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管道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管道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金属管理属于工业生产内的关键设备,通过定期检测管道,可确保管道
生产的安全性。

传统检测方法多是在停产情况下开展检测,这类检测方式检测速
度缓慢,检测流程复杂,虽说精度高,但无法满足新经济形态生产要求。

通过开展
超声波无损检测应用,可在开展检测的同时,实现不停机操作。

通过检测设备,
能够快速、精准的检测金属管道损伤,能够知晓测量材料的劣化度。

基于此。


文开展超声波无损检测方式研究,分析其在金属管道检测内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金属管道
引言:当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无损检测技术为超声波检测技术,其在实际应
用中,可不破坏工件、原料,有效开展工件表面、内部检测,从而判断其是否符
合质量标准,确保检测质量[1]。

结合超声波在工件超声波检测内出现的反射、折射、透射和散射等现象,以此来对工件中的缺陷进行检测和判定。

1超声波探伤的运行方式和操作技术
在进行配件焊接质量检测期间,借助超声波原理,可通过设置不同频率声波,实现不同位置检测。

检测位置反弹回来的声波,通过接收不同振动信号声波,能
够结合声学原理,精准判断附件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在监测阶段,
压电片会及时将超声波发出,在超声波作用下,附件自身结构缺陷会形成反射波,且在检测设备上,反射波以脉冲形式呈现。

此时,检验人员能够结合脉冲波形,
及时确定附件位置与附件规格。

当前我国超声波开发与检测阶段,大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第一,渗透法。

通过设备发出的脉冲波,形成持续性的传播信号,并将信号作用在附件上,贡工
作人员结合能量(附件转换传播信号的产物)变化,可确定附件内的缺陷,并获
取其缺陷规格,确定缺陷位置。

借助穿透法开展附件检测,在设备与附件上各放
置1个探头,前者为信号发射设备,后者为信号接收设备[2]。

第二,脉冲反射法,
工作人员通过发射波,可及时检测附件缺陷,整个检测过程开展基于缺陷回波法
基础上开展,借助仪器设备快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第三,共振法。

借助这一方
法能够在附件内形成声波,当声波的半波长高于配件厚度,且为整倍数时,仪器
设备会显示信号共振频率,可确定配件缺陷位置,判断配件缺陷规格。

第四,TOFD法。

这一方法应用期间,工作人员借助多个探头,能够创设有效检测环境,
在此环境内。

若附件结构存在缺陷,会产生反射波与绕射波。

通过计算反射时间,结合三角方程原理,能够确定附件内缺陷位置与缺陷规格。

当前,就飞机检测,
多选择的是脉冲发射法。

2超声检测优缺点
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相对比,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包括:就复合
材料、金属与非金属材料。

无损检测法的熔透性较强,适用于大厚度工件内部范
围缺陷检测。

就金属材料,检测厚度为1-2mm薄壁棺材、板材,可精准定位缺陷
位置[3]。

区域内的缺陷检出率较高,即便是工件内部的缺陷尺寸较小,也可实现
精准检测。

这一检测技术应用具有低成本、快速度与设备轻便等特点,且使用期
间对人体与环境无害,使用便捷。

超声检测技术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不规则形状,或者是复杂形状工
件检测期间,超声检测难度较大,且对缺陷位置、形状、方位等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对工件材质、晶粒尺寸影响较大,无法确保检测精准性。

3超声波检测技术条件的选择
3.1超声波探头的选择
探针频率和晶圆尺寸是影响缺陷检出率的关键因素。

至于探头频率,频率与
最小缺陷尺寸有直接关系,超声速度、频率、波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对于给定的测试材料,还给出了其内部超声波的声速。

频率f越大,其波长越小,超声检测能发现的最小缺陷约为λ/2。

因此,从寻找最小缺陷的角度出发,应
选择尽可能高的超声波频率。

探针晶圆尺寸的选择,严格贯彻NB/T47013.3—2015要求[4],落实《压力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则,将探针直径控制在≤40mm以内。

针对方形晶圆,所有边长均在≤40 mm以上。

晶圆尺寸对超声波检测影响主要表现为半扩散角、近场面积长度。

晶片尺寸与对应半扩散角成反比,前者越大,后者越小,近场长度、晶片尺寸关系式:
3.2耦合剂的选择
探针、工件应用耦合剂,主要是为保护异质界面,确保其蕴含足够的声透射率。

若探头与检测面存在空气薄层,在传输阶段超声波会反射到空气界面上探头块,无法将检测到的工件内部超声波回波消息接收到专业系统内。

若材料的耦合性较好,则可填充探头、检测面之间的间隙,及时将超声波传输到工件上。

若工件出现反射信号,探头就会接收信号,从而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缺陷。

除为信号传输提供稳定路径之外,其偶联剂也发挥着润滑作用。

由于偶联剂的存在,为减少探头与工件摩擦,应当避免工件对探头表面产生磨损工作,确保探头可方便移动。

其功能可概括为:(1)为探头、工件超声信号传输提供稳定路径,确保传输效率与质量;(2)通过耦合剂的声阻抗性能,可将界面声能损失降低,确保较多声能可达到工件检测;(3)润滑作用,以此将探头磨损率减少,减少摩擦阻力影响。

4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方案的设计
4.1超声波无损检测工作原理
超声波技术属于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结合了物理、电子、材料与力学,涉及超声产生、传输和接收[5]。

当纵波从一定角度进入第二固体介质界面时,不仅包含横波折射、反射,且也有纵波的反射和折射。

各种波形都符合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超声波在气体和液体中没有横波,只能传播纵波。

其传播速度为
式中K属于介质体积弹性模量,属于体积压缩系数、绝热压缩系数的倒数;p为介质密度。

在气体内声速为344m/s,液体内声速为900-199m/s。

在固体介质内,超声波横波声速、纵波声速与表面波声速计算式如下:
公式内,E为固体介质杨氏模型量,为固体介质的泊松比,G为固体介质剪切弹性模量,p为介质密度。

固定介质介于0.2-0.5区间内,一般认为c横≈c 纵/2。

在常规探测频率上,材料衰减系数在一或几百不等范围内。

若衰减系数为
1dB/mm,声波穿透为1mm,衰减则为1dB,衰减率为10.0%;当声波穿透20毫米时,衰减数为20dB,衰减率为90.0%。

4.2系统检测方案的设计
系统选择的是整体检测方案,系统控制核心为微处理器,设计阶段选择的是STM32F103微处理器,稳压电路为ASM1117集成稳压电路,其功耗更低;传感器选择的是超声波型,其结构为接收分离、发射分离两种。

5超声波无损检测结果的分析
如下图1所示,将测量结果实时处理,可获得三维可视化图形,发现检测结果与真实情况一致性较高。

超声波检测,测量精度较高,即便是管道测量裂纹为1mm,也可精准检测。

图1 金属管道模检测三维可视化测量结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的研究,可以看出超声波检测对于提高缺陷检出率,保证设备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文刚.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
界,2020,{4}(30):21-22.
[2]龚俊.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武冈市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20,{4}(05):94-95+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