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剂抵抗的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尿剂抵抗的机制
1、利尿剂使用的短期效应:RAAS系统的激活
利尿剂有效期:使用祎利尿剂后肾脏排水排钠大量增加,会激活RAAS系统,在利尿剂有效药物浓度期间,水钠可以排泄,但是存在RASS系统的相反作用,利尿效果会慢慢打折扣。

利尿剂空窗期:超过祎利尿剂4个半衰期后的药物空窗期内,激活的RAAS 系统占主导作用,由此导致的水钠重吸收的增加甚至能够抵消利尿剂的治疗效果。

2、利尿剂使用的长期效应:Na转运蛋白表达调整
长期使用祎利尿剂后,肾脏参与水钠转运的蛋白也会发生调整,包括Na-K- 2C1转运蛋白(祎利尿剂的作用靶点)、Na-K-ATP酶、内皮细胞Na通道等都会发生相应变化,水通道的表达也会发生改变,其总体效应是减少Na离子排出和增加水的重吸收,产生利尿剂抵抗效应。

3、低氯血症引起肾脏盐敏感性改变
氯离子是肾脏盐敏感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低氯血症会导致水钠排泄量的减少。

4、祎利尿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影响其疗效发挥
心衰引起的消化道淤血会延缓口服祥利尿剂的吸收及其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