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精选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
据此回
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州近几天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六大雨
B. 周日小雨
C. 周二阴转多云
D. 周三雷阵
雨
(2)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 )
A. 500米
B. 1 000米
C. 2 000米
D. 5 000米
(4)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
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3)B
(4)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广州近几天天气为:周六小雨,周日大雨,周二雷阵雨,周三雷阵雨;故选:D。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
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西南方向;故选:B。
(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量的岭南印象园与
大学城南站的图上距离约1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x1000=1000米;故选:B。
(4)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福州;安徽省简称皖,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广州;江苏省简称苏,省级行政中心:南京。
由此可判定,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粤;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4)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从俄罗斯亚马尔天然气工厂运送天然气到东亚各港口,有经大西洋的以往常规航线和经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航线(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以往常规航线相比,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
下列原因不可信的是()
A. 航行更省时
B. 航程更短
C.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
D.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
(2)有关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以铁路为主
B. 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
C. 消费品制造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D. 太平洋沿岸的圣彼得堡是全国第一大城市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北冰洋航线日趋重要,主要原因有航行更省时,航程更短,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部分消融,使航线更安全了;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城市和港口稀少是北冰洋航线的劣势;D符合题意。
(2)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齐全,铁路运输发达;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B符合题意。
【点评】(1)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北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环北极航线已部分开通,未来在全球的战略地位会不断上升。
北冰洋航线一旦开通,将改变长期以来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要道的局面,使航程大大缩短,不仅能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避开索马里海盗和印度洋海盗的威胁。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但首都和经济中心在欧洲,首都是莫斯科。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俄罗斯货运交通运输以铁路和管道为主,交通部门齐全,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
3.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 乞力马扎罗山
B. 刚果盆地
C. 撒哈拉沙漠
D. 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
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
故答案为:B。
(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和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2)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非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4.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
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
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1)B;(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5.下面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 夏季凉爽
B.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冬季寒冷
D. 雨热同期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四城市都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其中北京和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而武汉和广州冬季气温在0℃以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D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6.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A. 越来越厚
B. 厚薄交替变化
C. 越来越薄
D. 没有变化(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 降水逐渐增多
B. 气温逐渐降低
C. 降水逐渐减少
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1)A;(2)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7.关于世界降水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中纬度地区降水少
B. 大陆西岸降水少
C. 回归线附近降水多
D.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下列关于某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10月气温最高
B. 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
C. 该地位于南半球
D. 该地气候雨热不同期
【答案】 D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所以位于北半球,降水最多的月份是10月,所以该地区的雨热不同期。
故正确的是D。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9.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
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暴风骤雨
C. 四季如春
D. 电闪雷鸣【答案】C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11.下图是2008年以来举办G20峰会的部分城市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④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图分别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丁丙甲
D.丁乙丙甲
(2)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
B.欧洲西部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C.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丰富,乳畜业发达
D.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甲乙丙丁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①为朝鲜半岛,温带季风气候,②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
气候,③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④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①~④对应关系应是乙甲丙丁。
(2)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北纬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而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发达国家,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如克罗地亚为发展中国家,欧洲西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指的是澳大利亚。
故A正确,BCD叙述错误。
【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2)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
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最典型的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适合发展园艺业。
12.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
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
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13.读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该地夏季平均气温在25°C以上,降水少,所以高温干燥,冬季平均气温在0°C以上10°C以下,降水多,所以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4.2015年2月以来,一部反映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全社会关注。
读我国某时雾霾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雾霾天气未影响到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外出时带口罩
B.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C. 尽量少开窗户
D. 外出时打遮阳伞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本次雾霾影响的地区包括了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南部,及四川盆地的东部地区,没有影响到青藏高原地区。
(2)雾霾发生时,外出时一定要带口罩,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还要尽量少开窗户,外出时打遮阳伞是没有用的。
故答案为:(1)A;(2)D;
【点评】雾霾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
预防措施:雾霾天气少开窗。
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等。
15.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是68,这一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
A. 优
B. 良
C. 轻度污染
D. 严重污染【答案】 B
【解析】【分析】解:通过分析知道,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68,那么该市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故答案为:B。
【点评】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
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为重度污染。
16.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②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③表示的天气是晴,④表示的天气是雷雨;适宜出游的是晴天。
(2)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②表示的天气是台风,③表示的天气是晴天,④表示的天气是雷雨;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植被破坏,沙尘暴会明显增多。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
形成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如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使局部干旱等,而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并加重了其强度和频度。
17.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
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5日
C.7日
D.8日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6日出现雷雨天气,不适合进行野外地理考察(2)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从图中可以看出,7日气温日较差最小,是6℃。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一般而言在中纬地区夏季日温差比冬季大,低纬和高纬地区则随季节的变化很小。
就海陆来说,海洋日温差小于内陆。
就天气来说,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就地势来说,山谷日温差大于山峰,凹地大于高地。
山地小于平原。
18.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D.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答案】 B
【解析】【分析】气温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地区,原因是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增温快。
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9.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图中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形图,判断下列对甲、乙两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的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B. 甲、乙两地的多雨月份一致
C. 甲地属于亚热带气候,乙地属于热带气候
D. 亚洲没有乙地的气候类型
【答案】 B
【解析】【分析】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属于地中海气候。
甲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乙气候降水集中于冬季;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两地多雨期一致;甲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亚洲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其他气候都具备。
故答案为:B。
【点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南部等地区。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希腊雅典、美国洛杉矶、南非开普敦等。
20.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
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
C. 益阳距海洋远
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
【答案】 D
【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