猴子想要变成人。

他想要成人一定得砍掉自己的尾巴,因为人没有尾巴。

于是猴子拿起了砍刀,但动手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扰住了:对痛有担心,对断尾不忍心,顾虑不适应......
故事告诉我们:蜕变和完美需要痛苦的挣扎,要成人,就得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

在破茧而出的前一刻,蝴蝶将经历毕生最大的痛苦和孤寂,只有那些能克服困扰和顾虑者,才能最终领略朝阳和甘露的美好,才能享受翩翩而飞的美妙。

猴子,也只有克服困扰和顾虑砍掉尾巴,才能成人。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让邓亚萍文武双全。

邓亚萍从身高不够到世界冠军,再由写不全26个字母到剑桥博士的成长历程很好地诠释了猴子断尾成人的寓意。

当教练说邓亚萍身高不够不适合打乒乓球时,她痛苦过挣扎过,但她消除了困扰和顾虑刻苦训练,结
果她在同伴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了世界冠军,完成了从猴子到人的精彩蜕变。

功成名就的她又开始学习英语,完成人生的另一次蜕变。

虽然连26个字母也写不全,她却没有顾虑,拿出打球的拼命三郎精神,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

那一段时间,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视力从1.5降到0.6......经过断尾的历练,她顺利从清华毕业,还获得了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是呀,如果当初邓亚萍在抉择自己的人生路上总是被困扰而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基础是否太差,是否能顺利毕业,前怕狼后怕虎,她就永远不可能有华丽转身,更不可能文武双全。

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让马云创业成功。

马云为创立阿里巴巴,遇到资金等很多问题,他背着行囊四处拉赞助找合伙人,四处碰壁,有人还讥笑他异想天开。

他没有困扰和顾虑,果敢地走自己的路,终于创立了阿里巴巴商务网站,取得极大成功。

他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死在了前一天晚上。

而“死”的原因,多半是困扰和顾虑。

如果马云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商界就少了一个精英,虽然他的痛苦挣扎不被很多人知晓。

我的一个朋友想南下打拼创业,就是因为顾虑自己的行政编制,害怕砍断尾巴后的工资待遇。

如今看到发迹的昔日朋友只是悲切和感慨......要当水手,就不要被风浪的颠簸所困扰;要展翅高空,就不要有试飞摔打的顾虑;要突破自我,就得正确面对困扰和顾虑,毅然决然地砍掉自己的“尾巴”!否则就永远只是一只胆小犹豫不决的猴子。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

该材料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贵在说理,而寓言说理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面上是说猴,其实是说
人,其落脚点都是说人--说人生说人性。

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猴子”“尾巴”“断尾”“成人”“困扰”……该寓言告诉我们:1.对人而言:要成功,要成人,面对人生选择就得克服“困扰和顾虑”。

2.要成人,对待“尾巴”--缺点不足、旧思想旧观念,就要毅然决然的决裂。

如砍断“懒惰”这根尾巴,砍断“安逸”这根尾巴,砍断“诱惑”这根尾巴,砍断“名利”这根尾巴,砍断“贪婪”这根尾巴……3.对猴子们而言:“尾巴”正是自己的优势、特长,不要异想天开干蠢事,而要扬长避短,做最好的自己。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