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脉二脉贯通初体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督脉二脉贯通初体验
修炼气功的道友们都知道任督二脉是人体之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两条经脉。

它们有别于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有表里相配;有如环无端的流注规律,而奇经八脉是没有的;十二经脉在体表循行的部份都分布着本经专有穴位,而奇经除了任督二脉有本经专有穴位外,其余六条奇经的穴位都是以十二经部份穴位作为本经的穴位。

十二经脉气血过盛时,即流入奇经;当经脉气血不足时,又返溢十二经,以调节经脉气血。

中医经络穴位学认为:督脉统帅全身阳脉,任脉统帅全身阴脉,其旺即十二经得而旺,其衰即十二经皆衰,所以贯通任督二脉意义任重而道远。

贯通任督脉并非是十分困难的,它是奇经中最易通的两条经脉。

当你炼功到一定层次后,体内积聚的元气可使十二经脉气血非常旺盛,此时十二经的元气自然会灌入其中。

炼功时,当感到有一股内气从丹田沿督脉冲的时侯就是可以引导它冲关通小周天(通任督二脉)的时侯了,意守丹田,此时丹田有很重的积涨感,跟着气随意念,沿任脉向督脉下会阴,过命门,沿夹脊直上百会,到印堂,入人中,过鹊桥,下膻中,再回流丹田。

通任督脉前,我自觉身体很麻,象风吹一样;背部向上抽的感觉,吸气沉重,象要窒息般;真气在经脉中流动时象很多蚂蚁在体内爬行。

真气每每冲到大椎穴又停落下来,反反复复,此时,将意念留守停留下来的部位,最终,真气冲过了大椎,上百会,过鹊桥顺利返回丹田,那刻的感觉毕生难忘。

那刻,只觉身体很重,会阴也很重,背部又痒又麻,两耳听到很响的轰鸣声,鼻子很酸,头部发凉发麻,两眼忽见金光闪动,经脉中有很强的气流感,当真气过鹊桥时感一有形的气球从喉部向下咽,凉凉的,有点象咽下一软物:当真气顺利返回丹田那瞬间,
一:任督脉概述。

任脉和督脉,在人的身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

人身体有奇(ji)经八脉、十二正经,其中,起着统帅作用的就是任脉和督脉。

任脉统领着全身的阴经,督脉统领着全身的阳经。

所以,称任脉是“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称督脉是“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因此,过去和现在的人都很重视任脉和督脉。

只要按照真气运行养生实践规定的正确办法锻炼,任督脉一通,其他经脉包括十二正经,经过一个逐步、逐渐的锻炼过程,就都相继畅通了,大周天也就通了。

二:任脉。

通过一二三步锻炼,任脉的循行路线是:上由承桨穴开始,沿着腹中线下走到巨厥穴,也就是心窝部。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当心窝部有了温热、沉重、饱满的感觉之后,就说明任脉的上半部分已经通了;又经过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去”,呼气从心窝部开始到下丹田,气沉丹田后,心窝部到下丹田一段也就通了。

再往下是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到关元穴,也就是我们说的下丹田,在这里培养真气在丹田的力量。

真气沿着任脉这条线下去,向下向后游走,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感觉。

会阴是任脉的终点,也是督脉的起点,古人把会阴叫“下鹊桥”。

会阴穴在奇(ji)经八脉中叫“阴跷(qiao)脉”,过去练功人都很重视阴跷脉。

真气通过会
阴之后,就进入督脉。

三:督脉。

督脉上有三关,我们平时说得通关,就是通这后三关。

第一关,尾闾关。

在尾骨部位有个长强穴,有“尾闾气动”的说法。

真气沿着再往上到第二腰椎,也有个穴位叫命门穴,虽然不是关口,但是真气在这里非常活跃,它直通这前面的关元穴,也就是下丹田。

真气行到这里,凡是肾虚,腰有病的会感到腰部特别酸困,大多都会感到命门火炽、两肾汤煎,就像是两个肾放进开水里煮一样。

第二关,夹脊关。

真气再往上走就到了夹脊关,在第五胸椎,这里有两个穴位,一个叫灵台穴,另一个叫神道穴,神道穴直通着心脏。

因此,患有心脏病的人,在这会感到胸闷气短、心跳加快、早搏,好像心脏病要复发了一样,很多自练的人不了解这个原因,到这里就不敢炼了、害怕了。

实际上这是练功出现的必然反应,是真气和病气相搏的现象。

坚持锻炼,只要真气一通过就好了。

正如古人说“夹脊一过、疾病若失”。

真气一通过夹脊关,就不难受了,很多典型疾病也就明显减轻或消失了。

再往上走就是大椎,到了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之间,大椎穴虽然不是关,但是有颈椎病或肩周炎的人,在这里通过时也非常的难受,有的人像落了枕一样,脖子僵硬、两肩酸痛,有的胳膊都抬不起来,真气一过这些症状就都消失了。

