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级优课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1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主题二 地域的分异规律(考能提升)
2.雪线及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1)雪线位置 (2)影响因素 (3)雪线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雪线上升意味着高山上冰雪量的减少,会导致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河流 的径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到农业灌溉水源的减少,影响农业正常发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2021/9/122021/9/122021/9/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22021/9/12September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
1.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7:33:3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人教版)
山西省汾阳中学 王爱红考源自要求: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命题预测:
2017年高考可能以典型地区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给出典型区域的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多以选择
典例探究
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典例探究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 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 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雪线上升,高山上部冰雪量减少,导致上部高山植被缺乏积雪的保温作 用,从而裸露地表冬季容易受到冻害影响;
冰雪的减少,导致土壤水分减少,影响植被生长,加剧高寒荒漠化的发 展。
主题二 地域的分异规律(考能提升)
3.非地带性
缺失 延伸 约束 改变 斑状
宏观上来看,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而非地带性 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是特殊的。
题的形式出现。
主题一 陆地自然带(基础必备)
注: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不同。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
主题一 陆地自然带(考能提升)
土壤肥沃程度的分析:
1.岩石成分: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矿物质,矿物质的种类 直接影响土壤的养分。
主题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基础必备)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带谱的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典型分布 景观变化
主题二 地域的分异规律(考能提升)
1.自然带的倾斜(阴坡/阳坡的问题)
2.植被状况:植被枯枝落叶往往被分解成有机质(腐殖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标志。
3.气温:温度的高低影响着有机质分解的程度,气温越高,越 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
4.降水:降水越多,土壤淋溶程度越大,土壤越贫瘠。 5.水分和空气:土壤缝隙中的水分和空气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才能适合作物的正常生长。
主题二 地域的分异规律(考能提升)
2.雪线及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1)雪线位置 (2)影响因素 (3)雪线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雪线上升意味着高山上冰雪量的减少,会导致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河流 的径流量减少,进而影响到农业灌溉水源的减少,影响农业正常发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2021/9/122021/9/122021/9/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22021/9/12September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
1.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7:33:3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人教版)
山西省汾阳中学 王爱红考源自要求: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命题预测:
2017年高考可能以典型地区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给出典型区域的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多以选择
典例探究
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典例探究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 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 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雪线上升,高山上部冰雪量减少,导致上部高山植被缺乏积雪的保温作 用,从而裸露地表冬季容易受到冻害影响;
冰雪的减少,导致土壤水分减少,影响植被生长,加剧高寒荒漠化的发 展。
主题二 地域的分异规律(考能提升)
3.非地带性
缺失 延伸 约束 改变 斑状
宏观上来看,地带性因素对自然带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而非地带性 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是特殊的。
题的形式出现。
主题一 陆地自然带(基础必备)
注: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不同。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带。
主题一 陆地自然带(考能提升)
土壤肥沃程度的分析:
1.岩石成分: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矿物质,矿物质的种类 直接影响土壤的养分。
主题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基础必备)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带谱的复杂程度的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典型分布 景观变化
主题二 地域的分异规律(考能提升)
1.自然带的倾斜(阴坡/阳坡的问题)
2.植被状况:植被枯枝落叶往往被分解成有机质(腐殖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标志。
3.气温:温度的高低影响着有机质分解的程度,气温越高,越 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
4.降水:降水越多,土壤淋溶程度越大,土壤越贫瘠。 5.水分和空气:土壤缝隙中的水分和空气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才能适合作物的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