第三关,玉枕关。

真气通过大椎继续再往上走,就到了督脉的最
后一关玉枕关。

在枕骨大孔这个地方也有个穴位叫风府穴。

真气一过玉枕关就是通关了,这是一个客观标准。

玉枕关过了之后,督脉还没有完,再往上就到了百会穴,就是我们说的上丹田。

沿着百会穴下来经过天庭、祖窍到龈(yin)交穴,督脉在龈交穴是终点。

口腔这里是空的,怎么办呢?
我们让大家用舌抵上腭,把督脉下来的真气承接到任脉,这叫搭鹊桥,也称“上鹊桥”,用舌抵上腭接通任督脉。

从承桨穴开始到龈交穴,再下来正好一周360度,即小周天,我们锻炼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任督脉一通,前面说过了,大周天也就慢慢的相继开通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也就会越来越强壮。

任督二脉如何打通
健康人的任督二脉本是通的
事实上,任督二脉并没有那么神秘,它们只是人体经脉的其中两条。

人体主要的经脉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阳经和足三阴、阳经,也称为“十二正经”,其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等。

与十二正经不同,奇经八脉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它们“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督脉主要行于背部正中,起于胞中(指盆腔中的内生殖器官),下出会阴,沿脊柱后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进入颅内,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
部、鼻部、上唇等部位,循行到上唇系带处。

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两目眶下。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专家楼综合病房主任林才志介绍,任督二脉在人体经脉中起着重要作用。

督有总督、统帅的含义,背为阳,督脉主要负责调节阳经气血,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督脉因能总督全身阳经之气,所以又被称为“阳脉之海”。

任有担任、妊养之意,任脉调节全身阴经之气血,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因此任脉有“阴脉之海”的别称,也有“任主胞胎”之说。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邱全主任医师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是统管调理人体气血的主要脉络。

广西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罗鸿宇主治医师说,任督二脉是气之根本,正常健康的人体任督二脉本来就是通的,因为生活违背了自然规律,才会造成气不能贯通二脉。

所谓打通,其实是回归根本,通过自我调理或经络按摩来达到贯通的目的。

“打通”任督二脉的确可防病
在武侠小说里,任督二脉至关重要,打通二脉是武功大大提升的一大要素。

在中医理论里,这两条经脉对养生保健同样重要。

罗鸿宇说,督脉是“阳脉之海”,督脉不通,人体内阳气便不足,就会出现肢体怕冷,气血功能减退的症状;任脉是“阴脉之海”,任脉不通,女性就会出现下腹部不通的病症,会长子宫肌瘤等。

而“打通”任督二脉后,人就会很少生病。

因为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二脉;相反的,若任督二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因此,中医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的说法。

任督二脉通畅,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任督二脉“打通要法”
练功者说他们有功法打通任督二脉,美容院里美容师也说她们可
以通过手法打通任督二脉,但专业医师却说要打通任督二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罗鸿宇坦言,就连他们专业中医生都难做到。

因为“如果本身气不足,仅靠外力很难将任督二脉打通;但若自身能量充足,它们自己就能通”。

外界有一些功法说通过意念可以“打通任督二脉”,但实际上这只是“意通”,而非真正的打通。

罗鸿宇认为,欲要任督二脉通畅,要通过专门的训练及日常勤培育养护。

第一,要固护身体气血。

气血充足,任督二脉就会自通。

怎样才能固护气血?这就要求我们抛开所有的私心杂念。

就好比电脑一打开就要消耗电能一样,人每动一个念头,也会消耗能量。

因此只有开源节流,才能固护好体内的气血。

第二,学会用丹田呼吸。

武侠小说里常常会提到丹田这一词。

丹田是什么东西呢?道教称人体有三丹田,在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

中医里,丹田是一个针灸穴位名,腹部脐下的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别称丹田。

一般所指的丹田,都是说下丹田,即脐下三寸。

用丹田呼吸,也就是每天花一点时间静坐,用意念想着脐下三寸的地方,把那里当成肺脏,然后一呼一吸。

第三,灸关元、命门穴。

关元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命门是督脉上的穴位,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经常用艾条灸这两个穴位,可促进任督二脉气血通畅。

第四,按摩列缺、后溪穴。

列缺穴和后溪穴与任督二脉密切相连,能互通。

因此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能促进任督二脉的气血通畅。

列缺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即是后溪穴。

每个穴位每次按5分钟,一天按两次。

此外,还可以用灵龟八法针灸来打通任督二脉,但这个需专业人士来操作。

每天按压列缺穴2次,每次5分钟,有助于保持任督二脉的通畅。

后溪穴与任督二脉密切相连,经常按压能促进二脉气血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